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法制新闻 > 正文

法制新闻

浦东新区优势建筑材料价格走势(浦东新区大型的建材市场有哪些)

hacker2022-06-12 10:28:28法制新闻92
本文目录一览:1、上海川沙区的建材市场有哪些???急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川沙区的建材市场有哪些???急

1.上海浦川建材装饰材料市场‎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路附近‎.

2.佳佳美建材市场‎

上海市浦东新区置业路‎

3.高尔登家具商场‎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路435号‎

4.福源五金建材‎

上海市浦东新区城丰路274号识别‎ - 021-58372812

5.家具大卖场 ‎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一路‎

6.金悦来五金机电 (川六公路)‎

上海市浦东新区六团镇川六公路1859号,景园街与川六公路路口以东约50米‎ - 021-58598458‎

浦东新区开发对上海的影响?

(一)奠定了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基础

浦东开发开放之初上海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趋势不明显。19年来,浦东开发开放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积极推动功能拓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先发展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为全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了先导作用,逐步形成了现代化服务业和先进创造业共同推进经济发展的格局。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开发初期的20.1%上升到2007年的52.3%,产业亮点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业、会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等产业,2007年底,中外金融机构总数已达493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80.52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1254个,吸引合同外资49.49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1/3;第二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大量外资外技的进入,促进了上海的工业结构向高级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带动汽车、通信和精细化工等行业的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包括高技术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在内的创新经济迅速发展,2007年,总量达到2700亿元,研发机构迅速集聚,已达到223家,市高新技术企业624家。2007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96家,总量占全市一半以上。开发开放为浦东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以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为基础的都市型第一产业初具规模,乡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农村经济总量在市郊区县名列前茅。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4个国家级重点小区的建设不断推进,为上海城市功能的拓展发挥了核心功能的作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已成为上海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象征。陆家嘴作为国内金融机构最密集、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金融贸易区流量经济涵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流网络遍布165个国家和地区,集聚着证券、期货、钻石、产权、石油等10多个国家级要素市场,以股票、货币、债券、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日渐成熟,基本确立了国内金融市场中心的地位。张江高科技园区建有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拥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建有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国内一大批科研教育机构入驻,支持以企业体的产学研联盟实施重大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张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基地;科技创业人才、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的集聚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综合改革的试验基地,已吸引15家研究机构和70多家创新型企业落户,成为上海技术创新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平台。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3大功能逐步拓展,引进了2000多家贸易公司和60多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物流分拨中心,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物流分拨功能进一步增强,现代海运和港口经济稳步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保税区和新兴港口。18年来,外高桥保税区累计批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950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0多家入驻保税区。区内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4838亿元,占全国保税区的55%,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贸易中心,来自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众多进出口企业从中获益。保税区的加工贸易、仓储分拨、商品展示和运输等多种功能已得到发挥。金桥出口加工区已成为上海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吸引340多家中外资企业落户,150个现代制造业项目相继投产,其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在全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到70%。先进制造业引领效应明显,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51家在金桥投资79个项目。

浦西以浦东为“龙头”推动产业的调整,取得互相促进,加速发展的效应。一批国有老企业和集体企业在浦东投资与外商投资经济嫁接,提升了产业能级,成为上海工业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批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募集发展资金,改善资本结构,实现了产权制度改造;一批国有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进行了多方面整合,规范了市场进退行为,逐步强化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批国有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开始了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构建了支柱工业的生产集群,各产业间技术进步的相互溢出效应,推动了工业整体进步。同时,一大批混合经济和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调整提供了包括资本嫁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良好社会条件。通过浦东的辐射效应,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创造国内技术领先产品,并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上海的产业水平特别是工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随着金融保险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上海金融信息化进程加快,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在不断规范中继续发展。

通过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城市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相对单一的工业生产基地转变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多功能中心。上海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整体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进而全面提升了上海整个城市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浦东高起点、高强度、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为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彻底改变了城市空间的布局

