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今日新闻 > 正文

今日新闻

细胞膜上的激素受体诺贝尔奖(与激素有关的诺贝尔奖)

hacker2022-06-11 14:17:28今日新闻38
本文目录一览:1、

本文目录一览: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比特勒和霍夫曼发现人体许多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重要的受体蛋白--TLR

A、由题意可知TLR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而不是分泌到内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故A错误.

B、题干中说激活先天性免疫,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错误.

D、TLR是受体蛋白,而浆细胞合成的是免疫球蛋白;故C错误.

D、TRL可识别多种病原体,并在病原体入侵时快速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即在免疫中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故D正确.

故选D.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具体贡献及人物简介

詹姆斯·E·罗斯曼(James E. Rothman)

罗斯曼教授195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76年哈佛医学院博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1978年于加州斯坦福大学,在那里开始从事细胞囊泡的研究。Rothman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工作。2008年,开始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耶鲁大学任教授,目前他担任细胞生物学系主席教授。他曾获得多种荣誉,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露依莎·格罗斯·霍维茨奖、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2002年)、费萨尔国王奖。

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

谢克曼教授1948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先后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1974年在在那里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的阿瑟·科恩伯格教授(诺贝尔奖1959),此后几年他和詹姆斯·E·罗斯曼在同一单位工作。1976年,谢克曼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他是该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并兼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主编。199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与詹姆斯·罗思曼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研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托马斯·聚德霍夫

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1955年12月22日生于德国哥廷根),德国生物化学家,以研究突触传递知名。自1986年以来聚德霍夫博士的研究已经阐明了许多主要的蛋白介导突触前功能。2013年,他和理查德·舍勒分享了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当神经兴奋时,神经电活动传递到突触前膜,导致细胞外钙离子经过离子通道扩散到细胞内,钙离子和蛋白synaptotagmin是突触囊泡释放的开关,囊泡释放涉及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这个融合过程是神经递质释放的关键步骤。

人在感觉、思考或运动时,脑内神经元之间必须进行通讯联系。神经元之间通讯发生在一个被称为突触的部位,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特殊连接结构。通过突触,神经元可以在微秒时间尺度内进行信息交换。当神经元被激活时,突触前神经释放化学递质,递质经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细胞膜,和细胞受体结合并产生作用。Thomas Südhof实验室研究大脑内神经突触如何形成,它们的特殊性质,如何在此基础上完成信息交换。有研究表明,在早老性痴呆和自闭症等有重要疾病脑内存在突触联系障碍。该实验室的兴趣包括理解导致这些疾病突触异常的分子机制,包括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第一个方向是理解突触形成机制,因不同联系目标神经元形成特异类型的突触,并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学特性,Südhof实验室关注细胞粘附分子,特别是形成神经突触必须的neurexins和neuroligins。他们希望理解这些分子如何和细胞内外分子相互结合并形成突触结构,以及产生相应功能。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和孤独者患者存在neurexins和neuroligins突变。提示这些患者存在突触传递障碍。为研究这些分子和这些疾病的关系,他们使用各类基因修饰模型,观察这些动物的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改变。

第二个方向是理解信息如何在突触之间快速启动和精确控制的机制。过去20多年的研究发现,当突触前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和一种蛋白synaptotagmin结合,导致突触囊泡和细胞膜融合,神经递质释放。Südhof 实验室主要希望阐述这一融合过程,或者说钙离子和synaptotagmin结合是如何调节突触囊泡融合的过程。也希望了解疾病情况下这一过程发生异常的原因,以寻找治疗这些疾病的手段。

ThomasC. Südhof在德国马普研究所生物物理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神经递质释放机制的研究。Südhof描述了可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的肾上腺髓质内嗜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肾上腺髓质细胞受交感神经支配,可在动物面对威胁时诱发战斗或逃跑行为。

1983年,Südhof完成博士论文后到得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室开始博士后工作,在Joseph L. Goldstein 和MichaelStuart Brown教授指导下,从事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的克隆,解释了该受体对胆固醇的转录调节作用。肝脏内LDL受体非常丰富,特异性结合血液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随后细胞摄取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产生清除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这是血液胆固醇水平的最重要调节方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该过程异常。LDL受体功能也解释了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效应,目前已经证明是一种普遍细胞过程。因为这一发现,他的两位导师Goldstein 和 Brown获得1985年度医学或生理学诺贝尔奖。

