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昨日新闻 > 正文

昨日新闻

安卓binder通信源码分析(android binder通信)

hacker2022-06-09 20:11:26昨日新闻81
本文目录一览:1、怎样评价罗升阳的android系统源代码分析

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评价罗升阳的android系统源代码分析

我干了3年Android sdk开发,觉得到了瓶劲没法更进一步,于是花了一年多点时间,大概摸到点门径。根据前辈的经验,Android底层完全入门需要两年。先说下我的入门过程: 第零步,下载源码,我下的4.2的,框架层源码10G,内核2G多,ctags给框架层建的标签文件都有600M,当时让我有点震撼,用的vim+ctags+cscope来阅读,还算不错,架构挺清晰的。第一步,我找到了一本好书《Android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卷》它讲了Android框架层的启动,初始化,服务框架初始化,Binder,消息循环,PackageManagerService,ActivityManagerService。据作者说后面会出讲UI子系统的第二卷,拭目以待。其实这本书看了几十页我就发现需要第二步的知识,否则看不下去,于是跳去第二步。第二步,学习Linux系统编程,在看《Android的设计与实现》的时候我发现,框架层的Native部分,全是Linux编程。为了掌握这部分知识,我花了4个月学习了《Linux系统编程手册》(TLPI)这本1000多页的书,我以前是搞WIndows文件系统这块的,所以C语言还比较熟,TLPI的习题很有意思,量也比较大,坚持下来还是收获很多。第三步,花了4个月学习了一些Linux内核的知识,看了LKD,PLKA看了一半多。越学越没底,觉得不懂得越来越多,不过这个也正常,只有靠慢慢磨,估计以后要不断的磨这块。第四步,回头看Android源码,这次一口气看完了《Android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卷》,终于对框架层有了谱。同时真的数次把我看晕,前面看Linux内核源码都没这么晕,不断在Java层和Native层之间跳有点磨脑浆。其中我又觉得Java的基础没有打太牢,回去补了一个月的《Core Java》第八版。但是这书没有涉及UI子系统,于是又看了《Android内核剖析》第五步,《Android内核剖析》(这本书实际上是讲框架层的,作者也是个搞嵌入式的,所以他在写框架层的时候文笔不太好,很罗嗦,不过还是有很多看点,到他后来写做ROM,玩开发板时估计是说到了他的本行,一下子遛起来了看得出还是挺有水平的,这本书知识有点旧毕竟讲的是2.3很多代码已经过时,但是作者很多点子很有参考价值)这本书讲UI子系统和按键/触摸消息处理系统还是很有分量的,尤其13章View绘制那里,结合源码研究很有收获。而后面他讲编译框架和ROM相关的东西都是挺宝贵的资料。第六步,为了再补一下其他诸如电源管理模块等子系统的知识看了,《深入理解android》系列,个人认为这个系列看起来有点不太舒服,不过作为补充印证还是比较有价值。第七步,《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罗升阳的源码分析大作,比《Android的设计与实现》分析得更细致,但缺点是涉及到模块比较少,选用的源码也比《Android的设计与实现》更旧一点。看完书后需要去研究作者的博客,东西挺多的,一定让你满意。第八步,买块开发板自己玩。这步我还没走到,原因是我觉得我还差点准备知识。可能要再几个月,到时准备入块6410或者树莓派。最后,由于我11年以前都是搞Windows这块的,所以对Linux知识不是很了解,不得已看了这么些书,如果是一直做Linux的人,很多步骤估计可以省掉了。直接上源码才是正道。我本身做着移动GIS开发的工作,学框架层全是因为兴趣,但招聘平台Android框架层开发人员还是蛮有竞争力的有不少定制ROM,智能电视的工作都处于人才难求状态,毕竟有一定的门槛,现在各种ios培训,让奔着钱干开发的人纷纷涌入,而ios只能干sdk开发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一堆新手老手,菜鸟大牛全挤在SDK开发这块,我觉得不太妙。 反观Android这边,虽然入门菜鸟没有搞ios来钱,但是可持续性很好,从sdk-》框架》驱动》内核这样干下去。干着干着发现自己渐渐变成了Linux开发者/嵌入式开发者的人也不少,新人,老手,菜鸟大牛各居其位,层次性很好。 转载