从传统上海工业的空间布局看,工业企业主要分散于市区,这既不利于城市功能的整体开发,也不利于工业企业及产品的配套和规模化。浦东开发开放提供了发展新空间。上海不仅按照科学规划把浦东新区建设成有合理的发展布局结构、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完整的市政公用设施、便捷的通信系统,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新区,而且按照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对上海6300平方公里的城市空间作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约5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为城市核心层,主要发展金融、贸易、信息和管理等高层次第三产业;第二层为约30平方公里的中心商业区,成为汇集全国名、特、优商品的主要商业区;第三层为约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以第三产业和居住为主,并保留一部分无污染的城市型工业;第四层约1000平方公里的辅城,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集中建设了9个市级工业区和一批大型居民住宅区;第五层约5000平方公里的郊区,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并形成若干个工业园区和旅游度假区,初步形成了支持多功能、高端化发展的城市形态布局。

浦东开发开放以相对自由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以及完备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成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利用外资不仅成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要杠杆,也成为城市建设和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在上海90年代的城市建设资金中,有1/6来源于外资,浦东更高达70%以上。上海旧区改造按以往政府正常拨款需100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土地批租利用外资后10年基本完成。按照“延伸周边、辐射江浙、服务全国”的要求,上海抓紧建设航空港、深水港和信息港,加快建设城市高速公路网和轨道交通网,进一步密切浦东新区与周边区县及长江三角洲的联系,进一步强化浦东交通信息枢纽的地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洋山深水港区一、二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跻身世界第三。一批高速公路和黄浦江越江通道等重要交通设施相继建成。快速干道、轻轨等现代化交通动脉和密布新区的不同等级道路相连,形成便捷、畅通的网络,并和空港、海港、铁路、内河航道及黄浦江越江工程(大桥、隧道、地铁等)共同组成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由内环线、外环线、郊区干线公路、东西发展轴线等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将浦东与浦西连成一片,真正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功能载体。

(三)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能

开发开放浦东后,按照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的要求,上海制定了“开发浦东、服务全国、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协作政策,提出让兄弟省市共享浦东开发开放资源,要“打长江牌”、“中华牌”、“世界牌”,要在为全国服务中加快发展自己等思路。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吸引外省市企业到上海发展的政策。对凡是到上海落户的外资或外地企业,均一视同仁,给予“国民待遇”,并在投资计划、进出口、财税、户籍、土地使用、融资等方面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扩大对内开放,积极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吸引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市的企业共同参与浦东开发。这些项目绝大多数已成为各地对外联系的“窗口”、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内地企业与外资企业嫁接的基地,从而带动和促进了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为发挥浦东和上海在全国经济的辐射作用,上海不断健全以“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拓展上海和浦东交通、通信、信息等方面的枢纽口岸功能;充分发挥浦东证券、金融、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兴办钻石交易和黄金交易等新兴的要素市场,形成上海和浦东在资金、项目、要素配置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努力完善浦东在人才引进培训和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使浦东和上海成为全国面向市场经济的人才基地和科技产业化基地。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上海的振兴,而且对长江流域和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上海初步成为全国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和交汇枢纽。

浦东的开发开放给周边省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共中央赋予浦东开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将投资的方向选到浦东及其周边地区,浦东在奉行重点吸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投资策略的同时,使一些中小资本将投资的方向选向了邻近浦东的省市,从而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中国逐步形成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和内地省会城市全方位大开放的格局。到上世纪末,长江三角洲已崛起了迅速发展的城市群,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都跨入了高速增长的行列,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浦东作为上海“四个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域,为提升上海对全国的服务功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上海浦东大的建材市场在哪里?

上海浦东大的建材市场浦东新区杨高南路3298号,叫上海恒大建材市场。

上海恒大建材市场:占地面积达530000平方米、商铺面积100000平方米、仓储面积120000平方米、驻场经营户达1400余户。

扩展资料:

上海恒大建材市场创建于1997年12月。北邻世博会园区,南临中环线,在南浦,卢浦,徐浦三座黄浦江大桥的环抱之中。

市场经过18年的精心运作,已步入成熟期.商场占地面积达530000平方米,建场来,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凭借浦东开发开放的持续发展、上海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市场步入了成熟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上海恒大建材市场

上海浦东的 已经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上海浦东地区的发展对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意义如何

浦东开发开放,也谱写了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创造昨日辉煌的老工业基地,浦东开发开放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浦东开发为契机,通过东西联动,加快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性调整,全面促进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再创上海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一、浦东开发开放及自身产业演变轨迹

