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新闻

车前草儿科临床应用医案(车前草医学百科)

hacker2022-06-10 06:42:29国际新闻68
本文目录一览:1、蒲公英的介绍2、

本文目录一览:

蒲公英的介绍

蒲公英概述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别名婆婆丁、黄花苗、黄花地丁、奶汁草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唐本草》,谓:“蒲公草,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孙思邈《千金方》作凫公英,苏颂《图经本草》作仆公罂,《本草纲目》载蒲公英于菜部,谓:“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

蒲公英的食用价值、医药价值、营养价值在《本草纲目》、《辞海》及历代医药大典中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肯定。蒲公英含蒲公英醇、胆碱、有机酸、菊糖、葡萄糖、Vc、Vd、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素,同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铁、Ca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其Ca的含量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铁的含量为刺梨的4倍、山楂的3.5倍。从食用营养的观点看,人体中最容易缺乏的无机元素只有Ca和铁。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价值。美国、日本的研究发现,蒲公英的营养价值之高在自然界十分罕见,是一种高维营养菜。蒲公英食品已开始在美国、日本风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的三抗作用,引起了国际关注。

蒲公英为全株含白色乳汁的菊科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被称为中药材中八大金刚之一,不仅是一种高营养保健食品,而且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等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其食用部分为嫩苗或嫩叶,经过洗净后可生食或炒食、做汤、凉拌均可。蒲公英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之功能。同时还是制作饮料、罐头、花茶、化妆品等很好的原料。蒲公英野生长在路边、沟边、宅畔、荒地、田间及丘陵地带,适应性很强,深受人们欢迎,已成为日益走俏的野菜。蒲公英也可人工栽培,满足市场需求。 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有一定面积的人工驯化栽培,现已摸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栽培技术。

蒲公英种殖场

几千年来,蒲公英一直是人们普遍喜食的一种时令野菜。近年,随着对其开发利用价值的深入研究,由过去的度荒野菜变成了宾馆、饭店餐桌的美味佳肴。特别是其医疗保健功能的确认,引起了医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的重视。国家卫生部新近将蒲公英列入了药食兼用的品种之一,一批医用保健品也随之出现,加上在传统中药上的应用,蒲公英的巨大经济价值正在充分体现。因此,除采集野生资源外,蒲公英的人工栽培也正在悄然兴起。

古代儿科的成就和特点

一、儿科学的孕育时期—先秦、汉

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小儿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这是最早关于儿科医生的记载。《内经》也有关于小儿体质特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记载,如《灵枢•逆顺肥瘦》指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歧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又云:“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如何?歧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这些论述对后世医家进一步认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疾病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从秦汉到两晋南北朝,小儿医学在《内经》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19卷。《五十二病方》亦有“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西汉名医淳于意记载了用“下气汤”治疗婴儿“气鬲病”的儿科医案。《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了东汉名医华佗用“四物女宛丸”治二岁小儿“下利病。”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儿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宋代钱乙创立小儿脏腑辨证体系奠定了基础。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首先论述了小儿脉法,认为“小儿之脉快疾,一息七、八至曰平”,并首次论及了小儿变蒸。

二、儿科学的萌芽时期—隋、唐

隋唐时代是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当时政府重视医学教育,《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儿科、产科、妇女科等医事分科。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儿科专著,如严助的《相儿经》、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在唐朝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其中论述小儿疾病6卷,病候达255候,第一次对儿科病病因病理及证候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阐述。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本着“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的观点,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少小婴儒方”2卷。重视小儿优生,从小儿初生护理到伤寒杂病分为9门,专篇论述,收集儿科用方300余首,所用剂型,除有汤、丸、膏、丹、散之外,尚有吮剂、乳剂、药粥、熨剂、涂剂、摩剂等,说明当时已重视小儿用药的剂型,便于小儿给药。王焘的《外台秘要》40卷,其中论及小儿疾病的防治多达86门,收载儿科用方400余首。

三、儿科学的形成时期—宋、元

中医儿科学在宋代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喂养保健、生理病理、辨证论治诸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

宋太医局将医学分为9科,其中以小方脉为小儿的独立专科,儿科专业医生遍及全国,儿科专著大量涌现,推动了儿科医学的进步。

相传《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但据考查,现存的《颅囟经》是唐末宋初人托巫方所作。书中提出小儿体属“纯阳”的观点,论述了小儿脉法及惊、痫、癫、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证治。

北宋钱乙,字仲阳,专业儿科40余年,学术造诣精湛,由弟子阎孝忠整理编集的《小儿药证直诀》集中体现了钱乙的主要学术思想。该书把小儿的生理病理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根据小儿的四诊特点,重视望诊,总结了“面上证”、“目内证”的诊断方法;创立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五脏辨证纲要;治疗上区分五脏寒热虚实证候,制订治则治法,创立新方,化裁古方,作为五脏补泻方剂,如导赤散、泻白散、地黄丸、白术散、异功散等,至今仍为儿科所常用;所用制剂以丸、散成药为主,方便小儿用药,切合临床应用。此外,对儿科四大要证“麻、痘、惊、疳”的认识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提出“急惊宜凉泻,慢惊宜温补”的治疗大法,以及“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点,对儿科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钱乙对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故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

北宋年间,天花与麻疹流行,山东名医董汲善用寒凉法治疗,所著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深得钱乙嘉许,并为之写序。该书是论述小儿麻、痘、斑、疹的第一本专著。其后,南宋的名医陈文中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著有《小儿痘疹方论》和《小儿病源方论》。他力倡固养小儿元阳,善用温补扶正见长。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气虚弱,邪毒内陷所致的逆证和坏病,大胆提出用温补方药治疗,并取得起死回生之效,为痘疹类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钱乙、董汲主寒凉,陈文中主温补,这两种学术观点,对后世儿科的影响很大。一般认为,后世儿科领域内长期存在的寒、温两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即始于此。两者争鸣,丰富了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的内容,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南宋刘昉等编著的《幼幼新书》40卷,医论证治分列500余门,集宋以前各种儿科学术成就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稍晚问世的不著撰人姓氏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对儿科各类疾病广泛收录论述,包括多种先天性疾病,所谓保卫其生,总括精微。其中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慎所致,与大人因破伤而得的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并提出切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按脐上烧灸脐带,再用封脐散裹敷,是当时预防脐风的较好方法,不但有消毒作用,而且为小儿给药开辟了新途径。

金元时代是中医临证医学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名医辈出,各家均有所长,促进了临床各科的独立发展。金元四大家在儿科方面也各有贡献。刘完素认为:“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主张用寒凉泻热养阴法治疗小儿热病。张从正重用攻下法治疗热病,为小儿热病运用“上病下取”法提供了范例。李杲善用温补,重视调理脾胃,对后世儿科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用养阴法见长。他们的学术争鸣,丰富了儿科学的内容。

元代儿科名医曾世荣编著《活幼口议》20卷和《活幼心书》3卷。其学术特点,一是对初生儿疾病论述较为全面;二是对多种儿科常见病的因证脉治作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概括;三是《活幼心书》以七言歌诀形式编撰,便于初学者诵习,对于儿科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儿科学的成熟时期—明、清

明清时代,中医儿科学又较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步入成熟阶段,儿科专业人员激增,儿科专著大量涌现,儿科理论与临床的研究全面深入。明初徐用宣的《袖珍小儿方》,集明代以前儿科诸家经验,分72门,收624方,证治齐备,叙述详明。寇平的《全幼心鉴》也是明初较完备的著名儿科专著,对儿科医生守则、小儿生理、保育护理、疾病诊治均予汇集说明,其中对面部和指纹的望诊论述尤详。鲁伯嗣的《婴童百问》10卷,列问论述,详究小儿病源与证治,附方800余首。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20卷,共论证200余种。针对当时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很高,提出预防新生儿破伤风是儿科第一要事,指出此病是由断脐不洁感染所致,采用了烧灼法断脐以预防。对各类小儿外科病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其中记载了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病证约70余种,辨证用药精当,内治为主,配合外治,必要时手术兼施,为中医小儿外科学专科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代名医万全,著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等儿科专著,其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万氏就不同阶段的小儿,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同时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常不足”的观点,即五脏“二有余三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丰富了儿科学基本理论。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幼科发挥•调理脾胃》说:“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对于小儿保育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治疗儿科疾病的药、方。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幼科》,集众家之长,又参以已见,内容广博。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了儿科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小儿“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等观点。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的《幼科铁镜》重视望诊,提出“有诸内而形诸外”的著名论点,从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是乾隆年间“敕编钦定”的,把清初以前的儿科学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和总结,立论精当,条理分明,内容极为丰富,适合于临床和教学。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较有影响的麻疹专著,综合各家治麻心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阶段及合并症的辨证治疗。

