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仿真石油钻井模型(克拉玛依油井深度)
本文目录一览:
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怎么样?
我是该单位员工,这是单位简介: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是原新疆石油管理局下属专门从事钻井新工艺、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钻井工程设计、现场技术服务的科技型企业。2007年底,根据中石油专业化重组的需要,整建制划归西部钻探公司,2008年底,西部钻探公司内部整合,原克拉玛依钻井公司的特殊工艺、打捞、顶驱以及欠平衡技术服务整建制划入本院。
1999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通过HSE/OSH管理体系认证,同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3年院“钻井流体分析化验中心”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计量认证,2007年首批获得CNPC钻井工程设计单位甲级资质。
现有在岗合同化员工43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9人,大学学历173人,中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1人,西部钻探公司技术专家3人、学科技术带头人3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47人,工程师129人。
目前全院设十二个钻井新技术研发及推广服务单位,主要从事国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部钻探公司重点钻井科技项目攻关研究;开展水平井、分支井钻井配套技术服务,全过程欠平衡钻井配套技术服务,松散地层特种密闭取心技术服务,钻井事故打捞处理技术服务,顶驱技术服务,特殊井、复杂井的钻井液完井液技术及油气层保护技术服务,特种作业固完井技术服务,各种固井水泥浆配方研究和技术服务,石油钻井工程方案编制和设计,钻井新工具仪器研发的产业化。
现拥有各类科研专用和专业化技术服务仪器设备233台(套)。引进有先进的LWD、MWD无线随钻测量仪器、空气雾化欠平衡钻井设备、钻井打捞、顶驱设备、FDSS-300X地层伤害模拟评价系统、符合API规范的固井水泥化验分析全套设备。
建院以来共开展科研攻关339项,截至2008年底,获各类科技成果奖209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5项,集团公司和自治区级成果奖37项,市局和西部钻探公司级成果奖17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223件。
自主研发有:(1)全过程欠平衡钻井专用套管阀工具;(2)分支井TAML4级完井工具;(3)热采井预应力固井用套管头及地锚和完井用尾管悬挂器、管外封隔器和分级注水泥工具等;(4)MTC固井用各类处理剂;(5)密闭取心钻头和工具;(6)超高密度(2.6g/cm3)水泥浆固井技术;(7)低密度(1.2-1.5 g/cm3)及堵漏水泥浆固井技术;(8)利用普通直井钻机钻超浅层稠油水平井综合配套技术等。
成熟特色技术有:(1)钻井工程方案研究与钻井工程设计;(2)水平井、分支井钻井、完井综合配套技术;(3)空气、泡沫、雾化、泥浆欠平衡钻井技术;(4)密闭取芯、松散地层取芯技术;(5)特殊井复杂井的钻井液完井液技术,油气层保护技术;(6)特种作业的固完井工艺技术;(7)井下套管阀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8)超高密度(2.6g/cm3)、超低密度(1.2g/cm3)水泥浆固井技术;(9)用普通直井钻机钻超浅层稠油水平井技术(垂深小于130m,斜垂比2.5左右);(10)新型MTC固井技术(密度1.2~2.6g/cm3);(11)、钻井井下事故打捞处理技术;(12)各类固井水泥浆配方研究与设计。
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致力于在西部钻探公司统一部署下,围绕西部钻探研发中心建设,把自身打造成为公司总部的钻井技术参谋部、公司钻井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中心、钻井生产的技术支持中心、钻井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基地和特种作业、特色技术服务中心,成为集研究、开发、服务、产业化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型企业。
单位名称: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
地 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鸿雁路80号
邮 编:834000
电子信箱:wdec-klmyzyy@cnpc.com.cn
网址:
电 话:0990-6884621
传 真:0990-6977700
和井队最大的区别是:井队长期在一线奋战,而钻研院到野外的时间年平均3-7个月吧,以科研及现场特色技术配套服务为主。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钻井项目在哪个区县?