经过十年的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综合经济实力方面看:1999年,浦东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00.5亿元,比1990年的60亿元增长13.3倍,十年平均增长21.3%。浦东新区占全市GDP总比重也上升到19.8%。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浦东的经济和产业形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经济形态从以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元经济,转变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框架、以多元投资为基础、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发挥积极作用、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发展的多元经济。

——经济结构从以市郊农业和配套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转变为以金融贸易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工业为支撑的现代经济。

——产业结构从主要靠二产拉动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二产、三产共同拉动的多元结构。

——浦东功能辐射从上海市内东西联动,转变为与长江流域、与国内其他地区、与国际市场互动,浦东开发已进入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同进的新阶段,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雏形已经在黄浦江东岸初步建成。

二、浦东开发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

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与“孤岛式”发展模式不同,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一直与整个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连。在“依托浦西、以东带西、东西联动”方针的指导下,浦东依托上海产业基础推进自身产业升级,上海也以浦东为“龙头”推动产业的调整,取得了互相促进,加速发展的效应。可以说,浦东开发开放十年间的过程,就是上海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过程,就是上海产业结构从适应性高速到战略性调整的过程。浦东开发开放,对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如下作用:

1、大力利用外资,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浦东开发开放十年间,正值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十年来,通过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浦东吸引外资的水平不断提高。至1999年末,已有来自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外商在浦东投资企业5942家,总投资294.43亿美元,合同外资115.68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8家公司在浦东投资1818个项目,总投资达86亿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79个,总投资256亿美元。浦东新区已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28.8%,项目总数的30%。通过与外商资本的嫁接,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信息产业、现代生物医药工业、家电制造业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也构筑上海一批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和企业。通过这些产业和企业的建立,使上海企业和产品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也提升了上海出口商品的结构。上海市外贸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53.17亿美元迅速提高到1999年的187.85亿美元,增长达3.5倍。从出口企业构成上看,“三资”企业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66%;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去年上海机电产品已占出口总额的43.75%;“双高”产品的含量也已近40%,这表明上海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正迅速增强。

2、带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合理化

作为老的工业基地,浦东开发开放之初的上海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趋势不明显。因此,在上海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总目标下,浦东的发展战略定位为“金融、贸易、高新技术先行”,两者的方向保持一致。十年来,上海市在浦东开发开放中,坚持优化市场配置的原则,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第二产业升级换代,并为整个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了先导作用。浦东以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为代表的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汇农业快速增长;金桥现代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和支柱工业形成规模,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经济初具特色,外高桥保税区加工贸易功能开始凸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功能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聚辐射效应开始发挥,金融保险业已经成为浦东新区第三产业的支柱。由于1999年浦东第在产业迅速发展,去年占浦东GDP的比例已达44.1%,以此推动上海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年均递增1.7个百分点,开始形成三产与二产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从上海二产发展的情况看,处于调整期的上海工业,十年“关、停、并、转”的破产1028家,下岗分流150万人次,传统工业如纺织、轻工、有色工业等生产下降,而同期上海工业十年却平均每年增长14.5%。这一下一上反映了浦东的二产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增长点,一个极为重要的孵化器,一个极为重要的蓄水池。

3、适庆科技发展趋势,促进产业高技术化

作为对外开放开发区,浦东机关报区在吸纳外资进入的同时,关键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上海产业向高技术化发展。十年来,特别是“九五”以来,上海借助浦东新区兴建“一江三桥”(即张江、金桥、外高桥、孙桥)高新技术产业带,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张江高科技园区着力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上海软件园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到1999年末,张江园区已引进中外项目67个,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金桥出口加工区以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现代家电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互为依托,牵引和辐射的集群效应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带还辟通了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通道”,形成了上海贝尔、上海日立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40多个层次较高的企业研发中心。通过浦东的辐射效应,上海工业系统已累计建立70个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23个,市级47个。通过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创造国内技术领先产品,并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上海的产业水平特别是工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1999年,汽车、通讯设备等六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近60%,上海正不断构筑新的产业高地。

