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活动观察物理现象的(幼儿园观察科学活动)
本文目录一览:
- 1、幼儿园科学存在的问题
- 2、小孩从幼儿开始学科学实验对以后物理有用吗
- 3、求幼儿园大班科学《望远镜和显微镜》教案
- 4、有没有适合幼儿园大班小孩做的科学小实验?
- 5、幼儿园科学启蒙室物理科学类包含哪些
- 6、理解幼儿园观察类科学活动类型
幼儿园科学存在的问题
X 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作者:赵艳霞
l、前言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对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视使科学教育受到空前的关注,让人们开始了深刻的思考。幼儿科学活动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作为幼儿师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指导实习过程中发现存在困惑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对这些问题的个人认识。
2、常识教育与科学活动
科学活动具有科学性、启蒙性、地方性、生活化等特点,然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对科学活动内涵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有些教师认为科学活动就是原来的常识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和幼儿生活中熟悉的自然环境为主,教师使用集体的教学方式,让幼儿记住简单的一些道理,或是稍微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活动和动手操作。
实际上,科学活动综合了理科的课程(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史(即古代、现代、当代时期科学的主要表现和发展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和其他原因,在五大领域的教学中,科学多年来一直是幼师生公认的难学,长期未能 解决。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幼师学校可将生物、物理、化学等变为必修课,并适当增加有关这些课程的相关实验,让学生有效地应用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
3、指挥“探究”与主动“探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行科学学习,亲自体验、感受并获得有关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与原来的常识活动相比,有些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只是多了一些让孩子自己动手摆弄一下,亲自看看的环节,然后还是按照原来的程序由教师指导幼儿得出既定的结论,并认为这样的活动就是科学探究活动。这说明教师对科学活动中的“探究”还存在一些误解,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体验并动手操作了就是探究,将“探究”等同于动手的学习活动。
而事实上,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探究”是让幼儿有动脑的过程,幼儿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活动,能够达到手脑并用,让幼儿学会技能和方法,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要在组织科学活动过程中重视幼儿在观察中的思考,对结果的猜测和质疑,能够在小组中讨论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知识与方法技能、情感态度
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性教育,然而在幼儿园中依然重视科学知识的掌握,忽略科学方法技能和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追求“小学化”,只是一味地追求知识成绩,殊不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幼儿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更好地发展智力。
目前,教育部强调了各年龄阶段目标的要求,希望教师们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指南的精髓,有效合理地指导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真正变成“授人以渔”,培养幼儿的兴趣,主动参与活动,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科学活动。
5、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
在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依靠现成的教学参考书来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是以“教”为中心,而非以“学”为中心。教师想当然和简单地认为科学就是要教会幼儿有关自然、物理等方面的简单知识,不注重科学本身要求贴近实际生活,不注重幼儿的思维水平只是局限于具体化,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幼儿觉得科学活动过于容易或是又太难,不能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树立新型的教师观,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该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材料,在材料中让幼儿主动探究,不断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的经验,得到真正的发展。
6、科学实验、制作与科学现象
科学活动的内容是数、理、化、生物、地理和科技,其内容很广泛。例如物理有物理实验还有物理现象。而在幼儿园实际活动中,教师就只会选取一些科学小实验或是小制作,简单地认为科学探究只能在实验和制作中实现,忽视了对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感知,还有些教师在选择科学小实验和小制作时,忽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活动设计过分注重新颖性,造成了幼儿在接受上出现偏差。
因此,在设计活动中,不论是科学小实验、小制作还是科学现象都是可以让幼儿进行探究的,只是在探究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同,让幼儿学会的技能不同罢了。例如需要进行长期观察的“月亮的变化”(科学现象)就可以让幼儿每天晚上在家里观察月亮,并且让其用画的方式来记录月亮有显著变化时的情形,以便深刻理解科学现象,而这种长期观察的方法和用画记录的能力就是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并非只有课上的实验和制作才是探索,才叫做“探究”。
小孩从幼儿开始学科学实验对以后物理有用吗
有用,科学实验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儿童解释科学要比较容易些,因为他们没有成见,乐于学习。科学实验更易于让孩子接受。在他们还没完全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之前,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更早的接触自然学科中的基础知识。这对今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数理思维,为以后的数学和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3-8岁的孩子学物理,一是要抓住3-8岁这个孩子的求知敏感期;二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三是要为孩子创造学习场景,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透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科学实验好处
