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近新闻 > 正文

最近新闻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

hacker2022-06-12 17:19:28最近新闻100
本文目录一览:1、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2、

本文目录一览:

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

■一言以蔽之,新型城镇化的真谛是人的无差别发展。这是新型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 归纳一下,人们对新型城镇化有多重解读的视角: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甚至不惜牺牲农村、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导致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新型城镇化则要求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以摊大饼、高消耗、城市要素供给不可持续为特征。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数日的雾霾天气给这种城镇化敲响了警钟。为此,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聚式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要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城镇化。城市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摇篮,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传导机制。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城镇化应是工业化的加速器,是农业现代化的引擎,是信息化的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新型城镇化是更大限度撬动内需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重物轻人,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城市体系之外,极大地限制了社会消费。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正引发我国经济进入实质转型期和个位数增长阶段。这就决定了扩内需已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根本大计。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更多利用市场机制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的核心特征是低成本扩张、强势政府主导。新型城镇化则强调尊重市场,尊重农民的产权、自由迁徙权、自由择业权、自由交易权,强调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政府只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将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主要交给市场。要防止地方政府公司化对城镇化进程的过度干预,设定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行政范围。 新型城镇化是注重质量和内涵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虽然超过50%,但城镇化质量不高,许多城镇千城一面,缺乏特色,有的文脉被割断,到处是没有生命的建筑堆积物。从今年公布的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看,许多省份都将推进城镇化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有的还量化了城镇化增长目标,如何更加注重质量和内涵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大课题。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旧型城镇化的一个误区是见物不见人,兴城不兴业,城镇化似乎就是土地的硬化,就是新建筑的崛起,而人力资源则较少被制度关照。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坚中破解深层次矛盾,做到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都要立足于让人完成城镇化。人的无差别发展 其意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的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倡导创新、和谐、公平、自由,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使城镇具有人情味,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这里的人,泛指所有人,包括过去的城里人、新转入城里的人和还在农村生活的人,要能够促进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而不能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福祉,不能为了城市的扩容,而付出太过昂贵的社会成本。 这样提出和认识问题,也是为了从理念入手,逐步破解我国特有的双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里新出现的二元结构)难题及严重存在的伪城镇化、半城镇化、被城镇化、过度城镇化现象。 为此,笔者认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和政策指向应当是: 城镇化发展理念要着眼人的无差别发展。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中心是要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生产生活。目前生活在我国城市中的大批农民工,多数集中在累、脏、苦、差、险、毒等行业,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参与社会活动等许多方面,更没有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眼人的无差别发展,要转变理念,矫正目前的二元化机制,实现城市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提供对所有居民无差别、全覆盖。 城镇化发展目标要体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无论是从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考量,只有让人完成城镇化,城镇化才是完整的和真实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城镇建设,不仅是修路盖楼办工厂,而且要更多地吸纳外来人口,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更好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城镇对于已经或将在城镇工作、履行所有义务的庞大群体,应赋予他们相应的公平权利。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提高城镇内在承载力,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 城镇化发展模式要有利于人的无差别发展。要使新型城镇化惠及几亿人口,必须倡导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也有不同,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总体来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从而使城镇化的受益面最大化。 城镇化发展重点要服务于人的无差别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责任和时间安排。加快促进失地农民充分融入城市,有效降低农民工城市落户的门槛。要改变为城镇化而城镇化的思维定式,着力提升城镇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要改变关注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突出文化品质,突出城镇特色,突出绿色低碳,突出人性化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 城镇化推进方式要服从于人的无差别发展。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特别要把深化改革特别是体制改革,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口管理结构,继续弱化直至最后消解城市户口的附加利益;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放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上市交易,保护农民成为农村集体用地交易主体地位。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城镇住房多元化供应体系,增加对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 城镇化发展政策要有助于人的无差别发展。各级政府必须改变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先工业、后农业的惯性思维。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强化政策导向,由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要制定完善农民工进城及其子女落地生根的就业就学、入户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条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喻新安