陈复正是清代具有代表性儿科医家之一,著有《幼幼集成》。该书详析指纹之义,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力辟惊风之说,促进了惊风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倡导胎教学说,重视“胎禀”、“护胎”;辨证突出八纲,治疗善顾脾胃;广集治疗之法,尤重外治方药,全书共收外治方法20多种,外治方180余首,用于外治的药物150多味。实为一部集大成的儿科名著,对临床有较多的实用价值。

吴瑭不仅是温病大家,在儿科方面也卓有成就。在其《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明确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体质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临床用药注意点。按六气病因论述小儿温病,从三焦分证论治,治病求本,与叶桂的卫气营血学说相辅相成。二者为小儿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包括多种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此外,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记载了作者长期观察小儿尸体的解剖学资料,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总结了“活血化瘀”治则的实践经验,创制了“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名方,促进了“活血化瘀法”的研究和发展。

明清时期,麻疹、天花广泛流行,儿科医家在诊治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撰写了大量的麻、痘专著,如胡璟《秘传痘疹寿婴集》、蔡维藩《小儿痘疹袖金方论》、徐谦《仁端录》、万全《痘疹世医心法》、翁仲仁《麻疹心法》、聂尚恒《活幼心法》、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吴建钮《异传稀痘经验良方》等。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突出的有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记载用“稀痘方”;《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俞茂鲲《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年)说,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经盛行推广到各地。张琰《种痘新书》(1741年)记载用“佳苗”人工接种。这种“佳苗”即是“熟苗”,是一种比较可靠的疫苗。清代朱奕梁的《种痘心法》说;“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力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若时苗连种七次,精加选炼,即为熟苗。”这样的处理过程,基本上是符合现代制作疫苗的原理和要求的。这种“熟苗”已是去除毒性、保留了抗原性的疫苗。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土耳其及欧非国家,成为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朝后期,西医传入我国,中医学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摧残,但同时,保持和发展中医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进行。在中医儿科方面,出现了不少专著,如张山雷《小儿药证直诀笺正》与《钱氏儿科案疏》、陈守真《儿科萃精》、曾志斋《福幼奇书》等;还有一些医家则主张吸收西医之长,中西医合参,有何炳元《新纂儿科诊断学》、恽铁憔《保赤新书》、顾鸣盛《中西合纂幼科大全》等;在当时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尿频中医都用什么药治疗?

卢医按:尿频一证,临床比较常见,但大多医者多宗肾司二便之理,治疗大都以名方缩泉丸(乌药、山药、益智仁)为基本方法,然后佐以金樱子、芡实、补骨脂等补肾收涩之药,或六味地黄之剂,时效时不效,此为未得辨证之法故也。今日阅读前人总结的医案,虽不完全,但可开医者眼界,不必动辄补肾填精也。

1、尿频--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案

张琪医案:曾治一少妇,小便频数夜间尤甚,一夜10余次,色清,尿检全阴,肾功亦正常,服补肾温阳益气固涩之品皆无效。来门诊求治,除尿频数外,周身疼痛,腰脊背紧束感畏寒,舌白脉浮,结合前法无效分析为外邪束表,太阳经脉不利。膀胱与肾为表里,肾阳式微,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宜宣肺温肾阳佐以固摄法。麻黄10克、细辛5克、附子片15克、桑蛸20克、益智仁2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甘草10克。服上方6剂,尿频大减,夜间减为3次,全身舒适畏寒亦减,继用上方调治服10余剂而愈。

按:用宣肺温肾阳固摄法治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取效,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桑螵蛸散联合用之,麻黄直入足太阳膀胱及手太阴肺经。以宣通阳气,附子温助肾阳,壮命火,肾阳衰非附子不足以温助肾阳,肺气不宣非麻黄不足以宣肺气,肺为水之上源,外合皮毛,功能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如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水液不得输布,下注膀胱,故小便频数。麻黄、附子一宣通肺气,一温阳散寒,肺肾合治再加用固摄之桑螵蛸散,故小便频可愈。

2、尿频--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案

丁德芳治某男性,66岁。自述半年来,夜间小便频数,一夜达10~14次之多,晨起6~8时,小便7~8次。兼有头晕头痛,腰背发紧,舌苔薄白,脉沉缓,测血压20/12kPa,其他无异常发现。间断治疗,大抵为补肾固摄之药,治疗2月,疗效甚微。刻诊,患者除尿频外,并无明显肾虚之症,据尿频和头痛、腰背发紧同见,诊为太阳经脉不利,膀胱气化失司,试用麻黄汤加减治疗: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桑螵蛸30克,甘草6克,3剂。1剂服后,全身有微热感,小便次数反而增多。2剂服后约2小时,全身烘热,微汗,一夜间小便7~8次。3剂后,夜间小便1次,晨起6~8时间小便2次,1日共6~7次,头痛、头晕、腰背发紧亦愈,续以原方2剂,以资巩固,随访1年余,小便正常。老年尿频,若不具备气虚或肾虚见证而具备头痛、腰背发紧、腰痛,或咳喘症者,应考虑为邪气束表,.太阳经脉不利所致。[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4):19]

3、尿频--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案

李鸿翔治某患者,女,43岁。患者初因外感咳嗽,治未彻底,反复发作已年余。近半年来每咳嗽较剧时即小便失禁,常常一日更衣数次,颇为苦恼。询其痰少而难咯吐,气短而似喘息,时或自汗恶风,苔薄而白,脉细弱。胸透及心电图均正常。证属久咳伤损肺气,气化失常,无能调控水道。新咳宜乎宣散,久咳当予补益。炙黄芪30克,南沙参15克,百部24克,百合15克,炙冬花15克,紫河车10克,五味子6克,升麻9克,沉香6克,5剂。药后咳嗽大减,小便已不失禁,仍守前方加白术10克,防风6克,生姜3片,红枣5枚,连服15帖而愈。[来源:陕西中医1984;(8):22]

4、尿频--寒热混杂,肾阳虚,膀胱热案

张琪医案:某青年,小便频数夜间10余次,不能入睡,腰酸痛少腹寒畏冷;小便色赤,有灼热感,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诊断前列腺炎,诸治乏效,属于寒热交错之小便频数者,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热郁,肾经寒湿,尿频而少腹痛,睾丸寒冷,腰酸痛,妇女则多带下,小便黄灼热,尿急痛等,我用大黄附子汤一面温肾阳祛寒湿,一面清泄膀胱热邪,收效颇佳。方如下:大黄7克、附子10克、益智15克、橘核20克、小茴15克、瞿麦15克、甘草10克。妙在大黄与附子合用,温与清并举。此方除治小便频数外,亦治前列腺炎、外疝等,凡符合上述寒热交错病机者皆有效。予上方服3剂,尿频大减,继服6剂,腰痛少腹冷等亦明显减轻,小便夜间减为2次,继续调治而愈。

5、《尿频病案集锦》尿频--虚火上浮案

俞长荣医案:某男,小便频数已两年,屡治不效。近来每日小便竟多达30余次,淋沥失禁)溲色黄赤,伴大便努责时津液自出,唇红赤,舌质红,中有小裂痕,舌根苔薄白而滑,脉沉弦滑。本例小便频数失禁,据《张氏医通》引王节斋曰:“盖火邪妄动,水不能宁”,此说可从;伴滑精,乃火扰精关所致;唇舌红,脉数,都可作为火动佐证。然病已两载,且舌虽红而润,苔薄白而滑,可知此火并非实火,乃是龙火妄动。故于大队阴药中,少佐肉桂引火归原。处方:熟地、玄参、莲子、天冬、知母、黄柏、竹叶、肉桂、甘草。本方增减服15剂获愈。