完成博士后训练后,Thomas Südhof教授在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分子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阶段继续和两位导师合作,并确定了LDL基因中负责产生甾醇介导终产物的序列,这一序列就是甾醇调节序列,该序列直接参与甾醇生物合成的调节。甾醇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分子,例如人体内的胆固醇和甾体激素。LDL受体功能和甾醇调节序列的发现是导致他汀类药物发现的重要基础,2008年他汀类药物曾是国际上最畅销的药物。

独立开展研究后,ThomasSüdhof教授的独特贡献是神经突触前膜研究。他开始关注该领域时,大量神经科学研究围绕突触前膜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的作用。在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21年工作中,Thomas Südhof教授的最大贡献是阐述了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机制和突触前膜的可塑性。他发现了突触结合蛋白(synaptotagmins),以及这些蛋白对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作用。突触结合蛋白属于突触囊泡的膜蛋白,是游离钙离子的感受器,可启动突触囊泡融合和神经递质释放。当神经兴奋时,神经末梢周围细胞外钙离子扩散到细胞内,引起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钙离子和突触结合蛋白游离区结合,使后者和其他具有调节功能或囊泡融合相关蛋白如SNARE 复合体相互作用,促进神经递质的快速或慢速释放。

可溶性蛋白RIMs和Muncs是Thomas Südhof教授首先发现的,这些蛋白是囊泡和细胞膜融合辅助分子,参与突触可塑性过程。他对参与囊泡结合、融合、递质释放有关数个蛋白功能的研究也有许多贡献。如SNARE复合体成员、囊泡膜小突触泡蛋白、细胞膜突触融合蛋白和SNAP-25等。他证明了破伤风菌和肉毒杆菌毒素能通过选择性阻断突触小泡蛋白和SNAP-25抑制囊泡和突触前膜的融合。

最近Südhof教授主要开展突触形成和突触连接维持方面的研究。他发现突触前膜的细胞粘附因子neurexins和突触后膜的细胞粘附因子neuroligins可以跨突触间隙形成蛋白桥结构。neurexins 和neuroligins的多样性可让神经元之间形成特异性突触连接。他提出,部分遗传性孤独症患者可能是因为这些蛋白基因突变。

目前Südhof教授在斯坦福大学继续开展突触前膜相关研究。neurexins 和neuroligins在形成突触联系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基因转录调控等仍没有阐明。他的众多研究不仅对科学家理解突触联系过程,而且对深入理解某些重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痴呆、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有重要帮助。最近他正在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合作,利用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开展研究。

最近几年细胞生物学诺贝尔奖

2008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化学奖:美国科学家Osamu Shimomura 和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2007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Mario

R. Capecchi 、Oliver Smithies 与英国Martin J. Evans因干细胞研究获得此奖项。

2006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

化学奖:

美国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获奖。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5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澳大利亚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化学奖:

以色列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欧文•罗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3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2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2001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2000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他们在研究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1999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Gunter

Blobel。他的贡献是发现蛋白质具有控制其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

1998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Rolert

F.Furchgott(美国),Louis J.Ignarro(美国)和 Ferid Murad(美国),发现NO(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

