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热点 > 正文

社会热点

福建品质化工原料成交价(福建建材价格)

hacker2022-06-09 05:01:29社会热点87
本文目录一览:1、请问氯碱的用途和今后两年价格的走势?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氯碱的用途和今后两年价格的走势?

氯碱工业属于基本化工原料工业,基本化工原料通常是指“三酸两碱”,盐酸和烧碱这两种氯碱工业的食盐电解产品就占其中的两种,再加上氯和氢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许多化工产品,所以氯碱工业及其相关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诸多领域,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在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和公用事业等领域也均有很大用途。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烧碱、氯气、氢气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冶金、电力、国防、军工、建材和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耗碱和耗氯产品,已达数千种。据测算,每万吨氯碱可创造5—7亿元工业产值。发展氯碱工业,是相关产业部门的迫切愿望,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

一、 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特性和用途 氯碱工业的生产流程、主要产品和用途如下图所示: 原料盐 烧碱 用途:造纸、纺织、制铝、石化等

电 氯 用途:农药、氯产品、含氯溶剂等电 石 氢(副产品) 用途:硬化油、炼钨等

(一) 烧碱

烧碱naoh,又称苛性碱,学名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半透明状的结晶体。纯的无水氢氧化钠,潮解性极强,易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其水溶液由于浓度不同,可以生成含有1、2、3.5、4.5和7个水分子的水合物。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烧碱的主要用途最早从制造肥皂开始,逐渐用于造纸、纺织、印染等方面;制铝工业及60年代后石油化工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烧碱的用途。

西欧国家碱(包括纯碱和烧碱)的消费构成化学品 32% 玻璃 18% 纸及纸浆 13% 制铝 7% 肥皂及清洗剂 6% 人造丝及赛璐珞 2% 石油工业 3% 纺织品 2% 水处理 1% 其他 16%

(二)氯

氯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具有极强的刺激臭味,性甚毒,即使少量吸入,亦足以损害咽喉及肺脏,故战争时用作毒气之一。氯略溶于水,在阳光下,氯水性不稳定,常放出氧,具有氧化作用,广泛用来消毒和杀菌。氯为活泼元素之一,除氧、氮、稀有气体、溴、碘、碳等外,能与一切单质,及多种含氢化合物反应,故用作强氧化剂和氯化剂。

氯的用途很广,分为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两大类。

氯最早用于制造漂白粉。含有效氯高且稳定性强的漂粉精(主要组成为次氯酸钙)正逐渐发展,现在世界产量近20万吨。60年代以后,又有氯代异氰尿酸及其盐类高效漂白剂问世,目前世界产量已近8万吨。此外,水消毒用的液氯,及纺织造纸工业用的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都为常用无机氯产品之一。

氯产品的第二个大用户是有机氯农药,含氯和通过氯来合成的农药很多,如速灭威、含氯菊酯等。

聚氯乙烯:国外有机氯产品远比无机氯产品为多,其中最大的耗氯产品为聚氯乙烯(pvc),目前它是仅次于聚乙烯的世界第二大塑料制品,聚氯乙烯的用途日趋广泛,目前其软制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农用薄膜;硬质聚氯乙烯塑料多用于建筑材料,卫生设备等。美国80年代初用于建材的聚氯乙烯塑料已占总量的半数以上。聚氯乙烯能与醋酸乙烯、偏二氯乙烯、丙烯等第二单体共聚,制造塑料、涂料、纤维等用,它的透明度比聚乙烯好,可以注塑。生产聚氯乙烯塑料与同体积产品比,能量消耗仅为钢的1/3,铝的1/4。以石油为原料,生产1吨聚氯乙烯只需要石油1.9吨,而制聚乙烯要2.3吨,因而聚氯乙烯将来有可能超过聚乙烯,成为最大塑料品种。聚氯乙烯加工过程中的改性剂——氯化聚乙烯,世界年产量近10万吨,用氯7万吨。

含氯溶剂:这种产品自50年代初开始发展,代替易燃而且能耗大的石油系溶剂,发展最快的是美国。含氯溶剂主要是指三氯乙烷(ch3ccl1),又名甲基氯仿,可用于脱脂清洗衣物、印刷电路等,其毒性小于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生产每吨产品耗氯1吨左右,因此它是很好的平衡氯的产品。在中国三氯乙烷尚处于发展阶段。

丙烯系列氯的衍生产品:这一系列的主要产品为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环氧氯丙烷全世界产量在50万吨以上,是生产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料。环氧丙烷虽不含氯,但间接消耗大量氯。

氯丁橡胶:现在全世界年产约65万吨,用来制做合成橡胶并以耐氯耐油著称。

氟氯烃:氟氯烃除用作制冷剂外,还是制聚四氟乙烯的主要原料。

副产盐酸:在生产氯产品过程中,常伴有副产盐酸,各国多用副产盐酸代替硫酸在钢铁工业中清洗钢板,日本、加拿大用盐酸清洗的比例已达75%。中国建设的宝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亦均用盐酸清洗设备。盐酸还可用来代硫酸分解磷矿石制湿法磷酸,也可制取饲料级磷酸氢钙。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发成功从副产品盐酸中回收氯的技术,以缓和氯气紧张的局面。 (三) 副产氢

氢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易燃的气体。在各种液体中溶解甚微,难于液化,液态氢是无色透明液体,有超导性质。氢是最轻的物质,与氧、碳、氮分别结合成水、碳氢化合物、氨等,在空气中含量为4-47%(体积)时,即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氯碱工业副产品氢也是对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原料。除用于合成hcl制盐酸和pvc外,另一大用途是植物油加氢生产硬化油。还用于炼钨、生产多晶硅等金属氧化物还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加氢等。

国内氯碱市场行情如下:

烧碱市场供应短缺。东北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格为500~540元(吨价,下同),32%离子膜碱出厂价600~630元;西北地区96%片碱出厂价2250~230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530~650元;华北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630~66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680~760元;华东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680~74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730~780元;华南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630~68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660~740元;华中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580~62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640~680元;西南地区30%隔膜碱出厂价520~580元,32%离子膜碱出厂价580~620元。

纯碱市场价格继续上涨。上周末国内轻质碱主流出厂价为:华东地区1400~1430元,华南地区1450~1480元,华北地区1420~1450元,东北地区1450~1480元,西南地区1380~1420元,华中地区1350~1400元,西北地区1080~1100元。国内重质碱主流出厂价为:华东地区1430~1470元,华南地区1520~1580元,华北地区1480~1520元,东北地区1510~1560元,西南地区1500~1550元,华中地区1400~1450元,西北地区1180~1200元。

液氯市场价格震荡。出厂价,西北地区为1500元左右,河北地区1500~1550元,河南地区1450~1580元,山东地区1500~1600元,东北地区1400~1600元,西北地区1300~1500元。

盐酸市场整体平淡。东北地区合成酸价格为630~700元,副产酸价格为530~580元;陕北地区平均出厂价400~500元;宁夏地区出厂价400~500元;山东地区合成酸平均出厂价格为500~550元。

电石市场稳中下行。其中,西南地区价格为2450~2600元,西北地区为1950~2200元,华中地区为2400~2550元,华南地区为2650~2750元,华东地区为2500~2750元,华北地区为2350~2550元,东北地区为2600~2700元。