6、尿频--便燥,内热迫津案

张琪医案:关某,男,79岁,大便秘,1周1行,而小便频数无度,不饮水舌燥脉滑。嘱其以大黄2.5克,泡水饮之,日3~4次,连用1个月,大便日1行,小便次数大减,日4~5次,精神旺盛,食欲进,体力恢复,诸症消除而愈。

按:此类大便秘而小便频者,《金匮要略》谓:“溲数则便坚”。小便愈数则大便愈坚,大便愈坚则水不留肠中以濡润而下趋膀胱,临证观察凡此类病人,小便频数,频频登厕,不能自控,化验尿并无异常,而大便秘结,数日不行。二便一结一频相互影响,此类病人多见舌干苔燥,手足心热,脉滑或沉实等。当今随着人民生活之提高,膏粱厚味胃肠积热者甚多,服大黄后大便通调则胃热除,小便频亦随之而减,近来不少报道大黄有延缓衰老之效,所谓欲长生肠中清,乃针对胃肠热便秘立论,若脾胃虚弱则决不可用。

7、尿频--便燥,内热迫津案

刘弼臣治某患儿,男,3岁。素食肥甘,1月来忽小便频数,日十数行,且伴有纳呆,口渴欲饮,便秘,夜寐不安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胃阴不足,气化失常。治宜清养胃阴以益气化功能,选益胃汤加减: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山药15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五味子6克,川楝子6克,山楂10克,生谷芽各10克。药后诸症消失,食纳大增,川楝子加入养阴药中疏肝气调胃肠,从而加速了升降功能的恢复。[来源:中医杂志1991;(7):12]

8、尿频--肾阴不足,虚火妄动,扰及膀胱案

张琪医案:钱某,女,24岁,小便频数,一夜间频频登厕不能入睡,汤水不敢下咽,凡温阳固摄诸治罔效,诊其舌红无苔,口干少津,辨证乃属肾阴亏耗,心肾失交,遂以滋补心肾阴液,以潜阳收敛固摄之品。当归15克、生地20克、天冬15克、玄参15克、柏子仁20克、炒枣仁20克、红参15克、丹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女贞子15克、杞子15克、桑蛸15克、益智15克、甘草10克。1992年9月19日复诊,服上方12剂,尿频大减,夜间仅2次,睡眠亦好转,舌红润。继服上方以巩固疗效,随访而愈。

按:除肾阳虚尿频外,亦有肾阴虚而尿频者,临床表现夜间少寐,小便频数,此类乃属心肾不交。心主火,肾主水,心火下煦于肾,肾水上济于心,心肾相交坎离相济,何病之有?若心肾阴亏无以制约虚阳亢奋,则不寐尿频,此类病人多见脉象虚数,舌红口干,小便频数,入夜尤甚。

9、尿频--肾虚阴亏,膀胱不约案

董廷瑶治某患儿,女,8岁。一年来小便频数,色黄,夜眠遗尿,二足无力,纳谷一般,舌红无苔。证属肾虚阴亏,膀胱不约。治以滋阴补肾,兼以止涩。处方:生地黄12克,怀山药12克,萸肉6克,菟丝子9克,覆盆子9克,五味子1·8克,龙骨9克,牡蛎24克,盐水炒桑螵蛸9克,缩泉丸9克(包),7剂。二诊:尿数已瘥,遗尿仍作,二足还感虚弱,纳和舌净,肾虚未复,再以原方出入,上方去桑螵蛸、缩泉丸,加乌梅6克,金樱子9克,芡实9克,7剂。三诊:尿频已和,遗尿大减,二足渐觉有力。前方尚合,原方再进7剂,诊后药未尽剂,遗尿已止。[来源:《幼科刍言》P-188]

10、尿频--肾虚不固案

[病案]李某某,男,6岁。1987年9月15日因“尿频尿急5月余”来诊。患儿于今年4月初开始出现尿频、尿急,但无尿痛,每日排尿20~30余次,每次尿量少。尤以吃绿豆、芋头或五花茶后病情加重,吃人参蜂王浆后则小便频数次数稍减。病势缠绵,反复难愈。曾在广州多家大医院诊治,初疑为“尿道炎”,作尿常规、尿培养等多项检查未见异常,拟诊为“小儿神经性尿频”,用过多种药物,未见明显效果,遂转我院请黎老诊治,证见患儿面色咣白,小便频数短少,不欲饮水,胃纳较差,四末稍凉,大便微溏,精神疲倦,舌淡,苔白略腻,脉细缓。

[辨证]尿频证(肾阳虚弱,下元不固,兼有湿浊未化)。[治法]益肾助阳固摄,兼以利水化湿。

[方药]益智仁10克,桑螵蛸10克,菟丝子20克,五味子8克,熟地黄10克,覆盆子10克,枸杞子l0克,泽泻l0克,茯苓10克,乌药8克,韭子10克,石菖蒲8克。3剂,每日1剂,复煎,分3次服用。9月18日复诊:服药后小便次数明显减少,量多而长,胃纳转佳,四末转暖,然面色仍较咣白,大便稍溏,舌淡,苔白略腻,脉细缓。证有转机,仍守原法,依前方去熟地黄、乌药,加补骨脂12克、白术12克,再进7剂。9月25日三诊:家长诉服完上方后尿频、尿急症状基本控制,惟神倦、面色苍白,大便时有不成形。黎老于是以四君子汤合水陆二仙丹(芡实,金樱子),调理善后,巩固疗效。此后随访病情半年,未再复发。

[按语]小儿尿频分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为湿热下注,小便不利,治宜清热利湿、通利膀胱;虚证为肾气虚弱、下元不固,治宜益肾固摄,温补为主,正如清·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曰:“小儿之多小便由阳气尚微,不能约束,宜以温补。本病患儿尿频、尿急5月有余,小便无痛,食绿豆、芋头、五花茶等寒凉之物后,病情更甚。且见面色恍白,四末稍凉,不欲饮水,大便微溏,舌淡苔白略腻,脉细缓。可知为肾气虚弱、下元不固,兼有湿浊之证,故取益智仁、桑螵蛸、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熟地黄、补骨脂、韭子等益肾助阳,固摄小便,再加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水化浊,全方具有益肾助阳、固摄小便、分清利湿的作用。由于本病辨证准确,药合病机,故能使数月宿恙霍然而愈。

11、尿频--阴阳两虚案

张琪医案:1993年7月15日治一赵某,男,78岁,小便频数,小便不爽,夜间时遗尿,头昏健忘,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经CT检查脑萎缩,前列腺增生,下肢静脉曲张,脉象左右沉无力,舌淡。根据上述脉证辨证,为肾阴阳两虚,兼下肢络阻,宜八味肾气丸、通关丸加通络消肿之剂治之。熟地20克、山萸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泽泻15克、肉桂10克、附子10克、益智15克、知母10克、黄柏7.0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丹参15克、牛膝10克、苍术15克、苡仁30克、甘草10克。8月31日复诊服上方20剂,小便频大好,排尿亦通畅,下肢肿全消,静脉色转润,曲张亦明显见轻,继宜上方化裁加鸡血藤20克,继服20剂小便日行3~5次,下肢静脉曲张亦明显好转。先后共服40剂,收到良好疗效。

12、尿频--阴阳两虚案

王瑞道治一女性患者,4l岁。有子宫肌瘤,近半年崩漏交作,遂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半月因夫妻不睦,情志抑郁,旋觉脐下悸动有气上冲或下迫,多由情绪激动诱发,气上冲则心烦,胸闷,咽部梗阻,口干舌涩;气下迫则少腹坠胀,大便窘迫排解不畅难得快意,小便尿意频作,尿量少而涩痛灼热,夜间反复便溺4~5次而影响睡眠。昼则心烦意乱,口干频饮,饥不欲食。近10日内,多次查尿常规:尿糖(一),红细胞(一),偶尔有白细胞或脓球少许。测体温,高时达37.5C。曾服氟哌酸及中药导赤、八正散类皆取效不显。