国家发改委力推新型城镇化,7年改革持续释放经济利好

每年全国两会后,国家发改委都会对当年新型城镇化工作作出部署。今年,以“人”为核心被摆在更为重要位置。

国家发改委3月17日公布了《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共部署五大任务,排在首位的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落户只是第一步,关键是相关公共服务资源能否获得。今年,重点是畅通公共服务享有中的堵点,比如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参保扩面,规范平台企业用工,对灵活就业人员在社保上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解读道。

在我国近十年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每年约有近千万人口由农民变成市民,这部分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如何解决?此次重点任务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住房供应保障,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模式,具体为:主要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比例,单列租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主要安排在产业园区及周边、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城市重点建设片区等区域。

目前我国生活在城镇的人口已达9亿多,今后还将继续增加,城市建设要重视“面子”、更要注重“里子”。国家发改委称,今年要推进水电路气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力争改善840万户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县域正成为释放潜在空间的主力。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5%。未来5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近就地城镇化将会是城镇化的重要方向。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县城重点发展,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前述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县域发展,国家发改委提出,今年统筹运用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加强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120个县城建设示范地区率先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支持20个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建设等,打造一批县域城镇化的典范。

在经济圈建设方面,国家发改委回答记者称,2022年将继续会同各有关方面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要是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1 N”规划体系全面实施;持续优化双城经济圈发展格局,推动重庆和成都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做优做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

此次重点任务还提出,“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合理控制人口密度,疏解非核心功能,完善郊区新城功能,促进多中心、多层级、组团式发展”“抓好超大特大城市和县城这‘一大一小’的发展”。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梳理发现,2016年至2022年,推动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连续7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当年新型城镇化发展首要任务。这期间,大城市落户门槛不断降低,相关公共服务配套资源不断完善。

但也有一些显著变化。比如2017年,国家发改委曾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现在则代之以“推进城市更新”;2018年提出“继续开展撤县设市、撤地设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严控撤县建市设区”,代之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此前,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分析称,过去的40余年,传统城镇化建设模式将剩余劳动力引向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工业及建筑业发展迅猛,打造出世界级工厂及国际级城市。尽管未来总人口红利将逐步递减,但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大步前行,今后十年城镇人口红利增量对城市经济发展仍将起到巨大支持。伴随着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要素市场流动愈发活跃,信贷与基建也会向内陆地区逐步倾斜,生产线迁移也会对内陆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业带去新的机遇。经验证明,高质量城镇化建设将有更大的聚集效应,房地产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延续阅读

新型城镇化发展七年改革重点

2022年: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五大重点任务:

第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一是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各类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畅通在本地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渠道。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区分中心城区和新区郊区等区域,制定差异化落户政策。

二是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极扩大公办学位资源,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优先将随迁子女占比较高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推动参保扩面。推进异地就医跨省直接结算扩面。推进落实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有条件的地区要落实外埠老年人同等享受本地优待项目。

此外,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健全配套政策体系。

第二,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

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完善边境地区城镇功能。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第三,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住房供应保障。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健全便民服务设施。开展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增强抵御冲击能力。提升智慧化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第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强化空间治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第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稳步推进改革试验。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

2021年: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五大重点任务:

第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

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健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第二,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

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

第三,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强化边境地区城镇功能。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

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低碳绿色城市。增强城市发展韧性。优化城市交通服务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第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第五,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人才入乡就业创业。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推动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

2020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大重点任务:

第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市便捷落户。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大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加大“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的激励力度。

第二,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

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群,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大力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推进边境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大型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第三,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补齐城市公共卫生短板,改善城市公用设施,实施新型智慧城市行动,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革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方式,改革城市投融资机制,改进城市治理方式。

第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探索。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加快引导工商资本入乡发展。促进城乡公共设施联动发展。