氯化石蜡市场总体稳定。其中,常德恒通石化氯化石蜡-52净水出厂价为7300元,氯化石蜡-42出厂价为5600元;厦鹭电化氯化石蜡净水出厂价为7000~7100元;宁波众利氯化石蜡出厂价7100元;偃师信应化工氯化石蜡-52一级品出厂价为6800元,优级品出厂价为7100元;

ADC发泡剂价格稳中下调。广东江门ADC发泡剂当地出厂价为13300元,外销市场FOB价为1580美元;江西电化ADC发泡剂内销的主流价格为13500元,外销的FOB价为1580美元;福建ADC发泡剂当地主流成交价13100元,超细粉成交价13700元,外销FOB价格维持在1500美元;宁夏ADC发泡剂对外报价为12800元,外销东南亚FOB价格为1500美元。

氯碱市场行情分析

2004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需求转强,加上欧美许多生产商不堪成本重负关闭了生产装置,世界氯碱市场由供应过剩转为供应紧张,产品价格上涨、利润全面恢复。但由于前几年氯碱产业盈利不佳挫伤了生产商的投资积极性,北美和西欧在增加新产能方面投入不足,预计今后几年世界氯碱市场供应将持续保持紧张状态。

据了解,2005年世界氯碱总产能约6100万吨、烧碱产量约5450万吨、氯气产量约4950万吨,氯及烧碱销售收入约160亿美元。世界氯碱生产集中度比较高,目前共有500多家氯碱企业,其中近半数在亚洲,但其规模普遍较小。除亚洲外世界氯碱生产主要集中于若干大型跨国公司,其中11家最大氯碱企业烧碱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37.4%。陶氏化学、OccidentalChemicals、PPGIndus鄄tries、奥林和台塑5家公司的烧碱产能占美国总产能的79%,苏威、IneosChlor和拜耳等10家公司的烧碱产能占西欧总产能的77%。

今后一段时期,随着市场需求增速放慢和老装置淘汰,欧、美、日等发达地区氯碱产业发展方向将是总产能下降,但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目前世界烧碱生产工艺主要有离子膜法、隔膜法及水银法,另有少量苛化法。离子膜法能耗低,产品纯度高,污染小,操作成本低,是新建烧碱装置的首选。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世界范围内一批新建氯碱装置陆续投产,氯碱产品价格可能将从峰值转入下降周期。由于亚洲对氯产品和烧碱需求非常旺盛,大部分新建装置分布在亚洲,其中中国将占最大份额,中东地区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也有一些新项目。氯碱生产过程中会同时按比例产出烧碱和氯气,但市场对烧碱和氯气的需求却不一定符合这一比例,因此烧碱和氯气的平衡将始终是世界氯碱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课题。

2005年世界氯气需求量为4975万吨,主要用途是通过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生产PVC,约占氯气消费量的34%;20%用于生产有机物;6%用于水处理化学品;6%用于氯化中间体;4%用于造纸;2%用于无机物。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氯气产品链下游四大主要领域PVC、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和光气系列(聚碳酸酯、MDI、TDI等),其市场需求均将保持稳定增长,世界范围内对氯的需求将年均增长3%左右。同期预计世界市场对烧碱的需求增速为年均2%左右,因此烧碱市场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不过如果能更为有效地利用氯,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氯碱不平衡问题。趋势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氯碱产品市场早已成熟,产能增长缓慢、利润水平降低,技术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美国、日本的大型氯碱企业纷纷实施重组、兼并、收购,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实施低成本战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重视可持续发展,实施从“末端处理”向“预防污染”转变的战略,水银法和隔膜法工艺装置将逐步被淘汰。

另外由于氯碱产业附加值较低,在能源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将主要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上下游一体化以及精细化等手段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氯碱与石油化工的结合将成为产业发展方向。生产和进出口格局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烧碱生产和进出口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产能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东,而北美和西欧等传统烧碱输出地区的产量和比重将有所下降,成为烧碱净进口地区。中东拥有丰富而廉价的石油资源,在出口过剩烧碱方面有很强的实力;东北亚(中国、韩国等)烧碱产量增长很快,具有较强的烧碱出口潜力。澳大利亚、牙买加和苏里南等世界铝生产大国仍将是烧碱的主要进口国,年进口量在140万吨左右。

在技术发展方向上,世界氯碱技术发展总体方向是规模大型化,节能降耗技术将成发展重点。新建和扩建氯碱产能90%以上将采用离子膜法工艺,离子膜烧碱生产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是高性能离子膜和电解槽技术的改进和应用。离子膜主要是发展低电耗膜、高电流密度下使用的离子膜和高浓度烧碱用膜;电解槽主要是发展常极距、小极距向零极距,降低槽电压和膜-电极一体化技术。PVC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探索采用价格便宜的乙烷作原料,用直接氧氯化法生产出低成本的氯乙烯单体;改造平衡氧氯化工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解决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及防粘釜问题;改进悬浮聚氯乙烯树脂的粒径分布以及开发使用性能更好的专用树脂,如开发透明度更好的抗冲击氯化氯乙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树脂,研制更易于加工的聚氯乙烯薄膜专用树脂,改进丙烯酸酯改性的聚氯乙烯型材专用树脂的生产方法等;在聚氯乙烯树脂加工应用方面,通过共聚和共混改性生产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聚氯乙烯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

福建:武夷山大红袍,世界上最金贵的茶叶.谁知道价格..

武夷山大红袍:清朝皇帝,进贡的茶叶佳品,只有皇帝才有专利享用,曾经最高价,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出了19.8万元/20克的天价,相当于495万元/斤。

怎么样,够贵的吧?还有更厉害的呢!

2005年4月在武夷山举行大红袍节期间,大红袍的价格被拍到了20.8万元/20克,相当于520万元/斤

关于大红袍,一楼的回答有误:

1、大红袍是生长在峭壁上,但决不是用猴子采摘,而是搭梯子上去人工采摘;

2、大红袍只有七棵茶树(实际上原本是六棵,后来认为移植上去一棵),所以大红袍的产量不可能有40斤之巨,也就是几两而已;

3、因为大红袍品质优异、产量极低,故而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很早就开始研究如何扩大种植,发明了压枝法后,大红袍的种植面积得以迅速扩大,但仍然属于很珍贵的茶种,由母树压枝繁殖的叫二代大红袍,顺次叫三代大红袍、四代大红袍…………。一般在市场上能见到的“真正的大红袍”,绝对是四代以后的。

4、尽管有了二、三、四、……代大红袍,但由于大红袍独特的难以复制的生长环境(湿度、日照等等,最绝的是大红袍茶树旁边的蝙蝠洞),其后代大红袍均不如母树的品质。

谈到茶叶的拍卖价格,不止武夷大红袍,还有:安徽蝙蝠洞六安瓜片拍出过46万元/斤,西湖龙井18棵御茶树所产茶叶拍出过72.8万元/斤,四川蒙顶春茶拍出过98万元/斤,…………。

不过个人感觉,拍卖的价格,并不能代表茶叶的真正的市场价格。真正的市场上最贵的茶应该是在市场上随时(至少是一段时间之内)掏钱可以买到的茶。

我知道的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最贵的茶是极品龙井茶,价格是5800元/斤。

另外台湾的白毫乌龙茶号称是“世界上最贵的茶”。

楼上有人提到普洱茶,个人以为当今的普洱茶应属另类,人为炒作因素太甚!价格严重虚高,远远脱离了它应有的市场价格。个人以为,普洱茶在中国的各类名茶中应该属于价格很平的茶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主要销售产品是什么?