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两睑泡暗红,舌质深红少苔,舌尖赤点密布,脉象细数,尺部尤弱。证属:精血亏损,真阴元阳生化无源,任、督脉阴阳失调,冲和失司。治以育阴扶阳、交通任督、交泰心肾为法。处方:黄连3克,肉桂3克,阿胶10克(烊),枸杞子10克,百合15克,生枣仁15克,肉苁蓉15克,金樱子10克,甘草5克,水煎分服,停服西药。复诊:药进5剂,夜能安睡4个小时许,昼亦情绪安宁。每遇情志激惹,虽便溺频作,但能控制,脐下悸,气上冲下迫感势减,原方加焦山栀、淫羊藿各10克,守方再服20剂获愈。[来源:中医杂志】993;(6):337]

13、尿频--心气不足,脾阳不振案

龚自贤治某患儿,男,l0岁。遗尿7年,每夜1~2次,伴见烦渴思饮,食欲不佳,尿频短不畅,日十数行,常不到下课时即须小便,强忍不尿则小腹坠胀作痛,形体消瘦,舌苔白腻,脉滑数,为脾虚中阳不运,膀胱气化失常。治宜健脾除湿,和中利尿,甘麦大枣汤加味:小麦50克,炙甘草6克,大枣l0个,花粉18克,瞿麦12克,车前草30克,服5剂。服1剂后,每次尿量增多,尿次减少,夜仍尿床1次。服2剂,夜不遗尿,且连续3天未再遗尿,此数年来未有之幸事。更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5剂善其后,隔日1剂,半年后随访,遗尿之证已愈。[来源:《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集P.1172]

14、尿频--心气不足,心肾不交案

王玉润治某患儿,男,8岁。尿频尿急半年余,从无尿痛,夜寐不安,睡中起床而走,惊恐哭闹,醒后全忘,寐则盗汗,舌苔薄,脉滑数。病系心肾不足,治以养心宁神,补益肾气,甘麦大枣汤加味。甘草9克,小麦30克,红枣30克,珍珠母30克,夜交藤30克,茯神9克,远志9克,磁石30克(先煎),五味子6克,菟丝子15克。

二诊:服上方后,尿频略有好转,约半小时左右1次,服原方7剂。

三诊:尿频尿急已有好转,上课时已不解小溲,尿常规正常,再守原意加培补脾肾之品。党参12克,补骨脂15克,珍珠母30克,磁石30克(先煎),五味子9克,夜交藤30克,甘草9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

四诊:尿频尿急大有好转,纳可,口气秽臭,苔薄腻,脉细滑。原法加胡黄连的苦降清胃中湿热,炙甘草9克,小麦30克,红枣20克,五味子6克,菟丝子15克,远志9克,珍珠母30克(先煎),夜交藤30克,胡黄连4.5克。

五诊:服药以来,症情好转,小便次数明显减少,上课已不解溲,夜寐亦安,盗汗尚多,口气秽臭已消,原有夜游一症已月余未发,再予前法巩固之。炙甘草9克,小麦30克,红枣30克,糯稻根30克,菟丝子15克,远志9克,茯苓9克,五味子6克(打),北秫米30克。

本例患儿的尿频,尿急,既不是湿热、心火等实证,也不是虚证中单纯的肾气不足,而应考虑到是属于心肾不足所致,故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来源:《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P.328]

15、尿频--阳虚水泛,气化失常案

陈瑞春治某患者,女,65岁,退休干部。病者身体瘦小,有冠心病史,下肢轻度浮肿,小便每晚4~5次,并有自遗现象,除外糖尿病。小便常规检查正常,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值范围,自觉精神稍差,饮食正常,每天尿量稍偏多,晚间少则3~5次,多则7~8次,影响睡眠。脉缓弱,舌体胖嫩,苔白滑,拟用五苓散加味:

茯苓15克,芡实20克,白术15克,猪苓10克,肉桂10克,益智仁10克。水煎日服1剂,分2次服。服2剂后,夜尿减至1~2次,服完10剂夜尿每晚1次,不再自遗,临床痊愈。继之以金匮肾气丸巩固,随访半年,病未复发。

五苓散有化气利水之功,深入言之,这种“化气利水”的作用,可以说是“对因治疗”的双向调节的结果。如前所述的病例,有遗尿、多尿和尿意频急的不同,然其用五苓散化气利水的机理则是一致的。《来源:中医杂志1994-5-287》

湿热型胃病主要有那些症状

病因见胃痛

方法一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用连须葱头30克,生姜15克,共捣烂炒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药袋冷即更换。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或以疼痛缓解为度。

方法二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取舒乐热熨剂(有售)热熨胃脘部。使用时只需撕去外层包装,稍加搓揉即自行发热,24-36小时内持续保持50℃左右的温度。发热后马上贴于疼痛最明显处热熨。每天用1袋,连用5天为1个疗程。

方法三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用适量生萝卜、生姜捣烂去汁,加生香附粗末15克,喷酒炒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药袋冷即更换。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方法四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用生姜、葱、橘皮捣碎炒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药袋冷则更换。每天l-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方法五

取位:胃脘部

操作方法:取生姜、水菖蒲根打碎;加陈酒精、青盐同炒烫,装入布袋,熨胃脘部,药袋冷则更换。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以上腹部近剑突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常兼见纳差、嗳气、呃逆、腹胀、呕恶,甚至呕血、黑便等症状。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疾患。近10多年来,在临床上对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西医以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为主,辅以一些黏膜保护剂,这些方法在解除患者痛苦、短期内使溃疡愈合等方面有较好疗效,但仍有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大约有5%~10%的病人经多个疗程重复治疗后,溃疡仍不能完全愈合,与溃疡并存的胃窦炎仍持续存在,已愈合的溃疡在数月内容易复发,即使维持半年的治疗,仍有25%~30%的病人在10年内复发。另外,长期服用上述药物,会出现头痛、口渴、反应迟钝等副作用,因胃酸过度抑制还可出现上腹疼痛、胀气、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因此,如何利用中医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和副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院长陈宝贵主任医师,在脾胃病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我们有幸拜师、待诊于陈宝贵主任医师,现将其治疗胃脘痛的八种法则和临床用药思路介绍如下:

一、疏肝和胃法

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升降,所以疏肝和胃法是消除胃脘痛的最基本方法。临床症见: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恼怒生气则发作或加重,嗳气得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选柴胡疏肝散为主,药用柴胡、芍药、川芎、香附、陈皮、枳壳、甘草。方中柴胡主散能升,长于舒展气机,疏解郁结,此外柴胡在方中还具有引诸药入肝之长;枳壳行气导滞,与柴胡相配,一升一降,舒肝胃,导壅滞;柴胡配柔肝缓急之芍药,调肝护阴,刚柔相济,相辅相成,既除芍药之腻,又缓解柴胡之燥,体用兼顾,互为制约;芍药合甘草,缓急舒挛,止痛和中;香附、陈皮行气疏肝理脾;川芎为血中气药,善于行散开郁止痛,上述诸药共成疏肝和胃之剂。

临床若见肝郁化火,气火上逆,则兼有头痛头胀,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胁肋灼痛等症,可加丹皮、川连、左金丸;胀痛甚加元胡、沉香、郁金;嗳气频作加旋覆代赭汤;腹中胀满加厚朴、槟榔;胸中痞闷加佛手、香元、砂仁、栝楼等。

二、养阴益胃法

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渐致胃脘痛。临床症见:胃脘隐痛或灼痛,嘈杂嗳气,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治以养阴益胃,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药用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芍药、甘草。

临床若见胃中嘈杂、返酸,可加左金丸;阴虚呕恶可加竹茹、芦根、半夏;胃酸减少可加乌梅、焦三仙;大便艰涩加栝楼、槟榔、大黄。

三、健脾温胃法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病日久不愈,渐使脾胃阳气虚弱,阳虚生寒,胃络失温;或脾胃素虚,均可致胃脘痛。临床症见:胃脘隐痛喜按,食欲不振,呃逆嗳气,脘腹胀满,面色无华,四肢无力,日久消瘦,大便稀溏,手足发冷,畏寒,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治以温胃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药用炙黄芪、桂枝、白芍、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