历届化学诺贝尔奖的得主是谁

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特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7-1938-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3-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4-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5-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47-英国科学家罗宾逊因研究生物碱和其他植物制品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8-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9-美国科学家吉奥克因研究超低温下的物质性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0-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1-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西博格因发现超铀元素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2-英国科学家马丁、辛格因发明分红色谱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美国科学家鲍林因研究化学键的性质和复杂分子绍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5-美国科学家迪维格诺德因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6-英国科学家欣谢尔伍德、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链式反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7-英国科学家托德因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8-英国科学家桑格因确定胰岛素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9-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海洛夫斯基因发现并发展极谱分析法,开创极谱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0-美国科学家利比因创立放射性碳测定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1-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化学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2-英国科学家肯德鲁、佩鲁茨因研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3-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4-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因用X射线方法研究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等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5-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因人工合成类固醇、叶绿素等物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6-美国科学家马利肯因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学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7-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8-美国科学家昂萨格因创立多种热动力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9-英国科学家巴顿、挪威科学家哈赛尔因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相方面的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0-阿根廷科学家莱格伊尔因发现糖核甙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的的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1-加拿大科学家赫茨伯格因研究分子结构、美国科学家安芬森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2-美国科学家穆尔、斯坦因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3-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4-美国科学家弗洛里因研究高分子化学及其物理性质和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5-英国科学家康福思因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瑞士科学家普雷洛洛因研究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6- 美国科学家利普斯科姆因研究硼烷的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7-比利时科学家普里戈金因提出热力学理论中的耗散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8-英国科学家米切尔因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9-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0-美国科学家伯格因研究操纵基因重组DNA分子、美国科学家吉尔伯特、英国科学家桑格因创立DNA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1-日本科学家福井谦一因提出化学反应边缘机道理论、美国科学家霍夫曼因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2-英国科学家克卢格因以晶体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核酸蛋白复合体获诺贝尔化学奖。1983-美国科学家陶布因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能移机理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4-美国科学家梅里菲尔德因对发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的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5-美国科学家豪普特曼、卡尔勒因发展了直接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6-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美国科学家克拉姆因合成分子量低和性能特殊的有机化合物、法国科学家莱恩、美国科学家佩德森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新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8-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美国科学家切赫、加拿大科学家奥尔特曼因发现核糖核酸催化功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0-美国科学家科里因创立关于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1-瑞士科学家恩斯特因对核磁共振光谱高分辩方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2-美国科学家马库斯因对化学系统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3-美国科学家穆利斯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在遗传领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加拿大籍英裔科学家史密斯因开创“寡聚核甙酸基定点诱变”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4-美国科学家欧拉因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5-德国科学家克鲁岑、莫利纳和美国科学家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6-美国科学家柯尔,英国科学家克罗托因,美国科学家斯莫利因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美国科学家博耶,英国科学家沃克尔,丹麦科学家斯科因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8-奥地利科学家科恩,英国科学家波普因提出密度泛函理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9-美籍埃及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因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0-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1-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因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B-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瑞士科学家库特-乌特里希因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3年 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4年 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以色列】、伊尔温-罗斯【美国】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

2005年 伊夫·肖万【法国】、罗伯特·格拉布【美国】、理查德·施罗克【美国】,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将各分得2008年度1/3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

2009年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0年美国化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化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 因发现 准晶体 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2015年:托马斯·林道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

2016年: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分享该奖,以表彰他们在“合成分子机器”方面的研究。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

(1)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根据题意“甲状腺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在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后被活化”,所以G蛋白偶联受体可能位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可促使G蛋白活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2)由图可知,活化的蛋白激酶A直接调节DNA的转录过程,该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所以合成的功能蛋白A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过程①是转录,启动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作用是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启动转录.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使少量mRNA能迅速合成较多的肽链(蛋白质).

故答案为:

(1)垂体   甲状腺细胞    G蛋白活化    细胞间信息交流?

(2)转录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RNA聚合   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启动转录    少量mRNA能迅速合成较多的肽链(蛋白质)

激素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还是蛋白质高考时应答那个

最准确的应该是蛋白质,而糖蛋白专指细胞膜上的激素受体,细胞内的激素受体不一定为糖蛋白,但是一定是蛋白质。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只影优伶(2022-06-11 18:21:48)回复取消回复

    导师合作,并确定了LDL基因中负责产生甾醇介导终产物的序列,这一序列就是甾醇调节序列,该序列直接参与甾醇生物合成的调节。甾醇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分子,例如人体内的胆固醇和甾

  • 鸠骨二囍(2022-06-11 14:21:49)回复取消回复

    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37-1938-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

  • 鸽吻孤央(2022-06-11 20:52:38)回复取消回复

    ·林道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2016年:让-皮埃尔-索

  • 惑心俗野(2022-06-11 20:04:49)回复取消回复

    学家下村修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将各分得2008年度1/3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2009年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