克拉玛依油田钻井项目在哪个区县克拉玛依分为14个区一个市。所以各个市各个地区都有克拉玛依的油田。
克拉玛依断阶带油田分析
克拉玛依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拉玛依市区附近,东南距乌鲁木齐市约400km。油田呈NE—SW向展布,长约50km,宽约10km。
克拉玛依油田发现于1955年10月,发现井为克拉玛依1号探井,位于油田西部二区南黑油山背斜轴部。该井于1955年7月6日开钻,10月20日完钻,完钻井深620m,钻穿侏罗系、三叠系进入石炭系完钻。产层为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下亚组(T2k1)S7砂层组,井段为487.5~507.5m。折算日产油19.62t。
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后,立即在盆地西北缘展开了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到1958年基本探明了克拉玛依油田的规模,并选定了一区、二区和七东区陆续投入正式开发。
克拉玛依油田共钻各类探井1000多口,钻各类开发生产井6300多口,油田的采出程度为16.09%,综合气油比100m3/t,综合含水率59.7%。
5.1.1构造及圈闭特征
克拉玛依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带上,受断裂带控制。冲断带呈NE向展布,由红—车断裂带、克—乌断裂带、乌—夏断裂带组成。克拉玛依油田处于克—乌断裂带的西南端,即克拉玛依—白碱滩段。
主断裂穿过油田中部,NE走向,断面向NW倾,上陡(60°~75°)下缓(20°~45°),呈“犁状”。以三叠系底界计算,其垂直断距280~1200m,水平断距100~1400m,断裂发生于海西晚期,活动一直延续到燕山早期的中侏罗世末期,断裂带隐伏在晚侏罗世—白垩纪沉积层之下,为油气聚集创造了良好的保存条件。主断裂具有明显的同沉积性,使上下盘地层有显著的差别。在长期构造活动中,主断裂又派生出若干分支断裂。从其走向可分为两组:一组近东西向,主要包括有南黑油山断裂、北黑油山断裂、南白碱滩断裂、北白碱滩断裂等;另一组为NW-SE向,主要有大侏罗沟断裂带等。由于断裂在剖面上呈雁行状的切割,使油田形成了由北西向南东逐级下降的断阶构造。地层为由北西向南东倾的单斜,倾角一般为5°~10°;近断裂附近往往形成局部挠曲或鼻状构造,地层倾角可增大到15°~25°;根据断裂的切割情况,油田被划分成10个开发区,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和黑油山区(图5.1)。
克拉玛依油田东南方的玛纳斯湖生油凹陷,是油田的主要油源区。从晚二叠世开始至白垩纪末,盆地逐渐扩大,各时期沉积向边缘地区逐层超覆,因而使处在边缘相的克拉玛依油田地区形成5次大规模的地层超覆不整合。加之断裂活动相伴随,为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其构造和沉积的背景下,具有克拉玛依油田多种类型的圈闭,主要是:
图5.1 克拉玛依油田综合图
(1)断块圈闭
多为沿主断裂线分布的前缘断块,即被两条断裂所夹持的封闭型断块,如七区、九区南部的小断块区等。
(2)断裂遮挡的地层超覆圈闭
各区块克下组油藏多属此类。
(3)断裂遮挡的岩性圈闭
如五区、八区的中三叠统油藏、上二叠统乌尔禾组油藏等。
(4)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多见于主断裂上盘,侏罗系、白垩系超覆不整合在石炭系或三叠系之上,形成浅层稠油藏,如六区、九区上侏罗统齐古组油藏等。
(5)潜山型不整合圈闭
