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治新闻 > 正文

政治新闻

中国国际能源化工产业(中国国际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hacker2022-06-09 16:22:28政治新闻88
本文目录一览:1、能源化工未来的前景分析2、

本文目录一览:

能源化工未来的前景分析

首届国际再生能源论坛11月18日在三峡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巴西、新西兰等国的农业部资深专家讨论了非食品的淀粉质酒精、纤维素酒精等生物质,以及生物炼制技术的运用。

国际再生能源论坛是由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艾伦·麦克德尔米德教授提出,目的是推动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能源的研究与发展,能够控制环境污染,减轻对石油资源

的依赖,同时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艾伦·麦克德尔米德教授认为,中国的人口众多,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中国。在中国,有一个和谐的农业环境,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使旧能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中国来说,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利用中国的农业资源,无限度地开发,并且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可以使不可再生能源得到高效地、充分地利用。

此次论坛认为,依托三峡大学的艾伦·麦克德尔米德再生能源研究所,在超级酿酒酵母工程菌、生物质的生物炼制技术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该所最终的目标是使三峡地区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中国其他地区和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榜样。

中国国际能源是干什么的?

中国国际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

1、能源投资,新能源投资,矿产投资,石油,天然气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投资。

2、农业投资,文化,旅游投资;房地产投资。

3、环保科技、节能减排的技术咨询和服务。

4、热能技术,热能产品,配套辅机和控制系统以及有关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电站,工业锅炉、工业加热炉工程的总承包。

5、高新技术的咨询服务;动力机械,通用机械及自动系统的生产,销售。

6、工程技术咨询服务。

6、医药投资;销售机械设备;新能源技术开发及服务。

扩展资料:

中国国际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人民币60亿元,是一家以战略投资和资源开发为主营,以资本运作为纽带的多元化产业集团。

下辖六大业务板块,业务主要覆盖能源、金融、科技、矿业、文旅、健康等多个领域。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国内外拥有240余家分子公司、15000多名员工,年营业收入达到700亿元。

公司的发展见证了国家改革开放与深化企业改革的历程。1988年,公司隶属于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1993年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拆分成国家机械工业部和国家电子工业部,公司划归国家机械工业部。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国际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官网-关于我们

百度百科-中国国际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中石化和中国国际能源有什么区别?

中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学工业,中国国际能源国际能源,指的是向外国家能源的

中国的能源工业概况

能源发展现状 :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 —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建成了一批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煤矿。2006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2.1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原煤产量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先后建成了大庆、胜利、辽河、塔里木等若干个大型石油生产基地,2006年原油产量1.85亿吨,实现稳步增长,列世界第五位。天然气产量迅速提高,从1980年的143亿立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586亿立方米。商品化可再生能源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步提高。电力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6.22亿千瓦和2.87万亿千瓦时,均列世界第二位。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较快,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建设了西煤东运铁路专线及港口码头,形成了北油南运管网,建成了西气东输大干线,实现了西电东送和区域电网互联。 —能源节约效果显著。1980—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按2005年不变价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由1980年的3.3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1.21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3.9%,扭转了近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上升的势头。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综合效率为33%,比198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其中钢、水泥、大型合成氨等产品的综合能耗及供电煤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消费结构有所优化。中国能源消费已经位居世界第二。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中国高度重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72.2%下降到2006年的69.4%,其他能源比重由27.8%上升到30.6%。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比重由4.0%提高到7.2%,石油和天然气有所增长。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趋势明显,煤炭能源转化为电能的比重由20.7%提高到49.6%,商品能源和清洁能源在居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中国能源科技取得显著成就,以“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为标志的基础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石油地质科技理论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特别是复杂区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煤炭工业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矿井,重点煤矿采煤综合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在电力工业方面,先进发电技术和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普遍应用,水电站设计、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核电初步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自主设计和工程建设能力,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增殖堆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烟气脱硫等污染治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迅速提高。正负500千伏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正负800千伏直流、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开始启动。 —环境保护取得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本国策,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的能源政策也把减少和有效治理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作为其主要内容。2006年,燃煤机组除尘设施安装率和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近100%,烟尘排放总量与1980年基本相当,单位电量烟尘排放减少了90%。2006年,全国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脱硫火电机组装机容量达1.04亿千瓦,超过前10年的总和,装备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占火电总装机的比例由2000年的2%提高到30%。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中国能源市场环境逐步完善,能源工业改革稳步推进。能源企业重组取得突破,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能源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煤炭工业生产和流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电力工业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建立了监管机构。石油天然气工业基本实现了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能源价格改革不断深化,价格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中国优质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供应能力的提高;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也增加了持续稳定供应的难度;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单纯依靠增加能源供应,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相对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煤炭消费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部分城市大气污染已经变成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中国能源市场体系有待完善,能源价格机制未能完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能源监管体制尚待健全。煤矿生产安全欠账比较多,电网结构不够合理,石油储备能力不足,有效应对能源供应中断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关于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化工行业外部环境趋紧,给行业企业经营带来不少压力,但同时也倒逼一些企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去年,氮肥行业涌现出不少盈利颇丰的企业,如心连心、鲁西化工、华鲁恒升等。