临床若见胃脘胀重加木香、佛手;大便稀加藿香、山药、肉豆蔻;食欲差加砂仁、鸡内金、焦三仙;脘腹冷痛用元胡配吴茱萸;泛酸加海螵蛸或煅瓦楞、苏叶。

四、化滞开胃法

暴食多饮,饮停食滞而致胃中气机阻塞,导致胃脘疼痛。临床症见: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弦滑。治以消食导滞,开胃止痛,方用保和丸加减,药用山楂、神曲、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莱菔子。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合用,消肉、酒、麦、面诸积;半夏、陈皮既有辛散开结之效,又有降浊化气之功;茯苓健脾行湿;连翘辛凉开结,解郁热。诸药共成化滞开胃之剂,积去则胃痛自止。

临床若见脘腹气多胀甚者,加枳壳、砂仁、槟榔等以行气消滞。

五、泄热清胃法

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而致胃痛。临床症见胃脘灼痛,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方选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方中青皮、陈皮、丹皮、栀子并用,以增苦降泄热、凉血安胃之功;稍佐吴茱萸,取其辛散开郁之效,堪合辛开苦降并用之法;用白芍、甘草则取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之意,既防热郁大伤胃阴,也增止痛之功。

临床若见呕恶,可酌加半夏、竹茹;吞酸酌加海螵蛸、煅瓦楞子。

六、祛湿健胃法

无论湿邪困阻脾胃,还是脾胃功能失调,湿邪内生,作为病理产物及病因的湿邪在脾胃病中是不容忽视的。湿郁型胃脘痛临床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缠绵不愈,口淡无味或口渴而不欲饮,还可兼见倦怠身重,肢节重痛,大便溏薄,头重如裹,舌淡苔腻,脉沉细或而濡等。治以健脾胃祛湿之法,方用二陈汤加味,药选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川芎、苍术、厚朴、藿香等。方中用苍术、川芎、茯苓芳化苦燥,淡渗并用,增藿香之芳化开提,增陈皮、半夏、厚朴之苦燥降浊健胃,共成祛湿健脾胃之剂。

临床若见湿热蕴结,可加车前草、茵陈、黄连等。

七、化瘀调胃法

胃为“水谷气血之海”,故脾胃之病,易伤气及血,入胃络而致血瘀。临床症见:胃脘部疼痛如针刺,固定持续,昼轻夜重,经久不愈,甚或呕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或细弦涩。治以温中理胃、活血化瘀之法,方用桃红建中汤,药用桃仁、红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饴糖、甘草等。方中饴糖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兼可缓肝之急;桂枝温阳气,白芍益阴血,炙甘草甘温益气,与饴糖益气、生姜温胃、大枣补脾相合,温中益肝滋脾,升腾中焦生发之气;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化瘀之功,使脾气得运,气血得畅,胃气因和,胃络得养,胃痛自除。

临床若见食少纳呆,加鸡内金、焦三仙;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陈师临证喜加白芨一味,其性味苦干,入肺胃经,走血分,富有黏性,止血消肿,敛疮生肌,不仅能止血散瘀,通络缓痛,且能改善胃脘胀痛、嘈杂等症,促进胃黏膜溃疡之愈合,常被选为护膜止痛之上品。若出血量较多时,常伍用云南白药内服以止痛止血。

八、开窍醒胃法

心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中医认为“心脑相通”。《吴医汇讲》提出“胃之权在心”,充分说明胃的功能活动由心脑作用和支配。《素问·脉解篇》说:“阳明络属心”,亦表明胃与心脑相通。若心神失调(包括脑血管病后)可影响脾胃功能,使痰浊困脾,出现纳呆、胃脘胀满隐痛、便溏等症状,而脾胃功能的失调亦可影响心神。陈师认为,脾胃与心神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胃脘痛非常有意义。他提出心(脑)胃相关理论,运用开窍醒胃法,自拟开窍醒胃汤,配合自制的具有益肾活血、祛痰开窍的回神丹颗粒剂治疗。药用葛根、半夏、陈皮、胆星、枳壳、茯苓、菖蒲、远志、桃仁、砂仁、鸡内金、焦三仙等。

陈宝贵老师治疗胃脘痛除了以上八种基本方法外,为了提高胃脘痛辨治的疗效,针对胃病病因病机的差异性及兼夹症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在用药组方上还提出如下几点体会。

1.陈宝贵老师治疗胃脘痛,一直强调“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审病辨证,辨证治病。胃脘痛是多种胃病的主要症状,要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和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重建脾胃的生理功能,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脾主健运,其性升清,为阴脏,喜燥恶湿,病多从寒化;胃主受纳腐熟,其气主降,为阳脏,喜润恶燥,病多从热化。脾胃受病,升降失司,寒热失调,运化失职,则见湿邪困阻,湿热蕴结,痰食交结,在临床上出现胃脘痛胀、痞满嘈杂、泛酸等症。陈师强调重建脾胃的生理功能,治疗目的重在恢复脾胃功能,使阴阳相合,升降相因,润燥相济。

(1)调整气机升降:如中虚气陷与气滞气逆并见,症见嗳气呕恶、少腹胀坠、大便溏泄,甚则脱肛,常用升麻配沉香、柴胡配枳壳、藿香配半夏、荷叶配茯苓、菖蒲配厚朴等。

(2)兼顾活血和络:胃病初病多在气,久病入络,此为常理,然而陈师治胃病在气分者亦加入一、二味血分药物,如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等。因慢性胃炎的胃黏膜充血、水肿或伴糜烂出血,使胃壁组织缺氧,营养障碍。中医学认为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药少佐血药,有利于改善胃壁供血状况,促进康复。

(3)消补并用,润燥相宜,动静结合:把握补脾不滞气,如黄芪配陈皮、白术配枳壳;因胃燥脾湿并现,要养胃不助湿,用石斛配藿香、麦冬配半夏、花粉配薏苡仁、芦根配荷叶等。同时在运用辛温香燥药物时,掌握疏肝不忘安胃、理气慎防伤阴的原则;对于虚寒相兼、实多虚少者,宜用扁豆、山药、太子参等平补之品;实证用消法,也要权衡轻重缓急,体现了用药轻灵、顾护脾胃的特点。

2.在药物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如和胃常用白芍、荷叶、陈皮等;益胃常选石斛、玉竹、沙参等;养胃常用麦冬、佛手、藿香等;清胃常用青皮、丹皮、黄连等;温胃常用桂枝、吴茱萸、细辛等;健胃常用白术、茯苓、山药、苍术等;开胃常用砂仁、厚朴、草蔻等。

3.陈师还十分强调“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重要性。具体体现于临床,一方面必须根据患者的虚、实、寒、热等的偏盛偏衰,以药物偏性纠正病理之偏性,使脾胃功能达到正常的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必须针对中焦脾胃在生理特性和功能上矛盾对立统一的特点,用药时予以兼顾而不失之偏颇。陈宝贵老师指出,每个病例的具体病情虽然有异,但是通补兼施、升降同调、润燥兼顾、寒热并用以及气血同治、动静结合等乃是应当遵循的组方原则。

典型病例一

周某,男,45岁,2002年3月12日初诊。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15年,常因受凉或劳累而加重,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1个月来,又因受凉而复发。症见胃脘胀满刺痛,痛有定处,阵发性加剧,痛无规律,痛得温而减,纳食减少,神疲乏力,大便稍溏,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此为脾胃虚弱,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健运失司,而久病不愈又致气机不畅,瘀血内结,治宜温中补虚,化瘀止痛。方用桃红建中汤加味。药用:桃仁10g、红花10g、桂枝10g、白芍20g、生姜3片、大枣5枚、饴糖30g、炙甘草6g、鸡内金10g、焦三仙各10g。7剂后胃脘疼痛明显减轻,纳食增多,精神转佳。原方再进7剂,诸症明显好转,舌质红润。效不更方,调治半个月,服药15剂,胃脘痛完全消失。经纤维胃镜复查,病已治愈。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典型病例二