地层超覆不整合面之下,往往形成基岩潜山型不整合圈闭,如一区、三区、六中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五区、七区和九区南部下二叠统佳木河组(P1j)火山碎屑岩油藏(图5.2、图5.3)。
图5.2 克拉玛依油田五区—三区油藏剖面图
5.1.2储集层
5.1.2.1储集层简况
(1)石炭—二叠系(C—P1)
以中基性火山喷发岩为主,其次为少量酸性喷发岩、轻变质砂砾岩和凝灰岩。以裂缝和次生溶孔、晶间孔为主的双重介质的低容量、低—中渗透性的储集层,多分布于主断裂上盘、前缘断块以及主断裂下盘的基岩中。该类储集层的探明储量约占油田探明储量的18.7%。埋藏深度各断阶带不同,一般为400~3000m。在剖面中储集层多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下50~300m范围内,300m以下多为零星储集层或油气显示。
(2)上二叠统乌尔禾组下段(P2ura)
为巨厚冲积-洪积扇致密砾岩(扇体分水上和水下两部分),以微裂缝、次生溶孔、晶间孔为主的低容量、特低渗透性储集层。主要分布在主断裂下盘的八区,埋藏深度2800~3000m。
(3)上二叠统乌尔禾组上段(P2urb)
为中厚层状砾岩与泥岩互层,以粒间溶孔、晶间孔为主的低容量、低渗透储集层,主要分布在主断裂下盘的五区。埋藏深度2200~2800m。
图5.3 克拉玛依油田六、七、八、九区油藏剖面图
(4)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下亚组(T2k1)
以洪积扇砾岩夹泥岩为主,次为山麓河流相砂砾岩和泥岩交互层、滨湖三角洲相细砂岩和泥岩互层。孔隙以粒间孔为主的中等容量、中低渗透性储集层,是油田的主要储集层,遍布全油田,埋藏深度300~2200m。剖面上可分为两个砂层组。
(5)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上亚组(T2k2)
为山麓河流相砂砾岩与泥岩交互层。孔隙以粒间孔为主的中等容量、中等渗透性储集层,是油田的另一主要储集层,遍布全油田。埋藏深度150~2000m。剖面上可划分为5个砂层组和10个砂层。
(6)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3b)
该组岩性为分流平原相的灰色中—细砂岩与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灰黑色泥岩交互层。孔隙以粒间孔、粒间溶孔为主的中等容量、低渗透性储集层,是油田的次要储集层,只分布在七中区、七东区和八区。埋深900~1900m。剖面上可划分为3个砂层组,即Bj1、Bj2、Bj3。只有Bj1是主要储集层。
(7)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
该组岩性为辫状河流相砂砾岩与河沼相泥岩、煤层交互层。孔隙以粒间孔为主的中等容量、中高渗透性储集层。主要分布在主断裂下盘的七区、八区和五区东部。埋藏深度850~1800m。剖面上可划分为5个砂层组。
(8)上侏罗统齐古组(J3q)
该组岩性为河流相中—细砂岩与泥岩互层。砂岩孔隙以粒间孔为主的大容量、高渗透性稠油储集层。主要分布在主断裂上盘的六区、九区地层超覆尖灭带上。埋藏深度150~350m。剖面上可划分3个砂层组,即G1、G2、G3。G2砂层组为主要储集层。
5.1.2.2储集层沉积相特征
(1)冲积-洪积相砂砾岩储集层特征
作为油田主要储集层的冲积-洪积相砂砾岩具有下列明显的特征:
1)储集层平面展布明显受控于沉积环境:克下组(T2k1)洪积扇砂砾岩平面呈扇形展布,扇体由源区向盆地内可分为扇顶、扇中和扇缘3个亚相带;每个亚相带又可细分出2~4个微相。扇体侧向毗邻叠加形成洪积裙,使储集层叠合连片分布。克拉玛依油田自东向西大体上可划分出5个扇体:六-七-八区扇、三2-四-七西区扇、三3-三5区扇、二中-五1区扇、四2区扇。