让儿童参加科学试验活动,可为儿童提供扩展其好奇心和建立基础科学理论的机会。儿童学习科学,如果只是学习现成的科学结论,而忽视了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与体验,那儿童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所以,我们组织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有效保持了儿童对自然的好奇心,特别注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使孩子们能够体验探究过程。可以通过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不懈努力的感知探求周围世界的本能,把儿童带到比他(她)们具有的经验和初始(理念)想法更深,更多,更复杂,更广泛的理解领域。
而这些理解的界限之突破、扩大,一方面预示着儿童“科学”创新思维萌芽的确立,另外一个方面,预示着儿童这方面的脑功能得到强化开发和永久性提高。
求幼儿园大班科学《望远镜和显微镜》教案
活动意图:
使幼儿对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认知目标:
1、感知望远镜的基本构造,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影像变化。
2、感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
技能目标:
1、通过制作望远镜,锻炼幼儿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采用的科学方法:
提问法、探索发现法、讨论法。
幼儿材料:
望远镜展开图、凸透镜、凹透镜
教师材料:
同上
实验步骤:
1、如图将卡片抠下
2、如图将有线处折叠
3、如图将凸透镜凹透镜粘贴
4、如图将卡片粘贴,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2)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幼儿进行玩水游戏。
4、幼儿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凸透镜看物体,物体变大。凹透镜看物体,物体变小。)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认识凸透镜
(1)首先请幼儿观察感受凸透镜的特点,摸一摸,说一说,凸透镜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3)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体,请幼儿观察现象,并说一说凸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可以形成放大的像。认识凹透镜
(1)首先请幼儿观察感受凸透镜的特点,摸一摸,说一说,凹透镜是什么样子的?跟凸透镜有什么不同?
(2)提问:你们知道凹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3)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体,请幼儿观察现象,并说一说凸透镜的特点:凹透镜可以形成缩小的像。
(4)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用望远镜展开图制作望远镜的镜筒。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3、总结: 联系生活,认识望远镜的用途,
(三)互动课堂
水滴和放大镜可以把莱克放大。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 望远镜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做成的。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比比谁的望远镜看的最清楚。
(五)总结延伸
谈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望远镜呢?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有没有适合幼儿园大班小孩做的科学小实验?
可以做《神奇的纸》的科学实验,用不同的纸测试出那一种纸吸水最快,如果觉得简单了也可以试试《沉浮实验》用不同材质的球或者水瓶、管子,测试哪种会沉哪种会漂浮起来。
幼儿园科学启蒙室物理科学类包含哪些
,比如:“谁先发芽”,将种子分别放在泥土、石头、沙子和纸屑中,让幼儿观察哪里的种子会发芽。又如“它往哪里长”,将一盆小植物用一个纸箱盖起来,纸箱上挖两个洞,几天过去后,小苗苗就从洞里长了出来,从而使孩子们了解了小苗苗喜欢阳光。
自然角中,我们还注重培养幼儿记录的兴趣和习惯,中、大班每个孩子一本记录本,随时记录自己对动植物的观察结果,小班以集体记录的方式进行。现在在我们的自然角里,孩子们每天观察、照顾自然角里的动植物已成了一种习惯,良好的观察记录氛围已初步形成。幼儿对身边事物和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走廊空间。利用走廊空间展出系列化的科技产品,发挥走廊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我们将幼儿身边经常接触的科技产品展出,让幼儿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感知科技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如“家乡的变化”、“有趣的电话”、“电动玩具”等。这既带动了整个幼儿园的科学氛围,又在家长和幼儿中形成了关注科学、关注周围变化的态度和情感。
理解幼儿园观察类科学活动类型
文档介绍:幼儿园科学集体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观察认识型活动 (一)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就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幼儿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幼儿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二)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1、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2、观察能促进幼儿多元智力的发展? 3、观察能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力 关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是人在观察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 具体是指观察的目的性、完整性、细微性、敏捷性、概括性。 从构成观察力的各要素看,它们与智力结构中的各个方面有密切的联系,是智力结构中的主要方面,是人才必备的条件。 (三)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分类 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一般分为: 一般性观察 比较性观察 长期系统性观察 二、 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1、准备工作要充分 2、内容选择要合理 3、观察方法很重要 (二)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 通过某种具体的观察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培养幼儿的表达技能,促进合作意识的养成; 获取对观察对象的科学认识,积累科学知识; 培养科学情感,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1.观察技能: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比较/有顺序观察)物体的特征 如: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瓜的特征(小班) 观察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不同(中班) 观察蚯蚓的各部分及其特征(大班) 学习观察并记录小蝌蚪身体的变化(大班) 2.表达技能: 运用(完整/连贯)语言讲述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 如:尝试用语言说出西瓜的特征(小班) 学习用图画表现小蝌蚪生长过程(大班) 3.科学认识: 认识事物的明显特征/多样性/异同 如:观察迎春花的颜色\花瓣\枝条等明显特征(小班) 在观察的基础上,知道水果是多种多样的.(中班) 观察各种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