刘某,男,75岁,2003年8月18日初诊。主诉纳呆口黏,胃脘胀满隐痛,偶有呃逆,曾多方治疗,无明显疗效。一年前曾患脑梗塞,诊见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滑。患者病属脑中风后,痰浊困阻脾胃所致。治以开窍醒胃,佐以活血,方用自拟开窍醒胃汤。药用葛根20g、菖蒲20g、砂仁10g、半夏10g、陈皮10g、焦三仙各10g、鸡内金10g、莱菔子10g、灵芝5g、桃仁10g、佛手10g、香橼10g、甘草10g。7剂后口黏明显减轻,纳食稍有增加,仍偶有呃逆,于上方加连翘15g、郁金10g以增加行气散结之效,7剂后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胃脘隐痛和胀满感,纳食正常,无口黏、呃逆等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效不更方,继服7剂后,同时服用自制回神丹颗粒剂,至今未复发。

暑湿和湿温有什么区别啊?谢谢

第十章 湿温(暑湿)

--------------------------------------------------------------------------------

暑湿和暑温一样都是发生在夏季,属于暑病范围的急性外感热病。暑湿除了暑热见症突出外,兼有湿邪郁阻的临床表现是其特点。从其发病的过程来看,初起以寒热、身体痛楚为主要表现。后即进入气分,并且以气分阶段证候为主,而暑湿病邪化燥化火、内陷营血分者不多。学习本章,重点要掌握本病的含义,与暑温、湿温的区别,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在病变初起,要注意暑湿病邪阻遏肺卫,宜透宜清,如兼寒湿者则应予温散。在暑湿病邪入里以后,可以从其郁阻少阳、困阻中焦或者弥漫三焦进行论治。应该充分认识到脾胃虚弱和气机升降失常在病变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要熟悉对本病的诊断和对病程中出现的出血、黄疽、肌肉疼痛要分清其病理和对症处理方法。此外,尚应了解冒暑和暑秽的含义和证治,特别是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者宜采取应急的措施。

暑湿是感受暑湿病邪引起,以暑热见症突出,兼具湿邪郁阻证候为特点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本病在临床上除表现暑热见证外,还有胸痞、身重、苔腻、脉濡等湿邪内阻的症状。暑湿多发生于夏季或夏秋之交。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系外感暑湿病邪。夏季气候炎热,暑气既盛,且雨湿较多,湿气亦重,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湿气与暑热相合,则形成暑湿病邪。暑湿病邪兼有暑邪炎热酷烈、传交迅速和湿邪重浊、易犯中焦、弥漫三焦、病势缠绵的双重特点。

正气虚弱,尤其是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正值夏暑湿盛之际,人体脾胃运化功能呆滞,加之饮食不节,损伤中气,脾胃更见虚弱,而易感受暑湿病邪发为暑湿。如曹炳章所说:"人在此气交之中,受其炎蒸,元气强者,三焦精气足,或可抗邪。元气虚者,三焦精气不足,无隙可避。可见正气亏虚是本病损其脾胃,乘暑天而作病也。"

此外,因贪凉饮冷,易发暑湿兼寒证。夏暑气候炎热,患者多因暑畏热而乘凉露宿,饮冷过度,或者触冒风雨,易为寒邪所侵,阳气为阴寒所遏,故病初即见暑湿兼寒的表现。

由于暑为火热之邪,湿为阴凝重浊之邪,两邪相合在病变过程中既有缠绵难解之特点,又有化热化燥、伤络、郁结发黄等变化。病变初起多由肺先受病,外则邪郁肌表,内则肺气痹阻,暑湿内蕴,气失调畅,即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暑湿伤气,肺先受病,诸气皆痹。"又说:"暑湿皆客邪也,原无质,故初起头胀、胸闷,但伤上焦气分耳。"暑湿传入气分,病变部位比较广泛,或雍滞肺络、或弥漫三焦、或邪干胃肠,尤为多见的是困阻中焦。暑湿病在发展过程中也可化燥化火,甚则可向营、血分传变,如可内陷血分而损伤肺络引起咯血,其他化燥化火的有关发展演变可参暑温病。至于暑湿之邪胶结,缠绵日久,可使元气更伤,阴液暗耗,多见身热不退,自汗,口干渴,神疲肢倦。恢复期可见暑湿余邪蒙绕清窍的病机变化,出现头目不清,昏胀不舒等症。

二、诊断

(1)本病发生于夏令酷暑湿盛季节。

(2)患者是否素禀虚弱,脾胃受损,同时有否劳倦过度,溽暑冒雨,贪凉饮冷等病史或诱发因素,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起病急骤,初起以寒热、身痛为主要表现,进入气分后,以发热、心烦、尿赤等暑热内盛症状突出。病程中多有黄疸、出血体征,常兼有脘痞、苔腻等湿邪内阻症状。

三.鉴别诊断 从暑湿的临床表现来看,应与暑温、湿温和伏暑等相鉴别。

四、辨证论治

暑湿初起,邪遏肺卫,既困于肌肤,复阻于肺络,此时宜透宜清,其兼寒湿者则应于温散。暑湿之邪入里,若阻于少阳气分,乃致枢机不利,当宜清泄少阳,分消湿热;暑湿中阻,宜清暑化湿;暑湿弥漫三焦,三焦气化失司,气机不畅,可予宣通三焦,助运和中。暑伤元气,湿阻气机,当清暑化湿,益气和中。

? 一旦暑湿化燥,邪热内盛,肺之脉络为邪热所灼伤而见出血之象,宜清暑凉血安络。

? 暑湿后期,尚须清余邪、调气机、和脾胃。

? 至于暑湿化燥化火后所引起的其他病证,治疗可参暑温等病。

(一)暑湿在卫

证候 身热,微恶风寒,头痛胀重,身重肢节酸楚,无汗或微汗,脘痞,口不渴,舌光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浮滑数或濡数。

如兼寒湿者,可见发热无汗,恶寒,甚则寒战,身形拘急,胸脘痞闷,心中烦,时有呕恶,舌苔薄腻,脉象浮弦。

分析 此为暑湿初起。外邪郁遏肌表之证。暑湿袭表,闭阻卫分,则见微恶风寒。邪正交争而为身热。暑性炎热,故其身热较高。腠理郁遏,邪热雍盛则头重痛胀,无汗或微汗。暑湿遏阻经络肌肤,则身重肢节酸楚。湿邪内阻。气机不畅故脘痞、口不渴。舌尖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浮滑数乃暑湿在表之征。

如先受暑湿病邪,再感寒邪,以致暑湿内阻。寒邪外束,腠理闭塞,玄府不开,故发热无汗。卫表郁闭,邪正交争剧烈,则为恶寒,甚则寒战,身形拘急;湿邪内阻,清阳失展,气机升降失常,心神被扰,则胸脘闷,心中烦,时有呕恶。舌苔薄腻。脉象浮弦系暑湿内阻,外邪束表之象。

治疗 透邪达表,涤暑化湿。方用卫分宣湿饮和新加香薷饮加减。

卫分宣湿饮

香薷 青蒿(后下)滑石 茯苓 通草 杏仁 鲜荷叶边 鲜冬瓜皮 竹叶

方取香薷辛苦性温,气味芳香,能解表散寒,涤暑化湿,因其恶寒轻故用量宜少;青蒿味苦性寒,气亦芳香,有清解暑邪,宣化湿热的作用,两药相配,香薷助青蒿透表之力,青蒿可制香薷辛温之性。共成辛凉微苦之性。青蒿后下之意在于取气之芳香,合轻可去实之意。杏仁宣通上焦气机,鲜荷叶气味芳香而清暑热,滑石、茯苓、通草、冬瓜皮等甘淡渗湿热于下,淡竹叶清热生津。诸药合用,透表清暑,渗湿泄热,其病可解。新加香薷饮

香薷 银花 鲜扁豆花 厚朴 连翘

方中香薷性辛温而气芳香,可解表散寒,化湿和中,合银花、连翘辛凉以清热涤暑,扁豆花、厚朴消暑化湿和胃。吴鞠通称此法为辛温复辛凉法。药仅五味,却合散寒、化湿、清暑于一方。临床应用时,如见汗出热退,香薷即应停用。暑为火热之性,故暑热易伤气,而香薷发散,多用则有耗气之弊。头痛甚者可加蔓荆子。发热较甚者可加青蒿、大青叶,咽痛者可加青果,尿黄赤短少者可加竹叶、芦根、滑石等。