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由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国石油化工公司、沙特阿美中国有限公司以50%∶25%∶25%的股比出资共同设立的中外合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总投资约400亿人民币,旨在建设和运营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石油化工基地。公司总占地面积约480公顷,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湄洲湾南岸,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

福建炼化公司每年可向国内外迅速增长的市场提供约750万吨高品质成品油、130万吨塑料原料、70万吨化纤原料等石油化工产品,生产90、93、95、97号车用无铅汽油,主要化工产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对二甲苯、工业用纯苯、丁二烯;另外,有甲苯、混合二甲苯、乙烯、丙烯、正丁烷等化工产品出厂。主要炼油产品包括车用汽油、轻柴油、3号喷气燃料、液化石油气、延迟石油焦、硫磺(液体/固体)、轻质燃料油

在哪里可以看到化工原料的工厂当天出库价格

你好我一直在使用molget查询化工原材料价格,可以查到非常多的商家以及价格,参考价值比较大。

高潮:弄潮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的历史演变——黄金行业的大变革:从采矿权拍卖到金交所开张——百姓又见“小黄鱼”——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造就世界名牌——“紫金9999”金锭的出彩

随着货币制度的发展,黄金虽然已经逐渐丧失了交易媒介和价值衡量尺度的货币职能,但仍然在国际贸易、国际间债权债务清算以及国际储备方面保持着一定的货币特性。

所谓黄金市场,就是确定黄金价格、体现黄金供求的具体形式,是集中进行黄金和以黄金为标的物的金融工具买卖的交易场所和运营网络。

回顾一下世界黄金市场的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19世纪初,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市场首先在伦敦产生。在伦敦市场上,黄金可以自由买卖,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属于英联邦产金国的大部分黄金都运往伦敦集中,然后通过贸易再运往世界各地,黄金市场逐渐形成。

1941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外汇管制,规定黄金一般要售给官方外汇管理机构或指定的国家银行。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同意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将本国货币与之挂钩,保持固定汇率制,而美国则向各国承担按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无限制地兑换黄金的义务,这就是所谓的“金汇兑制”。由于金兑换制的实施,黄金的自由交易受到很大限制,伦敦黄金市场因此曾关闭了1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对黄金的管制有所放松,瑞士的苏黎世率先进入国际黄金市场行列。直到1954年3月,英格兰银行才宣布重新开放伦敦黄金市场。

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逆转,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动摇,纷纷将手中所持美元转换为黄金,美国黄金储备急速下降。1968年3月“黄金总库”被迫解体,七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各国中央银行仍可按官方价格兑换黄金,但私人黄金交易则须在自由市场进行,由供求情况决定价格,于是黄金便有了官价与市价的区别。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际收入状况继续恶化,终于在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与外国中央银行兑换黄金,“金兑换制”遂告瓦解。1973年11月,巴塞尔会议宣布正式取消“双价制”,不再维持美元与黄金官价,而改为自由浮动,黄金自此便直接受供求规律支配,世界黄金市场成为自由交易市场。

随着官价制度的瓦解,黄金遂不再担当货币的功能,逐步恢复一般商品的地位,同时,完整意义上的黄金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纽约、芝加哥、香港都先后成为重要的国际黄金市场,连同伦敦、苏黎世一起组成了国际黄金市场的统一整体,世界各国可以在24小时内连续进行交易。目前世界上约有40多个黄金市场,遍布于四大洲,绝大部分是区域性的。伦敦、苏黎世、纽约和香港成为了世界四大主要黄金市场。

建国以来,由于黄金的货币职能,加之我国又处于艰苦创业时期,需要用黄金换汇和还债,这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黄金生产的发展,但同时也形成了黄金由国家高度垄断、实行严格计划供应的局面。

解放初期,我国金银饰品市场还比较活跃。但1963年1月,国家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停止了对金银饰品用金的原料供应,银行收购的金银饰品也不再对外销售。直到1982年9月,中国国内才恢复出售黄金饰品。

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一直未曾开放黄金市场。无论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均不准在我国境内从事黄金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在我国境内,国家对黄金的生产和使用统一管理,统购统配,不允许以黄金计价进行商品交换,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只有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才可参与国际黄金市场的交易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黄金市场开放的滞后已经显得与这种局面格格不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规范的黄金市场,我国黄金交易呈现出了统收专营的流通体制、随行就市的地下交易以及合法与非法交织的民营市场并存的复杂多样的形态。黄金市场名义上是高度统一的,但实际上明暗并存。统收专营的交易受国家严格控制,影响黄金市场按价值规律运转,约束了生产者和交易者的积极性;地下活动又违反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和法规,破坏黄金资源,损害了国家利益,应予以取缔。我国黄金交易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有识之士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黄金市场的开放是必然的趋势。

考察世界上现有的黄金市场,按照政府的规制程度,可以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均可以自由买卖、不限制进出口的自由黄金市场;只允许非居民买卖、限制进出口的管制黄金市场;只允许居民买卖、禁止进出口的国内黄金市场。按照黄金交易的期限,可以分为现货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按照黄金交易的形式,可以分为有固定交易场所的有形市场、无固定交易场所的无形市场。按照黄金交易的范围,可以分为国际性市场和区域性市场。

根据国际黄金市场的格局和我国实际,我国已经确立了建立黄金市场的目标模式:

以国内市场为主,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并行,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共存的区域性黄金市场。既建立有形的黄金交易所,也允许以无形的方式进行交易;黄金交易所既允许进行现货交易,也可以进行期货和期权交易;完全放开黄金进口,但适当限制黄金出口;交易者主要是国内各机构、居民和非居民。

由于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建立黄金市场的必要条件,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我国将按照先法人、后居民,先现货、后期货,先国内、后国外的步骤,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黄金市场的目标模式。具体将实施三步走的战略:

1)准备过渡阶段:2002年前。由于黄金的市场机制和法律保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难以立即取消指令性计划、政府定价和统收专营,但应当抓紧进行建立黄金市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尽早确立黄金交易市场的首选城市,逐步进行有管理的过渡。加速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行业管理,收购价格进一步向世界价格靠拢。

2)初步开放阶段:2002年进入初步开放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由于国内黄金供给远不能满足黄金消费需求,导致非法开采和非法交易盛行,因此应当首先开放国内黄金批发市场,由产金企业和用金企业以人民币计价进行即期和远期现货交易,并限制进口,即对法人不对居民,对现货不对期货,对国内不对国外。本期将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用政策引导黄金企业进场交易,同时仍由人民银行收购部分产品。国家的黄金储备,既可以直接向黄金企业收购,也可以通过黄金市场进行吞吐。

3)全面开放阶段:根据初步放开阶段的实际进程,争取2005年开始逐步走向目标模式。当人民币完全可以自由兑换的时候,便可以对外开放,并开展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届时,上海黄金市场以国内为主,香港黄金市场以东南亚为主,两者比翼齐飞,将形成亚洲的黄金中心。

考察我国黄金市场开放的进程,2002年在中国黄金行业的发展史上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1.采矿权拍卖