克上组(T2k2)和八道湾组(J1b)为山麓河流相和辫状河流相砂砾岩储集层,多沿河流主流线呈条带状分布,山麓河流相砂砾岩体规模较小,明显地呈条带状,而辫状河流相砂砾岩体规模大,主流线呈披麻状分布,砂砾岩侧向叠加,形成具有方向性的连片砂砾岩体。
2)储集层岩性变化大,粒度组成复杂:储集层岩性以砾岩为主,一般可占沉积厚度的50%~80%,扇积或河床沉积往往可达100%,单层厚度大,层数多。而扇缘粒度明显变细,砾岩所占比例减少,一般在30%以下,单层厚度薄且层数少。洪积相砂砾岩为砾、砂、泥混杂,分选差,分选系数3~8,泥质含量可达10%~18%。单个砂砾岩体在空间展布并不大,但往往明显错叠构成复合砂砾岩体,使泥岩隔层失去稳定性。
3)储集层物性变化大,多为中等孔隙和中低渗透性:在埋藏较浅的主断裂上盘,砾岩孔隙度为17.5%~24%,平均为20.02%;在埋藏深的主断裂下盘孔隙度明显降低,为10.7%~23%,平均为15.6%。即使是在同一岩性段中孔隙度也可相差4.4%~8.9%。砾岩渗透率的变化更剧烈,它与孔隙度没有明显的关系可寻,一般渗透率在100×10-3μm2以下;同一砂砾岩体渗透率级差可达数十倍。在剖面上渗透率多呈复合韵律变化;一般在砂砾岩单层的中、上部渗透率最好。渗透率分布为槡rx型,渗透率变异系数一般大于0.8。冲积—洪积相砂砾岩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即为没有胶结物充填的支撑砾岩,砾径3~10cm,砾石互相支撑堆积于沉积层中。这是洪积相沉积中的筛滤结构,是在成岩过程中未被充填的残留部分。在剖面结构中所占相对密度不大,一般厚度为30~50cm,但渗透率特高,对注水开发有较大的影响。
4)储集层孔隙结构复杂,形成“复模态”结构:在不同粒径砾石支撑的孔隙中,充填了各种粒级的砂,砂粒间又被胶结物和其他微粒充填,这种结构称为“复模态”,其特点如下:
(a)孔隙类型多种多样:原生孔隙有粒间孔、界面孔、粒内孔和杂基孔;次生孔隙有溶模孔、晶间孔和交代孔;微裂缝有构造缝和解理缝,但以粒间为主。
(b)孔大喉小连通性能差:一般孔隙直径10~200μm,而喉道半径只有0.1~2μm。孔喉比高达30~150,孔喉配位数一般为2~3。
(c)孔隙大小分布极不均匀:从压汞毛管压力曲线正态概率图上可见,孔喉累积频率分布曲线一般呈多段式,孔喉分布频率直方图上呈双峰、三峰或平峰,峰态值在1.0以下,分选系数为3.7~4.4。
(2)河流相砂岩储集层特征
分布在超覆尖灭带的上侏罗统齐古组(J3q)浅层稠油储集层,属典型的河流相沉积。由于时代较新,埋藏浅,与下伏稀油储集层有显著的差别。
1)剖面上为正旋回结构的辫状河流相沉积特征:上侏罗统齐古组(J3q)超覆沉积在中、下侏罗统或中、上三叠统之上,个别地区超覆在石炭系之上。目前已发现的该组储集层主要分布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六、九区。在区内为一套辫状河流相沉积,剖面上由3个正旋回组成,总沉积厚度平均为114m。按旋回自上而下划分为3个砂层组,命名为G1、G2、G3。G1为河流晚期沉积,以漫滩的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在区内遭受剥蚀严重,多被上覆下白垩统吐谷鲁组(K1t)超覆不整合,残留不全,平均残留厚度为17.4m,在区内为非储集层。G2为辫状河流的发育时期,沉积厚度平均71.5m,是一套完整的正旋回结构。自上而下可划分为2个砂层(G21、G22)。中下部(G22)47.8m为辫状河床和心滩沉积,底部一般可见3~5m的砾状砂岩和砂质砾岩,向上渐变为中—细砂岩,斜层理、交错层理发育,是区内主储集层;上部(G21)则以漫滩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偶夹细粉砂岩薄层,沉积厚度平均为23.7m,水平层理发育,是区内的次要储集层。G3为河流早期沉积,沉积厚度变化大(17~52m),岩性偏细且变化大,以漫滩泥岩、泥质砂岩为主,多见水平层理,局部地区为河床砂砾岩和中—细砂岩,多呈条带状分布,平均沉积厚度为25.4m,为区内次要储集层。