android binder 机制原理,能具体讲讲吗?不要粘贴,要自己的理解o

binder在安卓中有个中间代理人的身份,就像是街头贴小广告的,他能提供一些特殊服务...,安卓开发中开启服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onStartCommand直接开启服务,这种服务开启之后如果不stopservice关闭服务的话,它会在后台一直运行,还有一种就是通过bindservice的方法开启服务,这种方法就是绑定服务,绑定之后会随着activity的关闭而销毁..在绑定服务的时候可以写一个内部类继承binder,然后再调用的时候可以写一个内部类实现serviceconnection接口,,在onServiceConnected的方法中会返回一个binder的代理人对象,这个代理人对象和绑定服务的binder对象是同一个对象,我已经测试过了,它们打印出来的地址是同一个地址..绑定成功之后就可以调用服务里面特殊的方法了.

篇文章会先对照binder机制与linux的通信机制的区别,了解为什么android会另起炉灶

1)从性能的角度

数据拷贝次数:Binder数据拷贝只需要一次,而管道、消息队列、Socket都需要2次,但共享内存方式一次内存拷贝都不需要;从性能角度看,Binder性能仅次于共享内存。

(2)从稳定性的角度

Binder是基于C/S架构的,简单解释下C/S架构,是指客户端(Client)和服务端(Server)组成的架构,Client端有什么需求,直接发送给Server端去完成,架构清晰明朗,Server端与Client端相对独立,稳定性较好;而共享内存实现方式复杂,没有客户与服务端之别, 需要充分考虑到访问临界资源的并发同步问题,否则可能会出现死锁等问题;从这稳定性角度看,Binder架构优越于共享内存。

仅仅从以上两点,各有优劣,还不足以支撑google去采用binder的IPC机制,那么更重要的原因是:

(3)从安全的角度

传统Linux IPC的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进程可靠的UID/PID,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而Android作为一个开放的开源体系,拥有非常多的开发平台,App来源甚广,因此手机的安全显得额外重要;对于普通用户,绝不希望从App商店下载偷窥隐射数据、后台造成手机耗电等等问题,传统Linux IPC无任何保护措施,完全由上层协议来确保。

Android为每个安装好的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故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前面提到C/S架构,Android系统中对外只暴露Client端,Client端将任务发送给Server端,Server端会根据权限控制策略,判断UID/PID是否满足访问权限,目前权限控制很多时候是通过弹出权限询问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运行。Android 6.0,也称为Android M,在6.0之前的系统是在App第一次安装时,会将整个App所涉及的所有权限一次询问,只要留意看会发现很多App根本用不上通信录和短信,但在这一次性权限权限时会包含进去,让用户拒绝不得,因为拒绝后App无法正常使用,而一旦授权后,应用便可以胡作非为。

针对这个问题,google在Android M做了调整,不再是安装时一并询问所有权限,而是在App运行过程中,需要哪个权限再弹框询问用户是否给相应的权限,对权限做了更细地控制,让用户有了更多的可控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用户诟病的地方,那也就是权限询问的弹框的次数大幅度增多。对于Android M平台上,有些App开发者可能会写出让手机异常频繁弹框的App,企图直到用户授权为止,这对用户来说是不能忍的,用户最后吐槽的可不光是App,还有Android系统以及手机厂商,有些用户可能就跳果粉了,这还需要广大Android开发者以及手机厂商共同努力,共同打造安全与体验俱佳的Android手机。

Android中权限控制策略有SELinux等多方面手段,下面列举从Binder的一个角度的权限控制:

Android源码的Binder权限是如何控制? -Gityuan的回答

传统IPC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里填入UID/PID;另外,可靠的身份标记只有由IPC机制本身在内核中添加。其次传统IPC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无法建立私有通道。从安全角度,Binder的安全性更高。

说到这,可能有人要反驳,Android就算用了Binder架构,而现如今Android手机的各种流氓软件,不就是干着这种偷窥隐射,后台偷偷跑流量的事吗?没错,确实存在,但这不能说Binder的安全性不好,因为Android系统仍然是掌握主控权,可以控制这类App的流氓行为,只是对于该采用何种策略来控制,在这方面android的确存在很多有待进步的空间,这也是google以及各大手机厂商一直努力改善的地方之一。在Android 6.0,google对于app的权限问题作为较多的努力,大大收紧的应用权限;另外,在Google举办的Android Bootcamp 2016大会中,google也表示在Android 7.0 (也叫Android N)的权限隐私方面会进一步加强加固,比如SELinux,Memory safe language(还在research中)等等,在今年的5月18日至5月20日,google将推出Android N。