2002年8月18日上午,上饶县应家磁坞金矿采矿权拍卖由江西南昌国土资源厅组办。这是中国首次举行的金矿采矿权的拍卖。

整个拍卖现场气氛热烈。几个回合下来,私营企业——南方机械化工工程公司的代表最终以200万元的价格竞拍成功,成为中国首个公开拍卖金矿得主。

长期以来,我国金矿的开采者以中央直属企业和省属企业为主。但随着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黄金市场的放开是早晚的事。金矿开采权的拍卖将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推动黄金产业的发展。

根据2002年3月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新目录》,黄金等贵金属的勘查和开采由以前的“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调整到了“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国黄金产业开始谨慎、有条件地向国外资本开放。虽然此次采矿权拍卖得主为私营企业,但是参与竞拍的企业中也出现了港资企业的代表,这也成为了本次采矿权拍卖的一大亮点。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拍卖标志着中国黄金行业改革的坚冰从上游被打破了。

2.金交所开张

江西的拍卖槌音刚落,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金交所)又在外滩华俄道胜银行原址鸣锣开张了。

开业当天,在短短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金交所的黄金交易量就达到了540公斤,交易金额4508.655万元。

一个多月过后,上海黄金交易所运行平稳,成交量逐步放大。到2002年12月6日,金交所成交量已达930公斤,金价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

金交所的开张,黄金行业流通领域开闸放水,将对我国金饰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金饰品行业是我国国内黄金消费的“大户”,2001年我国270吨黄金消费量中,金饰品消费占230吨。金交所的开张,使得零售用金单位感到了“一种真正被松绑的感觉”。在以前的“统购统销”制度下,黄金生产企业的所有产品都卖给中国人民银行并由其定价,黄金加工企业因无法自主定价而缺乏推广黄金产品的动力,产品价格竞争又导致企业利润微薄,无力采用高档的首饰加工工艺。随着金交所的开张,零售用金单位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购买黄金,买多买少可以因需而定。另外,金交所黄金价格直接与国际金价接轨,更加合理、公道。商家提金、用金、买金将更加方便。

但是,业内人士预言,随着国内金饰品消费量的持续增加,金饰品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黄金市场全面放开后,对黄金加工企业而言,金饰品生产计划用金将不复存在。以前,金饰品企业只关注款式、品种等,现在则要从原材料开始全过程关注,并时刻关注交易行情。同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今后直接向消费者出售金条、金块,也会与金店形成竞争。另外,黄金交易的完全放开,也必将吸引海外资金和企业在行业准入条件放宽后蜂拥而来,进一步加剧金饰品行业的竞争。

随着黄金市场的全面开放,地下黄金交易也将进入合法渠道,虽然黄金交易量的官方统计数字可能会迅速提高,但实际交易量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3.业界面临整合

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开张将加速黄金生产企业的整合,强者愈强,弱者淘汰。金交所正式营业后,中国人民银行将放开收购,采取双轨过渡的办法,给黄金企业确定一个收购比例,比例之外的产品则进入市场。待黄金交易所发展成熟后,央行将全面停止对黄金生产企业产品的收购,黄金生产企业的产品可以全部进入市场。

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后,规模较大的黄金生产企业率先获得会员资格并进场交易,通过市场竞价可能获得比原来更高的收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迫使这些企业加强管理,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一批优秀黄金生产企业将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树立自有品牌,并利用品牌优势在扩大自营业务的基础上向代理销售环节渗透。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没有直接进场交易的机会,只能选择将黄金出售给人民银行,或者制成标金由会员代理通过黄金交易所进行交易。央行为发展黄金市场,鼓励更多黄金企业进场交易,势必参照黄金交易所的交易价格降低收购价格;而制成标金代理销售,一方面企业要为冶炼黄金支付大量的冶炼和运输费用,另一方面又需向会员支付代理交易费用,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因此,黄金市场放开后,一批中小黄金生产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2002年10月中旬,上海黄金交易所指定了10家制作金锭的精炼企业。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上海金交所规定,凡进场交易的黄金都必须就近送至指定的黄金精炼厂制作金锭,这样,10家精炼企业会自然形成一个垄断性的资源市场,而其他的黄金精炼企业则将面临被整合、吞并的命运。

4.“小黄鱼”露脸

开业初期,金交所更多地是在扮演一个商品经营市场的角色,只能进行实物交易,购金者购买黄金大多是出于用金的需求。要真正使黄金发挥出投资价值、让金交所成为一个金融投资市场,还有待期货交易、个人投资等业务的放开。个人投资者将可以进行实物和“纸面”(即黄金存折)两种交易方式。另一种选择是直接买条“小黄鱼”回家。个人投资黄金市场放开后,投资者将可通过商场的专业柜台和银行购买到小克金条,用以投资、收藏。

2002年11月27日,俗称“小黄鱼”的小克金条在“2002北京黄金珠宝展”上刚一露面,即迎来个人投资者的急切询问。时隔50年,“小黄鱼”又逐渐回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

目前,央行正在加紧制定有关个人投资黄金的细则。

回顾2002年,可以说2002年是黄金产业从上游采矿、中间流通环节乃至终端个人投资领域渐次开放的一年。

2002年10月30日,则是中国黄金市场建设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

外滩,华俄道胜银行原址,备受黄金业界关注、经过长期酝酿的上海黄金交易所鸣锣开张了。

上海黄金交易所开张的那短短的锣声,敲开了中国黄金市场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短短两个半小时,金交所的黄金交易量就达到了540公斤,交易金额4508.655万元。

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黄金市场真正走向全面开放。黄金市场的开放将使我国黄金产业格局面临重大改变。

上海黄金交易所一开张,紫金矿业生产的福建名牌产品“9999”金锭便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中成为了主角。

紫金网站()对紫金矿业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的情况作了如下报道:

“今天是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交易的第一天,我

公司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尽管由于远程交易的限制,没能抢到前十笔进行交易,但在99.99%金交易中,我公司交易量的优势非常明显,一天的成交量为190公斤,占金交所99.99%金总成交量的近53.98%(总成交量为352公斤)。”

由于中国黄金市场在几十年之后才刚刚恢复,因此市场交易中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如黄金品位与价格的不相配,但是市场的不健全并没有影响紫金对于自己产品生产与营销战略的决心。对此,紫金矿业网站作了以下报道:

“整个交易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99.95%金的平均成交价格为83.58元/克,高出99.99%金的平均成交价格83.447元/克。上午的交易中,99.95%金的成交量一度大于99.99%金0.133元/克。由于99.99%金与99.95%金成交价格相近,下午99.99%金的购买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可以据此推测,多数买方(首饰商)原先出于价格因素,选择购买99.95%金做首饰原材料,所以一直活跃在99.95%金的交易市场中,当他们了解到99.99%金价接近于99.95%金后,才惊醒地开始改购99.99%金。

面对这种现象,股份公司领导表示,无论今后会否再出现这种反差,我公司都将坚持生产和销售99.99%金。”

紫金矿业网站对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第二天本企业的销售状况进行了跟踪报道:

“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的第二天,我公司仍保持了良好的销售势头,继昨天成交190公斤后,今日继续成交57公斤,占金交所总成交量的51.818%;在99.99%金的成交中独占鳌头,是总成交量的83.36%。金交所今日总成交量为110公斤,其中99.99%金成交66公斤,平均成交价为83.90元/克;99.95%金成交44公斤,平均成交价为83.64元/克。两个交易品种平均成交价相差0.26元/克。而今晨,美国黄金信息网公布的‘人民币折算价格’为84.01元/克。可以说,金交所成交价格已逐渐与国际价格接近。

从交易量来看,今日金交所成交人气明显比昨天清淡,但99.99%金、99.95%金平均成交价均比昨天高,显然,买卖双方交易焦点已从昨天的交易量上转移到了交易价格上。分析今日的成交情况,99.99%金成交价格与99.95%金成交价格已经拉开了一定距离,我公司预计这个距离在交易价格的波动调整下可以进一步提升到合理的价值差位上。”

心理学家曾经做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生存的目的是为了两种需要的满足,一是生活得更为舒适,二是成就一番事业。世界经济生活的发展表明,前者已经转化为名牌的消费;后者已转化为名牌的造就。企业界的成功者多为名牌的创造者,最成功的企业多为那些驰名全球的企业。一位经济学家如是说“你想证明自己的成功吗?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造就出世界名牌来。”

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名牌经济,企业要发展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创造名牌和发展名牌。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除了产品优质和品牌独特以外,还要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作为实力基础,以保障较高的市场份额,从而产生规模效益。

许多人认为,黄金行业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只要能生产出黄金就能挣钱。但是紫金矿业创业伊始,就确立了强烈的品牌意识,确立了“以质量树品牌,以标准认证保质量”的紫金品牌战略。

紫金领导层认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黄金企业也将和其他企业一样面临着同一的市场。随着黄金市场的开放,新的黄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黄金企业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黄金走向市场,首先是黄金企业必须走向市场,这要求黄金企业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此,紫金进行了三次企业的改制,特别是2000年9月的第二次企业改制,完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造,民营资本进入了企业。2001年11月,加拿大大使馆和澳大利亚大使馆官员率两国矿业公司代表对紫金进行考察以后表示,紫金矿业在市场经济上走得比较超前,是国外黄金企业寻找合作伙伴的首选。

此外,紫金人认为,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质量、品牌和营销都是相当重要的三个环节。紫金在这三个环节上都做了大量工作。

2002年12月23日,紫金矿业黄金冶炼厂先后接到中国方圆认证委员会颁发的金锭生产国际标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96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了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家通过ISO14001:96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填补了福建省和国内在此方面的空白,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了紫金黄金的品牌地位。

从名不见经传到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批确认的可提供一级品的10家合格黄金精炼厂之一,紫金矿业活跃在上海金交所的交易活动之中,成为中国黄金市场的佼佼者,“紫金”黄金的品牌之路,就是一条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奋进之路:

1)1999年,紫金矿业黄金冶炼厂自行研制的无氰高温高压解吸电积设备运行成功,“紫金”金锭成为福建省人民银行指定的免检产品,紫金黄金受到福建省内外用户的青睐,与此同时,紫金矿业冶炼厂导入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应用于黄金冶炼生产。

2)2000年12月,紫金金锭生产线获得中国方圆认证委员会ISO9002:1994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金锭产品通过国标Au-1质量认证,成为当时国内惟一率先通过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双认证”的黄金企业。

3)2001年,随着国内黄金市场放开的脚步渐近,紫金黄金以其高纯品质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顺利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考评,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首批可提供标准金锭认证的企业,“紫金”金锭获准直接进入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

4)2002年初,紫金黄金冶炼厂结合ISO9000转换2000版的契机,一并导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一体化国际标准认证。2002年2月,“紫金”Au-1金锭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首开金锭产品成为省名牌产品的先河。按照国际惯例,通过ISO9000认证是使企业产品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钥匙,通过ISO14000认证则使企业产品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由此,紫金黄金进入了与国际接轨的快车道。

5)福建紫金矿业黄金冶炼厂在2002年5月份对金盐产品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已生产出六批金盐产品。作为一种广泛用于电镀、电铸、电子、工艺产品的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国内金盐年需求量达10吨(折合为黄金计量),但由于国内生产的金盐未达到国外生产(BS5658-1979)的水平,只能依靠瑞典进口,每年需付外汇14亿元人民币。紫金矿业成功地填补了这一空白,紫金产金盐产品可以替代进口。

6)2002年底,紫金矿业突破了高纯度金99.999-的提炼工艺。

7)2003年,紫金山金矿进一步推行标准化管理,导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制定出台了《一体化管理手册》和49个《程序文件》,一体化管理体系进入了实质性的运行阶段;紫金黄金冶炼厂继续巩固和提高以质量树品牌的成果,制定了严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质量内控标准,对产品重量、成色、外观进行严格把关,对重点工序进行重点质量控制,进一步巩固“紫金”金锭的信誉和品牌,同时紫金还积极申报英国伦敦黄金市场协会(LBMA)认证的前期工作;紫金实验室按照ISO/IEC17025-1999完成了质量体系的转版,保持着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发展的同步和持续有效运行。紫金实验室还开展了与长春国家金银质检中心以及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公司化验室的金锭的“室间比对”工作,结果表明,紫金实验室主持的主要项目的检测质量持续稳定。

2003年,紫金矿业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第二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被福建省授予“2001~2002年度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为应对中国黄金市场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国内黄金市场开放的前景日渐明朗、国内黄金收购价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金价随国际价格呈现灵活多变的趋势,紫金矿业在2002年便专门设立了销售信息部,负责金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以分散价格风险,把握销售时机。紫金委派了公司的一名副总经理专门负责黄金市场的销售。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成效显著,为企业赢得了上千万元的利润。

如果说紫金金锭品牌的确立、紫金黄金冶炼厂入围上海黄金交易所十大黄金精炼厂为紫金进军上海黄金交易所取得了通行证,那么紫金黄金市场意识的确立、紫金企业信誉的建立,则为紫金成为中国黄金市场的弄潮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紫金人一再强调,他们姓“矿”不姓“金”,他们说,看看他们公司的名称就清楚了,他们是“矿业公司”,不是“黄金公司”。紫金人做的不仅仅是黄金,他们做的是有色金属矿,现在,除了黄金,他们还做“铜”、做“铁”,如果可能,他们还会做“铝土”矿。

目前,紫金矿业销售的产品除了黄金之外,还有阴极铜。据公司市场部资料,紫金矿业从2002年6月开始销售阴极铜。到2003年,紫金矿业生产阴极铜839吨,销售收入1488万元。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经济内参》,2003年全球铜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势头,铜的平均价上升6.2%,升到每磅75美分,而我国仍保持着全球铜工业的亮点,铜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国家统计部门的最新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铜消费量达到了250万吨,占世界铜总量1520万吨的16.4%,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铜精矿等原料的持续紧缺,将是制约国内铜业生产的瓶颈。一方面是铜需求带来的市场机遇,一方面是国内铜资源短缺面临的挑战。紫金决定抢抓这次机遇。

2002年底至2003年一季度,世界大部分地区精铜需求都低迷不振,但亚洲除外。预计2003年全球的精铜需求将增长4%,其动力主要来自于亚洲。我国近两年由于经济建设迅速发展,铜需求保持了每年超过15%的消费量,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致使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因为社会库存有较多的下降,国际铜价又有新的回升,国内铜价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是一个利好。