2)储集层具有胶结疏松、物性好的特征:砂岩渗透率,经153块样品分析变化在(100~10000)×10-3μm2之间,全区平均为2000×10-3μm2。渗透率的分布属γ(χ2)型,平面上的变化明显与沉积相带有关,而剖面上的分布多呈低—高—低的复合韵律型,少数为低—高的反韵律型。
3)以原生的粒间孔隙结构为主。
4)储集层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齐古组砂岩储集层具有复杂的油层组合形态。由于沉积环境变化,在砂层中常夹有泥质条带和不含油的致密砂层。因此,油层系数(油层有效厚度与相应的砂砾岩沉积厚度之比)一般较小,为0.3~0.75;单油层层数可达6~7层,一般均在3层以上。不同砂体的渗透率差异大,平面上渗透率级差可达5~12倍,纵向上可达87倍,非均质系数达0.29~0.67。对比主要储集层中的各砂层,以G22-1非均质性最严重,G3次之,G22-2相对较好。
5.1.2.3石炭-二叠系储层特征
从目前的资料看,克拉玛依油田石炭—二叠系储集层可分为2种类型。
(1)以八区上二叠统乌尔禾组下段(P2ura)为代表的巨厚致密砾岩储集层
上二叠统乌尔禾组下段(P2ura)巨厚致密砾岩主要分布在克—乌下盘掩伏带。目前发现的油藏只见于八区。这是一套冲积-洪积相的巨厚砾岩,沉积厚度111~815m。岩性为砂质不等粒砾岩,几乎没有泥岩夹层。砾岩的粒度区间很宽,颗粒大小混杂,分选极差,但可见粒度递变层理。颗粒成熟度低。砾岩成岩后生作用严重,主要表现在成岩压实严重,颗粒表面绿泥石化、火山喷发物的脱玻化、硅化,形成了一定的晶间孔;在淋滤及压溶作用下形成部分颗粒的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压溶缝等,使之几乎全失去了原生孔隙,产生了一套次生孔隙体系。据岩心分析统计,原生的粒间孔只占9%,孔径为60mm;溶蚀孔占49%,孔径为70~200mm;晶间孔占20%,孔径一般为14mm;交代孔占13%,孔径一般小于24mm。另外,据铸体薄片观察,砾岩孔隙结构有孔大喉小的特征,喉道半径均值仅0.06mm,且分选较差,孔喉配位数为2~3,而孔喉比为317。从岩心观察中发现2期裂缝,一期为倾角小于30°的低角度裂缝,形成较早,多为方解石充填;另一期为高倾角(60°~80°)裂缝,未充填,缝宽为0.3~1.1mm。裂缝多见于储集层的中、下部。
砾岩孔隙度变化在5%~13%之间,平均为9%;空气渗透率均小于1×10-3μm2。
这类储集层除见于八区之外,还见于五区和七区下二叠统佳木河组(P1j)的中、上部砂砾岩等。
(2)以一区石炭系(C)为代表的火山岩储集层
克拉玛依油田沿主断裂上下盘分布着火山岩储集层。该类型规模最大的是一区推覆体核部的石炭系玄武岩储集层,其次为七中区下二叠统佳木河组(P1j)下部安山-玄武岩储集层、六中区石炭系安山岩储集层、九区石炭系安山岩储集层、五区下二叠统佳木河组(P1j)安山-玄武岩储集层、八区下二叠统佳木河组流纹岩储集层等。
一区石炭系玄武岩储集层,分布面积约30km2,埋藏深度一般变化为800~1100m。钻井揭露厚度300~1100m(未见底),属于基岩块状储集层。据岩心观察统计,玄武岩喷发系数(火山角砾岩岩体/火山熔岩岩体)为18%~22%,属裂隙中心式喷发。据现代火山喷发的实地观察,火山岩相可划分为:爆发相-火山角砾岩相、溢出相-火山熔岩相、过渡相-火山角砾熔岩相、漂散相-凝灰岩相。一区玄武岩储集层亦大体可划分为:爆发相-玄武质角砾岩相,分布在一区中部偏北,紧靠北黑油山断裂;溢出相-玄武质熔岩相,分布在玄武质角砾岩带外围,占据了一区的大部分面积;漂散相-玄武质凝灰岩相,分布在一区的边缘地带,有向二区增多的趋势;过渡相在一区很难划分成带,只在剖面上见有玄武熔岩与玄武质角砾岩的混合带。