4、提供发展新空间,促进上海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从传统上海工业的空间布局看,工业企业主要分散于市区,这既不利于城市功能的整体开发,也不利于工业企业及产品的配套和规模化。按照把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要求,根据“市区体现上海的繁荣和繁华,郊区体现上海工业的实力和水平”的指导思想,上海作出了“退二进三”的调整决策,即以市中心内环线为界,内环线以内发展都市型工业为主,内环线之间发展都市型工业、高科技产业及配套工业,外环线以外发展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为主。至1998年,内环线内106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相继有500多家工厂(车间)迁出,腾出了350万平方米的场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在这新一轮的大调整中,一方面,通过浦东开发有关政策的波及效应,推动上海市区金融、贸易、信息等服务业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实现市区经济的服务化;另一方面,清东新区作为上海1+3+9工业区系列组合的“龙头”,通过一批新的工业区如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高桥工业区等工业区的建设,使浦东崛起了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体现了上海产业和工业布局的新态势。

5、发挥调整新优势,推动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浦东开发开放的十年中,上海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为适时调整上海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上海充分发挥浦东开发开放的综合功能,为企业制度创新提供舞台。通过以证券、期化、产权、人才、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为第一层面,石油、汽车、钢铁等生产资料市场体系的建立,为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批国有老企业和集体企业在浦东投资与外商投资经济嫁接,提升了产业能级,成为上海工业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批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募集发展资金,改善资本结构,实现了多坏分子化投资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造;一批国有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进行了多方面整合,规范了市场进退行为,逐步强化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批国有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开始了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构建了支柱工业的生产集群,各产业间技术进步的相互溢出效应,推动了工业整体进步。同时,一大批混合经济和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调整提供了包括资本嫁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良好社会条件。据统计,十年来,上海工业企业破产兼并和资产重组活动有近30%是依托浦东实现的。

三、进一步发挥浦东开发开放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思考

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浦东开发开放发挥了先导、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经过十年的建设,浦东开发开放当前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浦东开发开放将面临新阶段的新情况,面临我国加入WTO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浦东新区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上海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基本形成以金融、贸易、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如何推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探索。在此,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增强东西产业互动,在上海产业大格局中明确定位。

浦东参与的产业体系可以分为三个环,即以浦东自身产业空间为第一环,浦东融入浦西形成上海产业空间为第二环,上海产业进入全国和全球产业体系为第三环。在这三环中,关键是做好作为中观层面的第二环开发。总体上,浦东自身产业要进行相应调整并得到发展,但同时要与上海整体的产业政策保持一致相互协调。因此,在上海整体产业升级中应引导浦东产业定位,发挥其综合试验区的功能,大力发展金融、信息、通讯、电子及服务贸易等产业,增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上海经济总量中的比例。由于浦东开发是在人口相对稠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开展的,对浦东自身产业中尚有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竞争力较差的传统工业企业,要加大调整和技术改造,迅速提高产业和产品等级,解决浦东浦西仍存在的产业趋同化问题。同时,应加强对浦东产业联动、产业政策方面的规划,提供利用外资、产业服务等方面的良好环境,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浦东与上海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现象,发挥浦东新区在产业调整中的带动作用。

第二,面临加入WTO新形势,积有汇入国际产业大格局。

作为我国市场准入程度最高和对外开放上,并率先汇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流。结合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浦东继续发挥综合试验区的作用,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和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为吸引外资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

应继续做好直接利用外资工作,重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鼓励外商资本进入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引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重点行业和项目。同时,对间接利用外资这一国际主要融资形式及时研究,积极吸引国际投资进入金融、贸易、保险等领域,吸纳外资参与浦东和上海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加大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在加入WTO“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情况下,浦东开发开放不仅要大胆“引进来”,还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走出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为此,应积极推动借助浦东政策的1000余家外贸公司,进一步开辟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推动落户浦东的各类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兴办技术中心,进行产业转移,推动上海企业和产品,利用浦东的信息优势,为上海积极培训“走出去”的各类人才,了解和掌握国际通行的商务、法律和规则。

第三、面向全国加强服务,发挥经济发展的“桥梁”、“枢纽”的作用。

为适应上海沿长江中下游和全国进行产业调整和延伸的需要,必须突出浦东为工江三角洲服务、为全国服务的功能,完善“延伸周边、辐射江浙、服务全国”的城市形态布局,形成浦东服务全国的“窗口”、“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前,国家提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这对上海既是挑战,也是千载难适的机遇。为发挥浦东和上海在全世国经济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应进一步健全以“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拓展上海和浦东交通、通讯、信息等方面的枢纽口岸功能;要充分发挥浦东证券、金融、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兴办钻石交易和黄金交易等新兴的要素市场,形成上海和浦东在资金、项目、要素配置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应努力完善浦东在人才引进培训和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使浦东和上海成为全国面向市场经济的人才基地和科技产业化基地。应积极挖掘浦东在承办展览、会议、咨询、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使浦东和上海成为国内外商品、文化、信息的交汇点和“窗口”,同时,应进一步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环境,做好吸引国内企业和大集团总部落户浦东的工作,使浦东成为全国的浦东,使上海企业成为全国的企业。