应该说,企业自主在供应侧方面做出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盈利情况相对更好一些,应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的信心明显增强。但是,目前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的企业还有限,尚需在全行业形成创新调整转型的氛围。

由于受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以及安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等因素影响,化工行业整体增速持续下降、开工严重不足、效益增速较快下滑,下行压力加大。

供需失衡已成为影响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的最主要矛盾。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做好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下足功夫。

扩展资料

从供应侧具体方向来看,近期建议要大力开拓好五大市场:

一是要大力开拓农业、农村市场。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的行动计划,这为化肥、农药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大力开拓专用肥、缓释肥、水溶肥、微量元素肥料和高效低毒新型农药市场;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力提供大棚农业所需要的塑料大棚、滴灌器械、大棚作物营养液等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

二是要大力开拓化工新材料市场。在化工行业贸易逆差中,进口量最多的是化工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市场也是跨国公司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要努力突破化工新材料技术制约的瓶颈,在食品保鲜包装材料、化工建筑新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化学品材料的供给能力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是要大力开拓专用化学品市场。我国是消费大国,食品添加剂、纺织后处理剂、印染助剂、新型涂料、医药原材料、日用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于这样一个十分巨大、技术和价值极高的终端消费市场,我国企业应努力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扩大自给率和占有率。

四是要大力开拓节能环保市场。石油和化学工业既是废水、废气、废固排放的大户,也是废水、废气、废固治理的专家,节能环保技术和服务将是一个潜力极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是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贸易、承包工程、投资等多种方式有序推动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

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和产业投资合作,开展化工下游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专家解读:化工行业着力开拓五大市场

化工行业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271家,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营业收入1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6683.7亿元,同比下降14.9%,分别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11.6%和10.8%。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7222.1亿美元,同比下降2.8%。资产总计13.40万亿元,同比增长7.7%;资产负债率55.92%,同比上升1.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320.8亿元,同比扩大9.7%;行业亏损面达17.6%。2019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5%,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82.67元,同比上升1.39元。

——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效益近年来呈现波动趋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称,“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工大国,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根据《2020能源化工信心指数报告》统计分析,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2020年下半年中国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将有所提升。由于国内对疫情控制卓有成效,经济快速恢复提振信心,超过七成(71.43%)的受访者认为,2020年中国需求有所上升。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趋缓。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2.27万亿元,增长1.3%;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营业收入5.07万亿元,下降11.9%。

2015-2020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呈现逐年下跌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下降明显,为6683.7亿元,下降14.9%;2020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416.1亿元,下降58.8%。

2015-2020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规模以上企业数呈现逐年下跌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271家,同比减少了5.54%。截至2020年6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5787家。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前景趋势

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正处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面对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要走好创业信心棋,形成拼搏向上定力,确定好自身经营定位和将来市场发展潜力;要走好战略管理棋,提升战略管控能力,努力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

要走好转型发展棋,激发内生动力,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和产品创新步伐,推动产业布局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要走好创新发展棋,提升创新驱动能力;走好国际化进程棋,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在对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行业生产、价格走势以及结构调整变化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后判断;前瞻运用线性回归方式测算出2026年中国石油化工市场销售收入将达到12万亿元左右。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能源化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寻妄又怨(2022-06-09 22:11:19)回复取消回复

    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相继建成投运,正负800千伏直流、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开始启动。 —环境保护取得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本国策,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

  • 惑心笙沉(2022-06-09 17:46:58)回复取消回复

    .1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原煤产量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先后建成了大庆、胜利、辽河、塔里木等若干个大型石油生产基地,2006年原油产量1.85亿吨,实现稳步增长,列世界第五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