一区石炭系玄武岩储集层,在三叠系沉积之前长期暴露于地表,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因此,火山岩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风化壳的分带性: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一区石炭系风化壳自上而下大体可分为4带:风化带,厚0.5~14m,是形成基岩油藏的良好盖层;崩解带,位于风化带之下,厚约200m,其厚度的变化,随古地貌高低而变化,古地貌高者,崩解带则厚,反之则薄,这为油气向高部位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淋滤带,位于崩解带之下,厚200~300m,在地层水作用下,使玄武质熔岩遭受不同程度的淋滤蚀变,微裂缝和次生孔隙发育起来,形成了一定的储集空间;滞流带,位于淋滤带之下,距风化带500~600m以下。由于长期地层水的沉淀作用,使早期形成的构造缝、火山岩原生缝、洞等均已充填,导致储集性能极差。
2)玄武岩体蚀变:其蚀变形成了自生矿物绿泥石、绿泥石-沸石、绿泥石-蛋白石、绿泥石-方解石、沸石-方解石、沸石-蛋白石、沸石、石英-蛋白石、方解石等。
3)裂缝发育,且分期性显著:据荧光薄片资料统计,大致可将裂缝的形成划分为3个时期:一期裂缝主要发育在块状玄武岩段和凝灰岩段,裂缝密度为38条/100cm2,发光缝占40%左右;二期裂缝主要发育在蚀变玄武岩段,裂缝密度为40条/100cm2,发光缝大于70%;三期裂缝主要发育在火山角砾岩段,裂缝密度80条/100cm2,发光缝达100%。3期裂缝的发光率不同,还与其充填的自生矿物有关,早期缝多充填早期析出矿物如绿泥石、蛋白石,不易被水溶解,溶蚀孔、缝不发育,发光率低;二、三期缝多充填中晚期析出矿物如沸石、方解石类,易溶于水,溶蚀孔缝发育,发光率高。
一区玄武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可分为4种类型:
1)玄武质岩熔角砾岩:为油缝型储集层,孔隙度大于20%,渗透率大于40×10-3μm2。根据霍布森公式计算的非润湿相饱和度为79.6%,退汞率较高(57%)。为大孔、中喉道组合。
2)角砾状玄武熔岩:深蚀孔、晶间孔交互分布,压汞毛管压力直方图为无峰曲线,连通喉道为微裂缝,孔隙度、渗透率极低,非润湿相饱和度为65%,退汞效率中等(36.8%)。大中孔、小喉道组合。
3)蚀变玄武岩:玄武岩蚀变后生成次生矿物沸石、绿泥石等,因而产生晶间孔、溶蚀缝、洞。但孔隙度低,渗透率高,非润湿相饱和度为48.6%,退汞效率中等;渗流好而孔隙储集性能差。
4)致密块状玄武岩:该类火山岩的蚀变程度较差,大部分由玻璃质组成。孔隙度很小,如无裂缝发育,则无储集渗流能力;如有裂缝发育,则为纯裂缝性储集层。
由上述可见,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与其岩性、岩相及其风化模式密切相关。
据岩心观察统计,一区石炭系玄武岩储集层的裂缝产状及发育程度为:
(a)低角度(小于45°)裂缝:频率为37%,缝宽一般小于8mm。
(b)中角度(45°~60°)裂缝:频率为1%~35%,缝宽一般小于1~3mm。
(c)高角度(60°~80°)裂缝:频率为30%,缝宽一般大于5mm。
岩心分析的基底孔隙度平均为7.2%;空气渗透率为1.2×10-3μm2;测井综合解释的裂缝孔隙度为0.8%,利用复压资料计算求得有效渗透率为5.4×10-3μm2。据生产动态反映,主裂缝方向与北黑油山断裂方向近于平行。
综上所述,火山岩储集层远较沉积岩储集层复杂。在复杂的火山岩岩性、岩相控制下,经风化蚀变,形成了以次生孔隙为主的储集空间,裂缝和微裂缝是油气渗流的主要通道,这就是非均质程度很高的小容量、低—中渗透性的多重介质系统的火山岩储集层。
5.1.3油气藏类型及流体性质
克拉玛依油田是多种油藏类型叠合的油田。从总体上看,主要的油藏是:与断裂遮挡有关的单斜-岩性油藏、地层超覆尖灭油藏、基岩油藏。三叠—侏罗系油藏的主要类型是第一类;稠油油藏的主要类型属第二类;石炭—二叠系油藏属第三类。据已投入开发的49个层块,其油藏性质可分为5类。