(4)从语言层面的角度

大家多知道Linux是基于C语言(面向过程的语言),而Android是基于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语句),而对于Binder恰恰也符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将进程间通信转化为通过对某个Binder对象的引用调用该对象的方法,而其独特之处在于Binder对象是一个可以跨进程引用的对象,它的实体位于一个进程中,而它的引用却遍布于系统的各个进程之中。可以从一个进程传给其它进程,让大家都能访问同一Server,就像将一个对象或引用赋值给另一个引用一样。Binder模糊了进程边界,淡化了进程间通信过程,整个系统仿佛运行于同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之中。从语言层面,Binder更适合基于面向对象语言的Android系统,对于Linux系统可能会有点“水土不服”。

另外,Binder是为Android这类系统而生,而并非Linux社区没有想到Binder IPC机制的存在,对于Linux社区的广大开发人员,我还是表示深深佩服,让世界有了如此精湛而美妙的开源系统。也并非Linux现有的IPC机制不够好,相反地,经过这么多优秀工程师的不断打磨,依然非常优秀,每种Linux的IPC机制都有存在的价值,同时在Android系统中也依然采用了大量Linux现有的IPC机制,根据每类IPC的原理特性,因时制宜,不同场景特性往往会采用其下最适宜的。比如在Android OS中的Zygote进程的IPC采用的是Socket(套接字)机制,Android中的Kill Process采用的signal(信号)机制等等。而Binder更多则用在system_server进程与上层App层的IPC交互。

(5)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

总所周知,Linux内核是开源的系统,所开放源代码许可协议GPL保护,该协议具有“病毒式感染”的能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受GPL保护的Linux Kernel是运行在内核空间,对于上层的任何类库、服务、应用等运行在用户空间,一旦进行SysCall(系统调用),调用到底层Kernel,那么也必须遵循GPL协议。

而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对于GPL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为此,Google巧妙地将GPL协议控制在内核空间,将用户空间的协议采用Apache-2.0协议(允许基于Android的开发商不向社区反馈源码),同时在GPL协议与Apache-2.0之间的Lib库中采用BSD证授权方法,有效隔断了GPL的传染性,仍有较大争议,但至少目前缓解Android,让GPL止步于内核空间,这是Google在GPL Linux下 开源与商业化共存的一个成功典范。