第四,面向未来产业竞争趋势,使浦东成为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热土。

从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完成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后,工业结构应向高技术化演变,高科技的不断产业化是重点追求的目标。

结合上海经济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应充分利用浦东的特有优势,率先使浦东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向以技术创新为主的转变,使浦东成为上海工业和科技创新的“龙头”。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方面,要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先导,推进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全面渗透,努力培育优势产业群,构筑由战略产业、支柱产业、都市型产业和知识型产业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使浦东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应形成“内、外、民、小”等四种科技创机关报大军汇集的局面,全面营造“科技浦东”概念。积极吸引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落户浦东,鼓励国内企业在浦东兴办研发中心;积极吸引外资在浦东设立地区研发中心,鼓励外资参股企业研发机构;为民营科技企业创造条件,形成合伙、股份等所有制形式的高科技企业群;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员和青年科技人员到浦东创业,形成一批科技型、哑铃型、头脑型的科技企业。

为提供对以上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浦东和上海将集中力量抓好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努力拓展张江高科技园区在研发创新、孵化创业、转化辐射和机制创新方面的功能,使浦东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地。

浦东的发展

推介致词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投资者和所有关心浦东建设的朋友们:

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欢迎各位参加此次股权分置改革网上交流会,并对各位长期以来对浦东建设的支持与关注表示感谢!

在此我简单介绍一下公司,浦东建设主要从事沥青道路摊铺和其他市政道路工程总承包业务,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3月上市以后,公司发挥投融资的优势,突破了单纯施工的经营模式,通过以 B T项目投资带动施工,扩大了建设市场的占有份额和施工规模,提升了公司的综合收益水平,已经成功地向投资建设商转型。

我们的业务,已突破了浦东本地,覆盖到苏浙皖三地,并形成集项目策划、投资、建设、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集成化运作思路。可以说,今天的"浦东建设"远远超出了字面上的本义,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赋予了"浦东建设"全新的内涵。通过BT项目,施工经营与资本经营的有机融合,公司形成了适合于我们自己的盈利模式,企业的综合回报率能一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次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衷心地希望能够通过网上交流的机会与广大流通股股东进行充分沟通,共同促进浦东建设的长远发展。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通过规范运作,求实创新,不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来回报广大投资者长久以来对公司的支持!

谢谢大家!

股权分置改革篇

问题: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有什么特点?

董汉有:从方案特点来看:1、对价安排方式采取了简单易懂的送股方式,对价安排的水平参考了市场平均水平,在公司目前的股本结构情况下,显示了非流通股股东的改革诚意。2、在计算对价的时候,将流通股股东在公司溢价发行时多支付的部分以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应享受到的利息收入也考虑到对价中。这可能是目前采用超额市盈率法计算对价的所有股改公司中,唯一考虑将流通股股东的溢价贡献,加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股改公司,体现了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出发点。3、第一大股东浦发集团承诺所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24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前述期满后的12个月内不超过5%。4、第一大股东浦发集团承诺:在2005年至2007年度股东大会上提议并赞同浦东建设进行现金分红,每年现金分红的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50%。

问题:此次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将对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葛培健:股权分置改革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包括:(1)公司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的价值取向趋于一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2)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推动公司经营机制的改善。(3)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司价值发现和评估机制。

问题:公司的股改方案实施后,对公司财务状况有什么影响、主要财务指标有什么变化?

杨晓冬:公司股改方案未涉及未分配利润、公积金,总股本也未变化,方案实施后,对公司财务状况没有直接影响。

经营管理篇

问题:为什么要变更大股东、变更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有什么好处?

董汉有:按照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部署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要求,实施本次股权划转,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的集中度和运作效率。

通过股权划转强化浦发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对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浦发集团把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倾斜,逐步丰富浦东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商的业务形象,保证投资者的稳定回报,使浦东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浦东板块新概念的龙头。

问题:公司大股东浦东发展集团实力非常雄厚,股改后会给浦东建设怎样的支持?