2003年一季度,我国铜新增资源量72.53万吨,与上年同期大体持平,其中,3月份新增资源量25.45万吨,比去年下降1.3%;进口铜31.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9.3%;同期,国内整体经济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高增长局面,增长速度突破9%,多数耗铜产品也大幅度增长,从而带动了铜消费量近30万吨,增幅为23%。4月份,铜消费量31万吨,比2002年同期增长15%,1~4月份,累计消费铜110万吨,增长25%。总体看,2003年前4个月,铜市场明显供小于求,缺口部分主要依赖库存解决。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精铜消费平均增长率是世界精铜消费平均增长率的2.4倍。近两年,平均每年增加35万吨,由2000年消费量180万吨,猛增到2002年的250万吨,增幅高达38.9%,主要消费领域集中在发电项目、建筑工程等方面,如国内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汽车业、电网改造等。

面对这种大好的市场机遇,在中国黄金业界异军突起、成效显著的紫金人又一次显出了其市场意识,他们决定借助延伸资源链来延伸企业的产业链。紫金矿业目前正在加大生物提铜技术的工业化,正在加紧紫金山铜矿的开发,并加紧研究生物提铜的一些技术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企业阴极铜的质量。

紫金领导人说,黄金市场放开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紫金矿业与其他黄金企业一样面临着新的发展局势。但他们认为,中国黄金行业走向国际市场还需要一个“过渡”。在这个过渡期中,企业应该进一步理清思路,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为最终迎来黄金市场的全面开放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紫金矿业希望能够和广大同行加强联系,增进合作,共同实现平稳过渡。

未雨绸缪,和衷共济。

福建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以服从大局、服务中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拓展作为空间动力,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较好地处理了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支持经济发展与保障农民权益的关系、依法行政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关系,取得明显成效。

一、国土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状况

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8602.34万亩,其中,农用地16128.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6.70%;建设用地918.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4%;未利用地面积1555.7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6%。

农用地中,耕地2005.52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12.43%;园地947.55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5.88%;林地12474.50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77.35%;牧草地3.93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0.02%;其他农用地696.54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4.32%。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718.11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78.18%;交通运输用地109.17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11.89%;水利设施用地91.25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9.93%。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972.67万亩,占未利用地总数的62.52%,其他土地583.10万亩,占未利用地总数的37.48%。

2006年全省各地类变更总量为166.9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90%,其中厦门市和漳州市辖区由于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衔接,变更量大幅增加,变更量分别为78.09万亩和14.16万亩,占全省年度变更总量的46.77%和8.48%。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6年农用地增加26.88万亩,减少45.66万亩,净减18.78万亩,减幅为0.12%。其中,耕地增加6.21万亩,减少31.67万亩,净减25.46万亩,减幅为1.25%;园地增加33.25万亩,减少14.80万亩,净增18.45万亩,增幅为1.99%;林地增加7.37万亩,减少20.96万亩,净减13.60万亩,减幅为0.11%;其他农用地增加17.36万亩,减少15.53万亩,净增1.83万亩,增幅为0.26%。

2006年全省增加耕地6.21万亩,扣除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的耕地面积1.92万亩,可用于补充的新增耕地面积为4.29万亩,加上各地今年新开发的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面积8.42万亩,全省本变更年度可用于占补平衡补充的面积为12.71万亩;本变更年度全省实际变更增加的建设占用耕地12.43 万亩,扣除往年漏变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2.82 万亩,本变更年度实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9.61万亩,占补相抵,盈余3.11万亩。

图1 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构成

本省是个山地多、平地少的省份,2006年人均耕地0.57亩,属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最少的省份之一,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量很大,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难度很大。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通过加大耕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任务。

2.建设用地

2006年全省共审批建设用地957件,总用地面积20494.01公顷,农用地15061.22公顷(耕地8314.17公顷)。其中使用国家级农转用指标5件,总用地面积5103.03公顷,农用地4221.88公顷(耕地1904.92公顷);使用省级农转用指标952件,总用地面积15390.98公顷,农用地10839.34公顷(耕地6409.24公顷)。分批次建设用地 14928.02 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5565.99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4610.21公顷,水利设施用地647.89公顷。省级政府批准征用农用地10222.37公顷,其中耕地6025.85公顷;征地总费用747832.47万元;安置农地人口274398人。

2006年省级政府审批建设用地比2005年增加了2306.73公顷,上升了0.85%,其中农转用比2005年增加了1166.09公顷,上升了0.89%,耕地比2005年增加了1143.62公顷,上升了0.82%。

(1)积极主动、先期介入,做好建设项目特别是省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工作。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坚持随到随办,并通过现场办公、培训指导、咨询协调等多种形式,协调解决项目立项、用地报批、征地供地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组织相关建设用地依法报批,如温福、福厦铁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LNG电厂以及省重点工业项目用地。帮助温福、福厦、龙厦、向莆、厦深铁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等项目制订征地补偿标准和LNG项目临时用地补偿标准,落实了温福、福厦、龙厦铁路和泉三、永武高速公路先行用地审批问题,使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如期依法开工建设。

图2 2002~2006年全省建设用地审批情况

(2)严格执行用地审查服务承诺,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继续严格执行网上审查、一次性告知和用地报件质量考评制度,明确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使网上审查一次性通过率从原来的20%提高到60%以上,二次审查通过率提高到90%以上。此外,还不断完善网上审查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审查部门责任,简化程序,减少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做到特事快办。

(3)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定。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用地,如高档别墅类房地产等,一律不予办理审批手续。对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宽马路、大广场等项目用地,一律按照国家政策从严审查。对城市拆迁改造用地,要求提供建设部门下达的年度拆迁计划,以防盲目无序拆迁侵害群众利益,同时为防止以拆迁安置房建设名义报批经营性房地产用地。

(4)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征地补偿管理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通知》精神,坚持征地补偿费直接支付方式,确保征地补偿费及时直接发放到被征地农民手中,并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用的跟踪监督管理,有效防止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现象的发生。按照“提高标准适度、依法依规和有利保护耕地”的原则,全面推行耕地年产值最低标准,使全省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适当提高。制定统一的农用地年产值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上报国土资源部,待国土资源部综合平衡后,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认真研究对策,解决征地难的问题;着力研究征地中的深层次问题,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的原则,尽快出台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规定,把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措施落到实处。

(三)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情况

建立了地方政府一把手负总责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健全基本农田分级监管体系。认真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整理示范区建设,平和县、仙游县、建瓯市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列为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认真组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共投入资金6.8亿元,实施总规模34万亩的土地整理,组织群众自行开发新增耕地和园地7.44万亩。开展了农村旧宅基地整理复垦的试点工作,安排资金2 651万元,组织实施了37个村庄的旧宅基地整理复垦项目。南平市的土地整理和明溪县的旧宅基地复垦整理工作都做得比较好,在全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加强沿海滩涂围垦工程的管理,福清东壁岛、泉州外走马埭、莆田澄峰等重大围垦项目进展顺利。通过实施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全省连续7年实现年度耕地占补平衡。

图3 2001~2006年全省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情况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截至2006年底,通过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含亚矿种)。在109种矿产中,除新增36个矿种外,有40种矿产资源储量有所增长,占55%,其中银、锡、饰面用花岗岩等14个矿种增幅达50%以上,占19%,铅锌矿增加34%左右;查明资源储量有7个矿种减少,占10%;查明资源储量没有变化的有26个矿种,占35%。