卫分宣湿饮和新加香薷饮同样为用于暑湿在卫之方,但前者药取辛温合甘淡之品,意在透邪达表而化湿,用于暑热之象较轻者;后者药用辛温合辛凉之品,重在解表清暑,用于寒邪外束而暑湿内郁者较为合适。

(二)邪干胃肠

证候 发热,腹痛,心烦躁扰,口渴喜饮,呕吐频作,大便泄泻,泻下急迫秽臭,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濡数。

分析 本证为暑湿病邪,直趋中道,致升降失司、清浊相干之证。暑湿邪盛入中焦胃肠,正邪相争则发热。暑湿困阻肠胃气机故腹痛。暑热郁遏于里,心神被扰故心烦躁扰。热灼及吐泻伤阴则口渴喜饮、小便短赤。暑湿俱盛、内伤胃肠,胃失和降则呕吐频作。下迫于肠则大便泄泻,势急而大便秽臭。舌红、苔腻、脉濡数皆暑湿俱盛之征。本证与湿热吐泻。性质类同而有轻重之别。湿热吐泻、可急可缓;本证来势急迫,发热较湿热证为甚,病情较重。由于吐泻较频,极易伤阴化燥而入营、血分之证。

治疗 清解暑热,化气利湿。方用苓桂甘露饮。

苓桂甘露饮

茯苓 甘草 白术 (炙)泽泻 官桂(去粗皮)猪苓 滑石 石膏 寒水石

本方即六一散合五苓散,再加石膏、寒水石而成。方中滑石清解暑热、利水渗湿;甘草和中生津;石膏、寒水石清暑热、解烦渴;佐以官桂助阳化气利水;白术、茯苓健脾运湿;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而泄热,共奏清解暑热,化气利湿之功。

若呕吐较剧者可加生姜、竹茹和胃止呕;小便短少者加车前草渗湿利尿;若四肢酸楚筋脉拘急者,加川木瓜、白芍以舒筋缓急。

(三)暑湿困阻中焦

证候 壮热,汗出,面赤恶热,气粗息促,肢体酸楚,心烦,口渴,小便不利。脘痞呕恶,舌红赤,苔黄腻,脉洪大。

分析 本证为暑湿困阻中焦证。暑热内炽阳明,里热蒸迫,症见壮热、汗出、烦渴、面目俱赤、脉洪大等。湿邪外渍则肢体酸楚,湿邪中阻,闭郁气机,胃气上逆则脘痞呕恶。暑湿下注则小便不利。舌红赤、苔黄腻是暑湿中阻、暑热偏盛之征象。

治疗 清暑化湿。方用苍术白虎汤加减方。

苍术白虎汤加减方

苍术 生石膏 白豆蔻 滑石 知母 草果仁 荷叶 竹叶卷心

本方为加味苍术白虎汤去枇杷叶、冬瓜皮加荷叶、竹叶。阳明暑热炽盛,故用生石膏、知母清泄暑热;并以滑石、竹叶卷心导暑热从小便而去;苍术、草果燥湿,白豆蔻、荷叶芳香化湿邪。若暑热炽盛,热势不衰,可加栀子、银花、连翘等以泻火清暑;肢体酸楚甚者可加桑枝、汉防己化湿通络;热盛动风,头痛、项强,可加白僵蚕、蝉蜕、菊花、地龙等以凉肝熄风;若兼鼻衄。或痰中带血,可加生地、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以凉血止血。

(四)暑湿弥漫三焦

证候 身热面赤,耳聋,头眩晕,咳痰带血,不甚渴饮,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大便溏臭,小便短赤,舌红赤,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 本证为暑湿病邪入里,弥漫三焦之候。暑热挟湿而蒸腾于外则身热不退。暑湿犯及上焦,如上蒸头面则见面赤,蒙蔽清窍则耳聋眩晕。叶天士说:"湿乃重浊之邪,热乃薰蒸之气,热处湿中,蒸淫之气上迫清窍,耳为失聪,不与少阳耳聋同例。"少阳耳聋乃胆热上冲所致,必伴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脉弦等症,与本证因湿热郁蒸而耳聋者显然有别。暑湿侵袭于肺,损伤肺络,肺气不利,气机受阻,则见胸闷而咳痰咯血。暑湿阻于中焦,气机升降失调,则脘腹痞闷而不甚渴饮。暑湿蕴结下焦,小肠泌别失职,大肠传导失司,则小便短赤而大便溏臭。舌红赤,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暑湿内盛之象。

治疗 清热利湿,宣通三焦。方用三石汤。

三石汤

滑石 生石膏 (先下)寒水石 杏仁 竹茹(炒)银花 金汁(冲) 白通草

本证为暑热较甚而湿邪较轻之候,邪在气分而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方用杏仁宣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暑湿易化;石膏、竹茹清泄中焦邪热;滑石、寒水石、通草清利下焦湿热;银花、金汁涤暑解毒。若见心烦、胸闷较甚者,可加栀子皮、竹叶心;痰多带血者,可加川贝、竹沥、白茅根;小便赤痛明显者,可加车前草、意苡仁等以加强清利暑湿之功。

(五)暑伤肺络

证候 灼热烦渴,咳嗽气喘,咯血或痰中带血丝,烦躁喘促,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细数。

分析 此为暑湿化燥化火后内陷血分,损伤肺络之证。暑热内蕴,消灼津液则身灼热而烦渴。暑热迫肺,肺气失于宣降则咳嗽气粗而为喘息。暑热损伤肺络,血从上溢故见咯血或痰中带血丝,甚则可出现口鼻鲜血外涌。暑热上扰心神则烦躁喘促。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细数均为暑热盛而伤气阴之象。

治疗 凉血安络,清暑保肺。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水牛角(先下) 生地 丹皮 赤芍 黄连 黄芩 黄柏 银花 山栀 藕节 白及白茅根

本证为暑湿化燥化火。暑热蕴结成毒,伤及肺络,故用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凉血安络。黄连、黄柏、黄芩、银花清暑保肺,藕节、白及、白茅根、炒山栀清热止血。

(六)暑湿伤气

证候 身热自汗,心烦口渴,胸闷气短,四肢困倦,神疲乏力,小便短赤,大便溏薄,舌苔腻,脉大无力或濡滑带数。

分析 暑湿病邪内郁,热迫津液外泔,则身热自汗;暑热扰心,损伤津液,故心烦口渴;暑热阻滞气机,伤及中气,元气亏损则胸闷气短,四肢困倦,神疲乏力;暑热下迫,水道清浊不分,故小便短赤,大便溏薄;苔腻为湿邪内蕴,脉大无力乃气虚之象,濡滑带数属暑湿内困之征。

治疗 清暑化湿,培元相中。方用东垣清暑益气汤。

东垣清暑益气汤

黄耆 苍术 炒党参 升麻 橘皮 炒白术 泽泻 黄柏 麦冬 青皮 葛根 当归六曲 五味子 炙甘草

暑湿耗气,故方内用党参、黄耆、甘草益气固表,扶正敛汗;苍、白术健脾燥湿,配泽泻利水渗湿;麦冬、五味子保肺生津,黄柏泻火以存阴,当归养血而和阴;升麻、葛根发散表热,升举清气,青皮理气和中,六曲和胃消食。全方药味多而不杂,药力和而不峻,药性平而不偏,从助运和中着眼,取补益气阴治本。

(七)暑湿余邪未净

证候 暑湿悉减,低热未除,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薄白。

分析 此为暑湿余邪未净证。暑湿之势已减,但余邪未净,故见低热。津伤未复,故口渴而不渴饮。暑湿余邪蒙清窍,故头目不清,昏眩而微胀。舌淡红、苔薄白为暑湿余邪不盛,病变轻浅之象。

治疗 清化暑湿余邪。方用清络饮。

清络饮

鲜荷叶边 鲜银花 西瓜翠衣 丝瓜皮 鲜竹叶心 鲜扁豆花

方用西瓜翠衣、鲜银花、丝瓜皮清解暑热,西瓜翠衣尚可生津解渴,并导暑热随小便而去;扁豆花、鲜荷叶边清暑化湿;竹叶心清心利水,亦令暑湿从下而泔。若尿黄少,苔腻,可加杏仁、意苡仁、滑石等宣肺渗湿。