王庆国:公司大股东浦东发展集团是浦东新区最大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承担了浦东新区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和投融资功能。浦发集团在本次股改中实施增持,无疑会对浦东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问题:请问公司主要的控股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

刘钢:目前公司从事BT业务的控股子公司主要有上海、江苏、安徽的三家公司,已完成投资额(即已进入回购期的项目总金额)6.1亿元人民币。从2004年起,这些项目的回购资金已陆续到位,资金到位率100%。上述控股子公司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法人制的要求进行规范管理与运作,着重在项目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与各地方政府进行全面合作。

问题:请问,公司与同区域的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竞争优势有哪些?

王庆国: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有着独特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位优势:公司所处的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建设投资加大将会给公司的市政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工程业务带来较多的业务机会。上海开发浦江两岸以及浦东的新一轮开发都将给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2、技术优势:公司在新型路面材料研究、道路安全性(防滑性、排水性)研究、铺装工艺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盈利模式的竞争优势:公司在强化路面工程施工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在BT项目投资领域拓展业务,已由传统的施工企业转变为"路面工程施工"和"BT项目投资"并举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供应商,从而获得施工利润、投资收益双重回报,提升了公司综合收益水平,实现公司可持续的利润增长。4、品牌优势:公司已经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所承接的工程均能按期完工,质量上乘。公司承担的多项工程获得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和上海市政金杯奖。

问题:"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型经济,听说公司有个业内最早成立的研究所,请问公司在科技创新、技术储备方面的情况如何?

王庆国:我国道路施工企业的竞争,正在从粗放型的低成本竞争向以质量、技术为核心的竞争转变。浦东建设早在1999年就在同行业中率先成立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开发相应的对策。首先,针对市场竞争的转型,浦东建设立足于做道路建设专家。其次,浦东建设在结合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如生态路面、景观路面和环保路面。同时,浦东建设与日本、美国、德国等相关科研机构建立了各种技术合作关系,消化、吸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道路技术,如旨在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泡沫沥青技术等。浦东建设将密切关注着上海乃至全国道路市场的需求,也密切关注着国际道路技术的最前沿,将科研工作与市场营销紧密结合,将城市建设与道路研究全面融合。

问题:请介绍一下公司的BT项目,为什么能因此而实现综合收益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刘钢:浦东建设从事的BT项目的收益有两部分组成:工程建设收益和投资收益。工程建设收益主要来源于通过招投标浦东建设中标后,施工产生的总承包施工利润,而投资收益来源于总承包施工单位中标价与回购基数的价差和回购方支付给项目投资公司的约定投资回报。

综合以上两部分收益,浦东建设通过投资带动施工的毛利率要比直接通过市场竞标获取施工的毛利率高7%以上。

发展前景篇

问题:贵公司发展前景如何?2005年和2006年盈利预测多少呢?

王庆国:公司近几年来业绩稳定,且呈持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强化传统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BT项目运作模式,从而发挥了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优势,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拥有自己的道路技术研究所,公司在新型路面材料研究、道路安全性(防滑性、排水性)研究、铺装工艺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另外,公司外部环境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05年和2006年的业绩,我们将按照上交所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

问题:贵公司在未来几年如何实现业绩稳步增长?另外公司是否逐步会改变主业?

葛培健:公司凭借自身实力,通过投资BT项目来实现主营业务持续增长,通过公司的科研所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量,通过资本运作,增加投资收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公司不会轻易改变主业,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确保公司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实现利润稳定增长。

问题:我是较多做中长期投资的,想知晓一下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

葛培健:经过审慎思考,结合公司的现状,公司制定了发展战略。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建成集成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商。该目标具体是指,以道路交通为主体,逐步延伸到其他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全面介入市政基础设施的整个生命周期,逐步将公司发展成为集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为一体,专业化服务、集成化运作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商。

问题:大股东对浦东建设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王庆国:浦发集团作为浦东新区最大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拥有众多的优质资源,可以帮助上市公司以市场化方式参与集团的产业链重整,鼓励其参与国有资本的运作;在浦发集团的支持下,浦东建设可以适时收购一些具有盈利能力但资金占用量较大、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因此浦东建设作为浦发集团内部唯一的一家上市企业,将在集团整个产业架构中承担重要角色,相信在集团的帮助下,浦东建设将获得一个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嘉宾名单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葛培健先生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王庆国先生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会计师 杨晓冬先生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投资发展部经理 刘钢先生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董事会办公室主任 董汉有先生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上海总部总经理 沈浩先生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总部副总经理 张鹏先生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保荐代表人 吴广斌先生