通过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对矿山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矿山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对矿山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和意见,促进了矿山的经济效益;对矿山开采地质工作、台账编录、综合研究等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促进了矿山的科学开采,同时对一些大矿小开、采富弃贫的做法提出了整改要求。基本摸清了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的家底,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也为今后矿产资源可供性评价和规划制定奠定了基础。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6年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的保障能力,具体组织做好地质勘查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了矿产勘查工作投入和工作量明显增长。全省共完成矿产勘查投入22413.48万元,比2005年增长57.29%。其中省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投入15405.39万元,占总投入的68.73%,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 3024.69 万元和3983.40万元,分别占总投入的13.50%和17.77%。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193086米,比2005年增长53.87%;坑探工作量18203米,比2005年增长27.46%。

新发现矿产地3处,属大中型矿。新查明矿产资源基础储量有煤13258千吨;铁32矿石万吨;铜658金属吨;铅锌矿18300金属吨;金矿122金属千克;银矿3521金属吨;水泥用灰岩404矿石万吨。

(三)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

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取得新进展。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设立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加强重要、急需矿产的找矿工作。编制和实施《福建省省级煤炭资源勘查专项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划定7个省级煤炭资源勘查规划区,提出了加强煤炭勘查的政策措施。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地质勘查规划》,已通过国土资源部预审。加大地质勘查投入,提交各类地质报告87份。

1.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情况

2006年(含变更、新立、延续、其他)全省共受理采矿许可证和勘查许可证4602件。其中,颁发勘查许可证1033件,批准登记面积10996.97平方千米,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203.55万元;颁发采矿许可证3569件,批准登记面积1415.42平方千米,收取采矿权使用费530.52万元。2006年全省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发证及构成情况详见图4、图5、图6。

图4 2006年全省勘查许可证及采矿许可证发证情况

图5 采矿许可证构成情况

图6 勘查许可证构成情况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采矿权人(矿山企业)4136个,其中内资企业4080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6个;外商投资企业30个。比2005年同期减少15个,减少幅度为0.3%;从业人数115066人,比2005年增加363人,增加幅度为0.3%;年产矿石总量17311万吨,比2005年增加1887万吨,增长12.2%;工业总产值1186140万元,比2005年增加203100万元,增长幅度达20.7%;年利润总额280850万元,比2005年增加95119万元,增长51.3%。

全省年产矿石总量17311万吨。其中内资企业16743万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87万吨;外商投资企业381万吨。

全省矿业工业总产值1186140万元。其中能源矿产煤387811万元、地热641万元;黑色金属矿产103119万元;有色金属矿产89789万元;贵金属矿产261094万元;稀有稀土3354万元;冶金辅助原料矿产25293万元;化工原料矿产4533万元;建筑用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305071万元;矿泉水5435万元。

2006年工业产值上亿元的矿种有:煤、金、铁、铅、锌、普通萤石、水泥用灰岩、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石、建筑用凝灰岩、砖瓦用粘土、高岭土、玻璃用砂等13种,均为本省主要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其中:煤产值387811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32.7%;金254065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21.4%;铁99960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8.4%;水泥用灰岩66590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5.6%;锌63131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5.3%;饰面用花岗岩63426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5.3%;建筑用花岗石58430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4.9%;砖瓦用粘土26521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2.2%;建筑用凝灰岩20390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1.7%;普通萤石16756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1.4%,高岭土15272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1.3%;铅13811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1.2%,玻璃用砂11409万元,占全省矿业工业产值0.96%。

年产矿石量居前5位的矿产分别为:建筑用花岗岩,产量5388万吨,占全省31.1%;水泥用灰岩产量2881万吨,占全省16.6%;金矿石产量1588万吨,占全省9.2%;煤产量1433万吨,占全省8.3%;建筑用凝灰岩产量1395万吨,占全省8.1%。

2006年矿石产量和产值相对2005年增幅较大的主要矿种是:金矿矿石产量1588万吨,工业总产值254065万元,分别增产875万吨和增值107936万元;锌矿产量130万吨,工业总产值63131万元,分别增产27万吨和增加35481万元;钼矿产量31万吨,工业总产值9350万元,分别增产29.5万吨,增值9000万元;水泥用灰岩产量2881万吨,工业总产值66590万元,分别增产493万吨,增值13548万元,饰面用花岗岩产量751万吨,工业总产值63426万元,分别增产117万吨,增值9484万元;建筑用花岗岩产量 5388 万吨,工业总产值58430万元,分别增产642万吨,增值9111万元。

矿产资源开发增加主要原因为:龙岩市投资增长约12亿元,三明市投资增长约5亿元,南平市投资增长约2.5亿元,增幅最大的三个矿种是钼、锌、金,主要是受矿山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市场销售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2006年全省整体工业总产值升高。如龙岩上杭紫金山金矿产金量比2005年增加2014千克,并增加了铜产品,产阴极铜6762吨,产值3.7亿元,金铜矿共增加产值10.29亿元。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2006年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确保”,统筹安排各行业建设用地,主动到9个设区市召开了“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现场办公会,分解下达了2006年用地计划指标,向部争取追加了年度用地计划指标,确保了省及省以上重点项目和符合产业政策工业项目的合理用地,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用地也作了适当安排。同时,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服务,温福、福厦、龙厦铁路,浦南、永武、泉三高速公路,LNG电厂,炼化一体化等一大批省及省以上重点项目用地得到了有效保证,并顺利动工建设。

严格执行《福建省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试行)》,实行项目批次审批制,开通供地审批电子备案与在线监控系统,强化土地批后监管,促进项目落地,提高了项目的供地率、落地率和土地利用率。开展了批次用地清理和存量土地调查摸底工作,着力盘活存量土地。例如,上杭县、浦城县低丘缓坡地的开发利用、莆田市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翔安区标准厂房的建设和管理等都值得推广和借鉴。各地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土地一级市场

国土资源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及配套文件,全面部署加强土地调控工作,组织实施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清欠工作。修订了《福建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规范》,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网上交易试点,并向国土资源部提出了本省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的意见。提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用地管理的通知》,严格控制大面积出让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会同省建设厅、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供地管理提高土地市场宏观调控能力的通知》,对房地产开发用地实行年度计划管理,年内增加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土地供应量。

2006年全省共出让土地5518宗,面积11100.36公顷,其中新增6879.48公顷,成交价款5197907.04万元,纯收益1757633.21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46.21%和38.66%。其中协议出让4605宗,面积9570.39公顷,其中新增6226.32公顷,成交价款1205077.55万元,纯收益210606.99万元;招标、拍卖、挂牌913宗,面积1529.97公顷,成交价款3992829.49万元,纯收益1547026.22万元。租赁1宗,面积0.67公顷,获土地租金8.00万元。2006年全省各设区市土地出让情况见图7。

3.土地二级市场

积极推动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土地使用权转让44312宗,面积1881.01公顷,获转让金755090.81万元;出租39宗,面积4.19公顷,获租金18万元;抵押26674宗,面积18563.60公顷,抵押价款8438610.91万元,贷款金额4448072.40万元,有效地盘活了存量土地,促进了存量土地合理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2006年全省各市区土地流转情况详见图8。