五、对症处理

出血由于暑湿病邪入里,损伤血络,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出血,如鼻衄、尿血、便血,甚至咯血,此时宜于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剂中加用参三七粉或云南白药以增强止血之力。一,旦出血严重,气随血脱时,可取生脉饮、独参汤与清热泻火之剂合用。本病出现咯血多为肺出血征象,病情多凶险,应令患者绝对静卧,若有躁动不安,会加重出血。此时应中西医结合积极救治。

黄疸由于暑湿郁结成毒,毒入肝经而呈发黄重证。黄疸逐日加重,每可伴见鼻衄、咯血、便血、尿血及肝脏肿大等。可用茵栀黄注射液40~10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另用大黄粉3g,每日2~3次服,以化瘀,止血,退黄。兼神昏者可送服安宫牛黄丸。

肌肉疼痛暑湿遏阻卫气而见肌肉酸痛,下肢尤甚,可于处方中酌加炒防己、秦艽、片姜黄等药,并配合针灸疗法,如腓肠肌疼痛剧者,加刺承山、丰隆等穴。

六、预防与调摄

(1)暑湿一病,外由暑湿病邪,内因平素体弱,卫外不固,故在清暑利湿的同时,如何增强机体元气,是很重要的。

(2)病人需隔离,排泄物应消毒处埋。

[附] 冒暑 暑秽

一、冒暑

冒暑即夏月感冒。本病由暑兼湿邪或挟寒邪引起,肺卫见证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病情较轻,邪势轻浅。病程较短,极少发生传变,预后良好。冒暑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暑湿内蕴,寒邪束表

证候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咽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舌苔薄腻。

分析 本证为暑气当令,患者已有暑湿内蕴,复因起居不慎,贪凉过度,导致寒邪外柬肌表所致。寒邪束表,卫气被郁。肺气失宣则发热恶寒、鼻塞、流涕。阳热上攻则头痛、咽痛。外邪袭表,肌腠郁闭,卫气敷布受阻,故无汗,身形拘急。暑热兼湿内郁则心烦、脘痞、苔腻。

暑湿内蕴而兼寒邪束表是本证病机所在。证属暑、湿、寒三气交感,表里并困,与单纯的感受寒邪或暑湿所致者不同。本证为夏季之感冒,病邪不传变入里,故与暑湿病初起暑湿在卫证不同。

治疗 疏表散寒,涤暑化湿。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味。

新加香薷饮(方见暑湿章)加味,即新加香薷饮中加板蓝根、桔梗、青果。

本证外有表寒,里有暑湿,属表里同病。但以表证为主,所以治以解表散寒;暑湿蕴里其证较轻,故配合涤暑化湿之品。方用新加香薷饮,有散寒、化湿、涤暑之效。加板蓝根、桔梗、青果能利咽解毒。若见湿邪较明显者,可酌加藿香、佩兰、滑石、通草等芳香化湿或淡渗利湿之品。若暑热较盛,可酌加青蒿、西瓜翠衣、荷叶等清热解暑之品。

(二)暑热挟湿,郁阻肺卫

证候 发热恶寒,汗出,咳嗽,头晕或见呕恶泄泻,舌苔白腻,脉濡数

分析 本证为暑热兼湿之邪侵袭上焦肺卫之证。暑湿外袭,困遏卫表,则见发热恶寒。暑为阳邪,开泄腠理,故见汗出。湿性粘着,不为汗解,故虽出汗而寒热不除。正如吴鞠通所说:"盖汗之解者,寒邪也;风为阳邪,尚不能以汗解,况湿为重浊之邪,故虽有汗不解也。"卫表郁闭,肺郁失宣,故见咳嗽。暑湿上蒸,浊邪蒙清则头晕。若暑湿困阻中焦,脾胃气机失常,则可见呕恶泄泻。舌苔白腻,脉濡数均为暑湿之征。

治疗 涤暑清热,化湿宣肺。方用雷氏清凉涤暑法。

雷氏清凉涤暑法

滑石(水飞)生甘草 通草 青蒿 白扁豆 连翘(去心) 白茯苓 西瓜翠衣本证为暑湿之邪郁遏肺卫,病在上焦,故以轻清之剂清透邪热,并兼以渗利湿邪。本方用青蒿、连翘,质轻以走表,性凉以清热,轻清宣透上焦肺卫暑热。酉瓜翠衣清热涤暑,扁豆化湿和中,滑石、甘草、通草、茯苓淡渗利湿清热。临床运用尚可加杏仁、瓜萎皮以宣肺止咳。若呕吐甚者可加竹茹,若泄泻较甚者可加冬瓜皮。

二、暑秽

夏季因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称为暑秽。暑秽俗称"发痧",实亦中暑一类的病证。

证候 头痛而胀,胸脘痞闷,烦躁呕恶,肤热有汗,甚则神昏耳聋。

分析 夏季多雨,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暑湿合邪,更兼秽浊之气交混,若起居不慎,饮食不节,即可感受其气而发本病。暑湿秽浊交阻于内,困阻气机则胸烷痞闷烦躁呕恶。暑湿郁蒸则肤热有汗,但热不甚,汗亦不畅。秽浊之气阻遏清阳则头痛且胀,秽浊蒙蔽清窍则可出现耳聋、神昏,此与热陷心包之神昏而见舌謇肢厥,灼热舌绛者显然不同。本证暑热重者。苔多黄腻,且有心烦口渴;偏于湿浊重者,则舌苔白腻而口不渴。

治疗 芳香辟秽,化湿涤浊。方用藿香正气散、通关散、玉枢丹。

藿香正气散

藿香 苏叶 白芷 大腹皮 茯苓 白术(土炒)半夏曲 陈皮 厚朴(姜制) 桔梗 炙甘草

通关散

猪牙皂 细辛

玉枢丹(又名紫金锭)

山慈菇 五倍子 千金子霜 红芽大戟 朱砂 雄黄 麝香

本证为暑湿秽浊郁闭于里,故以藿香正气散芳香辟秽,化湿涤浊。

若暑热偏盛者,本方可去白芷、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等温燥之品,酌加青蒿、佩兰、荷叶、西瓜翠衣之类。

若感秽浊太盛而蒙蔽清窍见神昏者,可先用通关散吹鼻取嚏,并服玉枢丹芳香涤浊,辟秽开窍。

出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世味信愁(2022-06-10 14:04:08)回复取消回复

    炙甘草甘温益气,与饴糖益气、生姜温胃、大枣补脾相合,温中益肝滋脾,升腾中焦生发之气;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化瘀之功,使脾气得运,气血得畅,胃气因

  • 冬马孚鲸(2022-06-10 15:29:11)回复取消回复

    ,可酌加青蒿、西瓜翠衣、荷叶等清热解暑之品。 (二)暑热挟湿,郁阻肺卫证候 发热恶寒,汗出,咳嗽,头晕或见呕恶泄泻,舌苔白腻,脉濡数 分析 本证为暑热兼湿之邪侵袭上焦肺卫之证。暑湿外袭,困遏卫表,则见发热恶寒。暑为阳邪,开泄腠理,故见

  • 南殷卮留(2022-06-10 08:30:58)回复取消回复

    扰心神则烦躁喘促。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细数均为暑热盛而伤气阴之象。 治疗 凉血安络,清暑保肺。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水牛角(先下) 生地 丹皮 赤芍 黄连 黄芩 黄柏 银花 山栀

  • 南殷友欢(2022-06-10 16:47:42)回复取消回复

    果。本证外有表寒,里有暑湿,属表里同病。但以表证为主,所以治以解表散寒;暑湿蕴里其证较轻,故配合涤暑化湿之品。方用新加香薷饮,有散寒、化湿、涤暑之效。加板蓝根、桔梗、青果能利咽解毒。若见湿邪

  • 怎忘俗欲(2022-06-10 15:10:01)回复取消回复

    载了作者长期观察小儿尸体的解剖学资料,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总结了“活血化瘀”治则的实践经验,创制了“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名方,促进了“活血化瘀法”的研究和发展。 明清时期,麻疹、天花广泛流行,儿科医家在诊治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