安卓中的Binder架构是什么?为什么要提供Binder

1)从性能的角度数据拷贝次数:Binder数据拷贝只需要一次,而管道、消息队列、Socket都需要2次,但共享内存方式一次内存拷贝都不需要;从性能角度看,Binder性能仅次于共享内存。(2)从稳定性的角度Binder是基于C/S架构的,简单解释下C/S架构,是指客户端(Client)和服务端(Server)组成的架构,Client端有什么需求,直接发送给Server端去完成,架构清晰明朗,Server端与Client端相对独立,稳定性较好;而共享内存实现方式复杂,没有客户与服务端之别, 需要充分考虑到访问临界资源的并发同步问题,否则可能会出现死锁等问题;从这稳定性角度看,Binder架构优越于共享内存。仅仅从以上两点,各有优劣,还不足以支撑google去采用binder的IPC机制,那么更重要的原因是:(3)从安全的角度传统Linux IPC的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进程可靠的UID/PID,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而Android作为一个开放的开源体系,拥有非常多的开发平台,App来源甚广,因此手机的安全显得额外重要;对于普通用户,绝不希望从App商店下载偷窥隐射数据、后台造成手机耗电等等问题,传统Linux IPC无任何保护措施,完全由上层协议来确保。 Android为每个安装好的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故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前面提到C/S架构,Android系统中对外只暴露Client端,Client端将任务发送给Server端,Server端会根据权限控制策略,判断UID/PID是否满足访问权限,目前权限控制很多时候是通过弹出权限询问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运行。Android 6.0,也称为Android M,在6.0之前的系统是在App第一次安装时,会将整个App所涉及的所有权限一次询问,只要留意看会发现很多App根本用不上通信录和短信,但在这一次性权限权限时会包含进去,让用户拒绝不得,因为拒绝后App无法正常使用,而一旦授权后,应用便可以胡作非为。针对这个问题,google在Android M做了调整,不再是安装时一并询问所有权限,而是在App运行过程中,需要哪个权限再弹框询问用户是否给相应的权限,对权限做了更细地控制,让用户有了更多的可控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用户诟病的地方,那也就是权限询问的弹框的次数大幅度增多。对于Android M平台上,有些App开发者可能会写出让手机异常频繁弹框的App,企图直到用户授权为止,这对用户来说是不能忍的,用户最后吐槽的可不光是App,还有Android系统以及手机厂商,有些用户可能就跳果粉了,这还需要广大Android开发者以及手机厂商共同努力,共同打造安全与体验俱佳的Android手机。Android中权限控制策略有SELinux等多方面手段,下面列举从Binder的一个角度的权限控制:Android源码的Binder权限是如何控制? -Gityuan的回答传统IPC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里填入UID/PID;另外,可靠的身份标记只有由IPC机制本身在内核中添加。其次传统IPC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无法建立私有通道。从安全角度,Binder的安全性更高。说到这,可能有人要反驳,Android就算用了Binder架构,而现如今Android手机的各种流氓软件,不就是干着这种偷窥隐射,后台偷偷跑流量的事吗?没错,确实存在,但这不能说Binder的安全性不好,因为Android系统仍然是掌握主控权,可以控制这类App的流氓行为,只是对于该采用何种策略来控制,在这方面android的确存在很多有待进步的空间,这也是google以及各大手机厂商一直努力改善的地方之一。在Android 6.0,google对于app的权限问题作为较多的努力,大大收紧的应用权限;另外,在Google举办的Android Bootcamp 2016大会中,google也表示在Android 7.0 (也叫Android N)的权限隐私方面会进一步加强加固,比如SELinux,Memory safe language(还在research中)等等,在今年的5月18日至5月20日,google将推出Android N。 (4)从语言层面的角度大家多知道Linux是基于C语言(面向过程的语言),而Android是基于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语句),而对于Binder恰恰也符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将进程间通信转化为通过对某个Binder对象的引用调用该对象的方法,而其独特之处在于Binder对象是一个可以跨进程引用的对象,它的实体位于一个进程中,而它的引用却遍布于系统的各个进程之中。可以从一个进程传给其它进程,让大家都能访问同一Server,就像将一个对象或引用赋值给另一个引用一样。Binder模糊了进程边界,淡化了进程间通信过程,整个系统仿佛运行于同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之中。从语言层面,Binder更适合基于面向对象语言的Android系统,对于Linux系统可能会有点“水土不服”。另外,Binder是为Android这类系统而生,而并非Linux社区没有想到Binder IPC机制的存在,对于Linux社区的广大开发人员,我还是表示深深佩服,让世界有了如此精湛而美妙的开源系统。也并非Linux现有的IPC机制不够好,相反地,经过这么多优秀工程师的不断打磨,依然非常优秀,每种Linux的IPC机制都有存在的价值,同时在Android系统中也依然采用了大量Linux现有的IPC机制,根据每类IPC的原理特性,因时制宜,不同场景特性往往会采用其下最适宜的。比如在Android OS中的Zygote进程的IPC采用的是Socket(套接字)机制,Android中的Kill Process采用的signal(信号)机制等等。而Binder更多则用在system_server进程与上层App层的IPC交互。(5)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总所周知,Linux内核是开源的系统,所开放源代码许可协议GPL保护,该协议具有“病毒式感染”的能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受GPL保护的Linux Kernel是运行在内核空间,对于上层的任何类库、服务、应用等运行在用户空间,一旦进行SysCall(系统调用),调用到底层Kernel,那么也必须遵循GPL协议。 而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对于GPL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为此,Google巧妙地将GPL协议控制在内核空间,将用户空间的协议采用Apache-2.0协议(允许基于Android的开发商不向社区反馈源码),同时在GPL协议与Apache-2.0之间的Lib库中采用BSD证授权方法,有效隔断了GPL的传染性,仍有较大争议,但至少目前缓解Android,让GPL止步于内核空间,这是Google在GPL Linux下 开源与商业化共存的一个成功典范。

如何在android面试中说清楚android中binder机制的实现过程

Binder是Android系统中的一种IPC进程间通信结构。

Binder的整个设计是C/S结构,客户端进程通过获取服务端进程的代理,并通过向这个代理接口方法中读写数据来完成进程间的数据通信。

Android之所以选择Binder,我觉得有2个方面的原因。

1是安全,每个进程都会被Android系统分配UID和PID,不像传统的在数据里加入UID,这就让那些恶意进程无法直接和其他进程通信,进程间通信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2是高效,像Socket之类的IPC每次数据拷贝都需要2次,而Binder只要1次,在手机这种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很重要。

android binder 怎么用

实现一个binder通信实例,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获得ServiceManager的对象引用