克拉玛依油田地面海拔平均为300m,油层中部深度为150~2900m。油藏中部海拔为150~2600m。油藏的原始地层压力变化在1.8~34.85MPa,压力系数变化在1.02~1.71之间,不同的断块、不同的层系,都有自己独立的压力系统。地层压力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高,而压力系数的变化却没有规律。
油藏的压力变化在1.8~29.6MPa之间。在克—乌断裂上盘各层块,油藏的原始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基本接近,属饱和油藏。而克—乌断裂下盘各层块,原始地层压力均高于饱和压力,油藏的饱和度一般在80%左右,属高饱和度油藏。油藏温度随埋藏深度而变化,为17~72℃。
克拉玛依油田天然驱动类型以溶解气驱为主,弹性驱动为辅,且仅见于克—乌断裂下盘各油藏,弹性能量有限。在少数层块构造低部位见有边水,但很不活跃,无明显的油气界面。
克拉玛依油田的地面原油性质,总的变化趋势与油藏埋深密切有关。在主断裂上盘的高断块,油藏埋藏浅,地面原油相对密度高(0.86~0.92),黏度大(20℃时为50~4200mPa·s),凝固点低(-45~-20℃),含蜡量低(微量至5%),多属低凝油。而地层原油饱和程度高,均在90%~100%,地饱压差趋近于零,原始溶气量较低(5~50m3/t),原油相对密度较高(0.8~0.86),黏度较高。溶解气相对密度0.62~0.75,甲烷含量达70%~80%。主断裂下盘,油藏埋藏深,地面原油相对密度低(0.79~0.85),黏度小(20℃时为20~100mPa·s),凝固点高(-10~+15℃),含蜡量高(3%~7%),为普通原油。而地层油饱和程度较低(80%左右),地饱压差在2MPa左右,原始溶气量较高(50~150m3/t),原油相对密度较低(0.67~0.8),溶解气相对密度较高(0.7~0.82),甲烷含量为80%以上。
地层水在油田上不活跃,只见于分割的断块区构造低部位。水型以重碳酸钠型为主,氯化钙型次之。三叠系及其以上地层的水矿化度变化在6~7.2g/L之间,三叠系以下地层的水矿化度变化在7~49g/L之间。
5.1.4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克拉玛依油田成藏控制因素中,构造条件为主控因素:
1)油源丰富,油田近临玛纳斯富油气坳陷,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供油,还可能有石炭系烃源供油的潜在因素,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2)断裂构造发育,存在多个不整合,为油气运移、储集创造了条件。
3)储油构造发育良好,圈闭类型多种多样,其中与断裂有关的圈闭尤为发育。
4)储集条件优越。本油田储集层系有石炭—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砂岩、砾岩储层,还有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等多层系、多类型储集体。
5)构造形成期与烃源岩生、排、运期匹配,大体在侏罗纪,即已处在生烃、排烃高峰期时适遇大批构造圈闭定型,后又历经多次构造运动,多次不整合面发育以及出现多次地层超覆,形成了重要地层、岩性圈闭,为油气聚集创造了必要的空间场所。
6)克拉玛依油田分布在西北缘克—乌冲断带上,该构造带是准噶尔弧西翼构造成分,以断裂为主,具左行扭动特点,为压扭性,断裂分支较多,形成入字型、雁行型、小型帚状以及反S形等多种利于油气聚集的构造型式,为油气富集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