2019年: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四大重点任务:

第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

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

第二,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

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强化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第三,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分类引导城市产业布局。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品质和魅力。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

第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管能力。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18年:继续开展撤县设市

五大重点任务:

第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继续落实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市举家落户。鼓励对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及技术工人实行零门槛落户。

2018年要求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

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深化“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不断提升新市民融入城市能力。

第二,提高城市群建设质量。

全面实施城市群规划,稳步开展都市圈建设,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继续开展撤县设市、撤地设市,推动城市群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县和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率先设市。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第三,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绿色人文城市。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第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要做好城乡融合发展顶层设计,清除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

第五,深化城镇化制度改革。

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大试点地区改革平台作用。

2017年:加快棚户区改造

五大重点任务:

第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实现城镇外来人口落户1300万人以上。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第二,培育发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

全面完成全国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布局中心城市,开展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推进特大镇扩权赋能。

第三,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

推动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加快棚户区改造,新安排棚户区改造600万套。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污染治理。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第四,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城乡土地制度。健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完善城镇化统计制度。

2016年: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

八大重点任务:

第一,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

第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加快特色镇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加快城市群建设。

第四,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

第五,完善土地利用机制。

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因地制宜推进低丘缓坡地开发。完善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第六,创新投融资机制。

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强化金融支持。

第七,完善城镇住房制度。

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

第八,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新型城镇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原因:

1、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创造大量新的投资需求,通过发挥财政和社会各方面资金的作用,推动城市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带动各行各业投资需求的扩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2、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把农民变为市民,必然会带来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规模的提升,进而逐步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从而拉动经济的发展。3、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

4、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和联系

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发展方式、发展重点上区别如下:

二者的区别:

1、在价值取向上不同:

“以物为本”是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在这种发展理念主导下,一个地区往往将城镇化发展片面地理解为城镇化率的提高,即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价值取向方面的转变。

2、在发展方式上不同:

传统城镇化道路较为粗放,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实现外延扩张和数量增长的目标;

新型城镇化坚持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要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协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和政府调控的引导作用,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发展方式和外生动力等方面的转变。

3、在发展重点上不同:

传统城镇化道路通常片面强调单一规模等级城市的发展,忽视其与其他规模等级城市的互动与联系,甚至控制或限制其他城市的发展;

容易导致在整个城镇体系中,受重视的某一规模等级城市因为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要素而一枝独秀,其余城市则大多发展滞后,从而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难以实现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坚持城镇化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强调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并通过城市群建设、“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区域共建等;

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四化”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各个层面实现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发展形态、发展重点、内生动力、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转变。

二者的联系:

1、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应传承传统城镇化道路的优点并弥补其缺陷而提出的,目的是要同步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传统城镇化道路一无是处,并不是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全盘否定,我们不能忽视和否定传统城镇化道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面。

只是由于具有单一性、片面性、盲目性、粗放式等缺陷,传统城镇化道路在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即无法实现“好”字当头的快速发展。

2、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是既要结合时代特征,又要体现中国特色,还要符合自身特点;

内生动力来源于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外生动力则来源于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

主体发展形态是城市群;主要特征表现为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和区域协调。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勿借“新型城镇化”之名行“传统城镇化”之实

如何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1.强化服务导向,引导城市自发的生长潜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规模化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必然带来城市人口的集聚。新移民(外来人口、农村人口)抵达城市之后的首站栖息地通常为落脚城市(arrival city)。相比西方国与国之间移民的流动,我国的“城中村”容纳的主要是本国“移民”,但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区别。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1.27%,但是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5%~38%。在将近7亿城镇人口里,有将近一半的人不是真正的城市市民,即“半城镇化”或“伪城镇化”。大量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还没有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在城市中暂住在“城中村”。数以亿计的人口外迁,在农村留下“空心村”。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撑起了城市的经济。城市要保持持久的发展动力,就要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适合其消费特点和消费能力的住房、设施和服务,促进外来人口向城市市民转化。“城中村”是乡村移民成为城市一员的第一站,也是必要的一站,我们不能恐惧它的产生,只能容纳它的到来。