(2)向ServiceManager注册新的Service

(3)在Client中通过ServiceManager获得Service对象引用

(3)在Client中发送请求,由Service返回结果。

下面看具体的代码如何实现。

3.1 libmyservice代码实现

(1)新建目录frameworks/base/myservice/libservice,进入该目录

view plain

$ cd frameworks/base

$ mkdir myservice

$ cd myservice

$ mkdir libmyservice

$ cd libmyservice

(2)编写libmyservice/myservic.h文件

view plain

#include utils/threads.h

#include utils/RefBase.h

#include binder/IInterface.h

#include binder/BpBinder.h

#include binder/Parcel.h

namespace android {

class MyService : public BBinder

{

mutable Mutex mLock;

int32_t mNextConnId;

public:

static int instantiate();

MyService();

virtual ~MyService();

virtual status_t onTransact(uint32_t, const Parcel, Parcel*, uint32_t);

};

}; //namespace

(2)编写libservice/myservice.cpp文件

view plain

#include "myservice.h"

#include binder/IServiceManager.h

#include binder/IPCThreadState.h

namespace android {

static struct sigaction oldact;

static pthread_key_t sigbuskey;

int MyService::instantiate()

{

LOGE("MyService instantiate");

// defaultServiceManager ()获得ServiceManager的对象引用,addService()可向ServiceManager注册新的服务

int r = defaultServiceManager()-addService(String16("android.myservice"), new MyService());

LOGE("MyService r = %d/n", r);

return r;

}

MyService::MyService()

{

LOGV("MyService created");

mNextConnId = 1;

pthread_key_create(sigbuskey, NULL);

}

MyService::~MyService()

{

pthread_key_delete(sigbuskey);

LOGV("MyService destroyed");

}

// 每个系统服务都继承自BBinder类,都应重写BBinder的onTransact虚函数。当用户发送请求到达Service时,系统框架会调用Service的onTransact函数,该函数分析接收到的数据包,调用相应的接口函数处理请求

status_t MyService::onTransact(uint32_t code, const Parcel data, Parcel* reply, uint32_t flags)

{

switch(code)

{

case 0: {

pid_t pid = data.readInt32();

int num = data.readInt32();

num = num + 100;

reply-writeInt32(num);

return NO_ERROR;

}

break;

default:

return BBinder::onTransact(code, data, reply, flags);

}

}

}; //namespace

(3)编写libservice/Android.mk文件

view plain

# File: Android.mk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SRC_FILES := myservice.cpp

LOCAL_C_INCLUDES := $(JNI_H_INCLUDE)

LOCAL_SHARED_LIBRARIES := libutils libbinder

LOCAL_MODULE_TAGS := optional

LOCAL_PRELINK_MODULE := false

LOCAL_MODULE := libmyservice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4)编译libmyservice.so动态库

在android源码主目录下

view plain

$ source build/envsetup.sh

including device/htc/passion/vendorsetup.sh

including device/samsung/crespo4g/vendorsetup.sh

including device/samsung/crespo/vendorsetup.sh

$ mmm frameworks/base/myservice/libmyservice/

编译成功后生成文件:out/target/product/generic/system/lib/libmyservice.so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鹿岛几钵(2022-06-09 23:13:23)回复取消回复

    接开启服务,这种服务开启之后如果不stopservice关闭服务的话,它会在后台一直运行,还有一种就是通过bindservice的方法开启服务,这种方法就是绑定服务,绑定之后会随着activity的关闭

  • 晴枙债姬(2022-06-10 01:53:55)回复取消回复

    18日至5月20日,google将推出Android N。 (4)从语言层面的角度大家多知道Linux是基于C语言(面向过程的语言),而Android是基于Java语言(

  • 余安温人(2022-06-09 23:46:19)回复取消回复

    毕竟有一定的门槛,现在各种ios培训,让奔着钱干开发的人纷纷涌入,而ios只能干sdk开发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一堆新手老手,菜鸟大牛全挤在SDK开发这块,我觉得不太妙。 反观Android这边,虽然入门菜鸟没有搞ios来钱,但是可持续性很好,从sdk-》框架》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