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优势产业是哪些

1、独特的区位优势。

上海在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具有优越的龙头地位。实际上,包括合资在内的外资之所以青睐浦东,与其龙头地位颇有关系。浦东地处上海市东部,正好是中国海岸的中点与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浦东的海岸线占上海大陆岸线的大部分,具有良好的港口航道条件和港口集疏运体系,拥有较强的港口吞吐能力。据统计,长三角承接了全国一半的集装箱吞吐量,上海承接了长三角一半的吞吐量,浦东承接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成。浦东依托上海的科技人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特大型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优势,使其能够肩负起带动上海与长三角、长江流域联动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共同发展和整体功能提升的历史使命。

2、梯度有序的特色功能区布局。

“十一五”时期,浦东新一轮发展确定了“一轴三带六区”的总体布局。依托四个国家级开发区,浦东新区规划了六大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布局合理、梯度有序,集国际金融、贸易、现代物流、高科技、旅游会展等功能服务为一体。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开发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也是全国经济流量最大、服务最完善的金融中心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是上海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唯一接近真正意义上自由贸易区的保税区,也是国内唯一可设立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的园区,它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其经济总量、销售收入、税收总额都相当于全国其余14家保税区之和。

3、国内一流的城区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区重要的投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区经济的运行质量。经过17年的开发建设,浦东新区打造枢纽型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已取得重大进展。至2006年,浦东开发累计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达到1648.73亿元,为改善新区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年底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以及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项目落户浦东,将极大地促进浦东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快发展。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将使浦东发挥越来越大的枢纽作用。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推动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沪崇通道的启动建设,并有利于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的形成。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将为新时期浦东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仅拓展了浦东外向型功能的内涵,也为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4、相对齐全的要素市场。

证券、期货、产权、钻石、铂银等要素市场均落户浦东,这些要素市场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宗旨,形成强大的要素市场综合功能辐射力,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配置范围的扩大,为上海、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服务。上证所带动了一大批金融机构集聚浦东,给浦东金融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期货市场在全国的地位也举足轻重,成交额占全国一半左右,期铜已成为全球三大定价中心之一,期胶也成为现货市场上生产、消费和流通的重要指导价格;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已成为全国交易额最大的产权交易机构,不仅为上海市的国有与集体企业的产权提供交易服务,而且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企业产权提供交易服务,已成为浦东释放金融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平台。浦东凭借要素市场比较齐全的优势,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可难尢婠(2022-06-12 15:55:43)回复取消回复

    出口加工区是上海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唯一接近真正意义上自由贸易区的保税区,也是国内唯一可设立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的园区,它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其经济总量、销售收入

  • 鸢旧同尘(2022-06-12 21:55:20)回复取消回复

    东兴办研发中心;积极吸引外资在浦东设立地区研发中心,鼓励外资参股企业研发机构;为民营科技企业创造条件,形成合伙、股份等所有制形式的高科技企业群;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员和青年科技人员到浦东创业,形成一批科技型、哑铃型、头脑型的科

  • 晴枙好怪(2022-06-12 11:24:29)回复取消回复

    。因此,在上海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总目标下,浦东的发展战略定位为“金融、贸易、高新技术先行”,两者的方向保持一致。十年来,上海市在浦东开发开放中,坚持优化市场配置的原则,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第二产业升级换代,并为整个上海

  • 闹旅殊姿(2022-06-12 20:42:24)回复取消回复

    导的产业发展体系,如何推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探索。在此,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大家参考:第一,增强东西产业互动,在上海产业大格局中明确定位。浦东参与的产业体系可以分为三个环,即以浦东自身产业空间为第一环,浦东融入浦西形成上海产业空间为第二环,上海产业进入全国和全球产业体系

  • 纵遇诤友(2022-06-12 11:54:11)回复取消回复

    的老工业基地,浦东开发开放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浦东开发为契机,通过东西联动,加快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性调整,全面促进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再创上海经济发展的新辉煌。一、浦东开发开放及自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