图7 2006年全省各设区市土地出让情况

图8 2006年全省各市区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和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2006年无证非法采矿查处率100%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全省共查处非法采矿1032起。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了《福建省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方案》,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第一阶段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乱任务基本完成,治散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治本工作全面展开。“青山挂白”(二期)专项治理基本完成。会同省财政厅、环保局出台了《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试行)》,为解决我省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全省探矿权出让23宗,合同金额9947.91万元,其中,拍卖12宗,合同金额 9183.55 万元,挂牌11宗,合同金额764.36万元;采矿权出让1029宗,合同金额 27485.41 万元,其中,申请审批774宗,合同金额18116.17万元,拍卖6宗,合同金额311.38万元,挂牌249宗,合同金额9057.86万元。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2006年全省探矿权转让71宗,价款7315.74万元,其中,出售49宗,价款4580.83万元,作价出资10宗,价款1955.41万元,其他12宗,价款779.50万元。

四、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10194件,涉及土地面积941.93公顷,其中耕地226.24公顷,动态巡查发现土地违法案件9565件,涉及土地面积673.11公顷,其中耕地205.48公顷,动态巡查制止违法案件8023件,涉及土地面积660.98公顷,其中耕地172.66公顷,挽回经济损失4613.36元。立案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4092件,涉及土地面积578.21公顷,其中耕地139.99公顷,涉及个人3101件,占75.78%,2006年结案 4102 件(含2005年未结案件305件),涉及土地面积857.57公顷,其中耕地129.59公顷,涉及个人3116件,占75.96%。2005年共拆除建筑物24309.54百平方米,没收构筑物832.28百平方米,收回土地126.24公顷,其中耕地3.28公顷,罚没款2576.55万元。刑事案件移送26宗,追究刑事责任10人,行政处分4人。

土地违法案件原因分析:①由于2006年国家加强对土地调控,国土资源部多次开展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专项行动,各地加大了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导致立案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数量增多。②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利用卫片进行土地执法检查工作,对晋江市2003年12月~2006年2月土地利用情况利用卫片图斑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工作,由于晋江市是全省用地大户,违法用地量也比较多,这项工作的开展,使全省发现的土地违法案件和立案查处的违法案件都有明显增加。③拆除的违章建筑物明显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城市规划因素,城乡结合部个人建房无法审批,导致土地违法建设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对违法建设拆除力度。从本省情况来看,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国土资源局都加大了对违法占地建房的拆除力度,同时,这些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从经费、人员、装备以及与有关部门协调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拆除违章建筑的工作得以有力地开展,2006年拆除的违章建筑物为24309.54百平方米,比2005年的14229.395百平方米,增加了70.84%。

2.地矿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立案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966件,其中涉及个人非法采矿903件,占93.48%,开采立案941件,涉及个人非法采矿879件,占93.41%,吊销勘查许可证4件,吊销采矿许可证19件,罚没款为586.96万元,刑事案件移送30人,追究刑事责任3人。

地矿违法案件原因分析:由于这几年矿产品的价格不断攀升,导致矿产资源违法案件也不断增加,同时,国家也不断加强对矿产资源管理,对无证非法采矿查处也越来严厉,矿产资源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从运动式管理逐步走上正常日常执法监察管理,对违法案件查处也越来越多。由于矿产资源治理整顿深入地开展,全省加大了对无证非法和不符合条件采矿处理,为此,吊销了19本采矿许可证。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全省2005年年未结案1件,2006年共受理119件,其中行政处罚7件,行政许可12件,行政收费1件,行政强制64件,不作为5件,其他42件;2006年审结111件,其中维持85件,撤销1件,撤回申请25件,2006年未审结9件。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加强国土资源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水平。认真落实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强与地方党委及组织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理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会同省建设厅、省环保局等部门认真开展村级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队伍组建工作,全省共聘请协管员15005人,同时对协管员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协管员的作用。加强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共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关于建立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权力运行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意见》,以土地出让、矿业权出让、土地和矿业权评估、项目发包为重点,积极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认真落实《中共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关于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并实施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已举办了中短期业务培训班20期,培训2830人次。全面加强系统的体制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基层建设、基础建设、廉政建设,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全系统努力造就服务型机关、效能型集体、高素质队伍。

2006年全省国土资源行政年末从业人员2516人(不含事业单位),其中行政编制人员1751人,研究生40人,大学本科及大专1573人,高中及中专797人,初中及以下人员106人(图9)。经费收入总额78649.9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560万元,地方财政拨款63899.46万元,其他收入14190.49万元。直属事业单位474个,职工人数4275人;乡级土地所1014个,共3549人,其中专职3468人,兼职81人。

图9 2006年全省国土资源机构人员情况

2006年全省参加各种院校培训毕业或结业人数达888人次,其中参加党校学习145人次,行政学院学习135人次,参加其他培训608 人次(国外培训10 人次)。学历教育的349人,其中硕士生7 人,本科生141 人,大专生201人。本年获得学位的6 人,其中硕士学位3 人,学士学位3人(图10)。通过各大专院校的学习和培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图10 2006年全省干部培训及学历情况

七、问题与建议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实施方案,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产业布局规划、省直各有关部门“十一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布局,为福建海西建设发展留有合理的用地空间。

(2)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指令性计划管理,按照各地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统筹安排下达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并加强对农用地转用规模、速度、结构的控制和引导,强化项目落实,强化节约集约,防止虚假申请、虚假供地和违法违规圈占土地,使有限的计划指标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合理的用地需求。按照《关于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福州、厦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审批制度作了改革,研究报批办法,保证福州、厦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审批不受影响。

(3)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加强土地调查监测、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国土整治三大技术的研究,不断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加强重点成矿带地质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通过加强先进高效的综合勘查技术的研究,提高找矿命中率;通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固体废弃物利用技术、矿产开发环境监测与综合整治技术的创新,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4)主动优质提供国土资源服务。①对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包干跟踪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与重大建设项目挂钩联系,在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阶段先期介入,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按程序及时预审、报批和供地,保证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建设。②对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片服务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对所辖地区实行分片指导,包片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③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和采矿权网上审批。针对审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网上审批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阳光操作”。④进一步加强市、县国土资源局政务大厅建设。开展国土资源政务大厅示范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做到“整洁、规范、便民、高效”。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夙世南戈(2022-06-09 06:59:50)回复取消回复

    以查到非常多的商家以及价格,参考价值比较大。高潮:弄潮黄金市场黄金市场的历史演变——黄金行业的大变革:从采矿权拍卖到金交所开张——百姓又见“小黄鱼”——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造就世界名牌——“紫金9999”金锭的出彩随着货币制度的

  • 竹祭聊慰(2022-06-09 05:10:55)回复取消回复

    0%∶25%∶25%的股比出资共同设立的中外合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总投资约400亿人民币,旨在建设和运营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石油化工基地。公司总占地面积约480公顷,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湄洲湾南岸,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福建炼化公司每年可向国内外迅速增长的市场

  • 酒奴橪书(2022-06-09 11:36:46)回复取消回复

    由人民银行收购部分产品。国家的黄金储备,既可以直接向黄金企业收购,也可以通过黄金市场进行吞吐。3)全面开放阶段:根据初步放开阶段的实际进程,争取2005年开始逐步走向目标模式。当人民币完全可以自由兑换的时候,便可以对外开放,并开展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