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日新闻 > 正文

明日新闻

哪些药物可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可促进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

hacker2022-06-08 03:28:19明日新闻132
本文目录一览:1、抗利尿激素对尿生成有何调节作用?它的合成和释放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本文目录一览:

抗利尿激素对尿生成有何调节作用?它的合成和释放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抗利尿激素能使尿量减少,主要受血浆渗透压的影响,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尿量减少.当血浆渗透压升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从而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

生理学-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因素

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动脉血压。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可明显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这也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最敏感的因素。大量发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使机体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的重吸收活动明显增强,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相反,大量饮清水后,尿液被稀释,尿量增加,从而使机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例如,正常人一次饮用100ml清水后,约过半小时,尿量就开始增加,到第一小时末,尿量可达最高值;随后尿量减少,2-3小时后尿量恢复到原来水平。如果饮用的是等渗盐水(0.9NaCI溶液),则排尿量不出现饮清水后那样的变化。这种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它是临床上用来检测肾稀释能力的一种常用的试验。

②循环血量的改变,能反射性地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刺激了容量感受器,传入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引起利尿,由于排出了过剩的水分,正常血量因而得到恢复。血量减少时,发生相反的变化。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此外,心房尿钠肽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血管紧张素Ⅱ则可刺激其分泌。

求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药品说明书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03133

【通用名称】

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

【英文名称】

Desmopressin

【生产企业】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

中枢性尿崩症、夜间遗尿及血友病等,也用于肾尿液浓缩功能的测试。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醋酸去氨加压素。

化学名称:1-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醋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46H64N14012S2·CH3COOH

分子量:1129.35

辅料:氯化钠、注射用水。

【药理作用】

1.本品所含去氨加压素,与天然激素精氨酸加压素的结构类似。它与精氨酸加压素的区别,主要是对半胱氨酸作脱氨基处理和以D-精氨酸取代L-精氨酸。这些结构改变后,使临床剂量的去氨加压素的作用时间延长,而不产生加压的副作用。

2.按每公斤体重0.3微克静脉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使血浆中凝血因Ⅷ(Ⅷ:C)的活力增加2-4倍;该剂量也增加血管性血友病抗原因子(vWF:Ag),同时释放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

3.因尿毒症、肝硬化、先天性或用药诱发血小板机能障碍,以及不明病因引起的出血时间过长,在给药后可缩短出血时间或使出血时间正常化。

4.使用本品可避免因使用第Ⅻ因子制剂而导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

【药物相互作用】

1.一些可引起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剂、氯丙嗪、卡马西平等,可增加抗利尿作用和增加水潴留的危险。

2.吲哚美辛(消炎痛)会加强患者对去氨加压素的反应,但不会影响其药效的持续时间。该作用可能没有任何临床意义。

【不良反应】

疲劳、头痛、恶心和胃痛。一过性血压降低,伴有反射性心动过速及面部潮红。眩晕。治疗时若有对水分摄入进行限制,则有可能导致水潴溜,并有伴发症状,如血钠降低、体重增加、严重情形下可发生痉挛。

【禁忌症】

下列患者禁用本品:

1.习惯性及精神性烦渴症者;

2.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3.代偿失调的心功能不全患者;

4.ⅡB型血管性血友病的患者;

5.需服用利尿剂的其他疾病患者。

【用法用量】

口服,尿崩症0.1mg~0.2mg/次,3次/日;夜间遗尿症0.2mg~0.4mg/次,睡前用。静脉注射,中枢性尿崩症,成人1(g~4(g/次,1岁以上儿童0.4(g~1(g/次,1岁以下儿童0.2(g~0.4(g/次,1~2次/日。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肾尿液浓缩功能试验,成人4(g,1岁以上儿童1(g~2(g,1岁以下儿童0.4(g。静脉滴注,控制出血或术前预防出血,按体重0.3(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100ml,在15~30min滴完,必要时可重复1~2次。

【药品储藏】

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注意事项】

妊娠B类。婴儿及老年患者、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颅内压增高者慎用。超量会增加水潴留和低钠血症的危险性。对低钠血症的处理因人而异。非症状性低钠血症的患者,应停用去氨加压素和限制液体摄入量,对伴有症状的低钠血症患者,宜在滴注时加入等渗或高渗氯化钠。水潴留严重时(痉挛及失去知觉),应加用呋噻米进行治疗。习惯性或精神性燥渴;不稳定性心绞痛;代谢失调性心脏功能有全;IIB型血管性血友病患者。应特别注意水潴留的危险性。液体的摄入量应尽可能降低到量小量,并应定期检查体重。

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受哪些因素的调节?

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动脉血压。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可明显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这也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最敏感的因素。大量发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使机体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的重吸收活动明显增强,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相反,大量饮清水后,尿液被稀释,尿量增加,从而使机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例如,正常人一次饮用100ml清水后,约过半小时,尿量就开始增加,到第一小时末,尿量可达最高值;随后尿量减少,2-3小时后尿量恢复到原来水平。如果饮用的是等渗盐水(0.9NaCI溶液),则排尿量不出现饮清水后那样的变化。这种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它是临床上用来检测肾稀释能力的一种常用的试验。

②循环血量的改变,能反射性地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刺激了容量感受器,传入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引起利尿,由于排出了过剩的水分,正常血量因而得到恢复。血量减少时,发生相反的变化。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此外,心房尿钠肽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血管紧张素Ⅱ则可刺激其分泌。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听弧绅刃(2022-06-08 04:58:05)回复取消回复

    藏】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注意事项】妊娠B类。婴儿及老年患者、有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颅内压增高者慎用。超量会增加水潴留和低钠血症的危险性。对低钠血症的处理因人而异。非症状性低钠血症的患者,应停用去氨加压素和限制液体摄入量,对伴有症状的低钠血症患者,宜在滴注时加入等渗或高渗氯化钠。水潴

  • 边侣乙白(2022-06-08 13:37:33)回复取消回复

    摄入进行限制,则有可能导致水潴溜,并有伴发症状,如血钠降低、体重增加、严重情形下可发生痉挛。【禁忌症】下列患者禁用本品:1.习惯性及精神性烦渴症者;2.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代偿失调的心功能不全患者;4.ⅡB型血管性血友病的患者;5.需服用利尿剂的其他疾病患者。【用法用量】口服,尿崩症0.1m

  • 弦久橘亓(2022-06-08 07:37:16)回复取消回复

    激素分泌的最敏感的因素。大量发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使机体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的重吸收活动明显增强,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相反,大量饮清水后,尿液被稀释,尿量增加,从而使机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例如,正常人一次饮用100ml清水后,约过半小时,尿

  • 孤央简妗(2022-06-08 10:38:15)回复取消回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药物相互作用】1.一些可引起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剂、氯丙嗪、卡马西平等,可增加抗利尿作用和增加水潴留的危险。2.吲哚美辛(消炎痛)会加强患者对去氨加压素的反应,但不会影响其药效的持续时间。该作用可能没有任何临床意义。【不

  • 泪灼眼戏(2022-06-08 11:48:29)回复取消回复

    n【生产企业】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功效主治】中枢性尿崩症、夜间遗尿及血友病等,也用于肾尿液浓缩功能的测试。【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醋酸去氨加压素。化学名称:1-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醋酸盐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46H64N14012S2·CH3COOH分子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