纵观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程,作为最早完成工业革命与城镇化的英国,其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更新极具代表性。在城镇化初期,工业的空前发展,吸引大量的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匆匆建立的住宅、工厂和服务设施成为后来的“旧城”和“内城”,也是更新的主要对象。19世纪伦敦的市民至少有40%是外来人口。随着政策的调整与环境的提升,伦敦这一落脚城市安稳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革命的年代,并且日益焕发出落脚城市应有的生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市民尤其是移民们获得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可能性。城市在住房、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系统等方面也有极大改善。重点解决了城市贫困、住房需求、低收入者和就业机会丧失等问题,并以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城市更新的有效实施。同时,改造过程中尤其注重人性化尺度和人的需求,结合社区环境的综合整治、社区经济的复兴,以小规模的、分阶段的谨慎渐进式改善,如伦敦市中心的少数民族聚居改造项目等。

对我国而言,“城中村”中的人能否顺利流向城市主流社会,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以多层次、差异化的设施和服务,满足他们的生活保障乃至安全和社会归属等心理需要。改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教育设施,并促进“城中村”产权明晰化,不然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规划设计手法方面,宏观上,规划应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完善环境规划和空间设计,形成合理的交通组织、适度的社区规模和动态、有机的平衡结构。中观上,要调整好新住宅区内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布局,强调社区设计,创造有利于邻里融洽的优美和谐的环境。在微观上,要营造文化氛围以改善环境,在宜人的空间尺度上创造新移民负担得起的现代新居所。

2.凸显创新导向,注入城市升级发展的原动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曾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美国、德国、瑞典在20世纪初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日本、意大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进入创新驱动阶段,韩国在21世纪初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我国早期经济发展主要受益于生产要素驱动,如以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资源及廉价环保成本进行建设。近年来受投资驱动的特征鲜明,如依赖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进行建设。过去10年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靠投资,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绝大部分年份都在50%以上。我国在城市化发展滞后及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以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工业化模式正在改变,经济增长如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

产业升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一产品附加值的升值,即由生产向创新、设计、高端服务等产业链高端化转变;另一种是不同产品、产业结构间的升值,即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再到服务密集型。随着产业升级,进而实现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型。对我国的大多数城市来说,应追求的不是城市规模的扩张,而是城市的升级。即追求城市的附加值,包括城市吸引力、竞争力等多方面的提升。为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可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条件相得益彰的产业,并提升创新型企业的激励和带动机制。综观我国主要城市的上市公司统计情况,上市公司超过100家的有三座城市:北京因央企众多而高居榜首,上海以总部经济为凝聚力吸引了众多上市企业,深圳作为改革先锋以高新技术等产业为先导孵化了中兴等优秀的本土企业。反观武汉、长沙等城市,上市企业构成与当地的主导产业、规模经济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汉以高校资源为依托有东湖高新、华工科技等上市企业。长沙与其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定位紧密联系,有中联重科等企业。为当地传统产业链的完善,城市产业升级、创新力、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先导作用。

3.关注就业导向,提供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就业保障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一个适合创业、就业不断增长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社会,应充分吸纳农业溢出人口。新城本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新城建设意味着大量人口将进入城市工作,并且安家落户成为市民。这就要求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和住房来保证新增城镇人口能够安居乐业。因而,针对新城营建趋势,应避免有城市无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这一“城镇化陷阱”,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注重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使城镇化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防止“产业空心化”。

新城是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成功的新城不应仅提供给人们居住的场所,还应提供就业的机会,新城不只是一个“睡城”。世界上较成功的新城开发主要有田园新城、边缘新城、TOD新城、产业新城、副中心新城和行政中心新城等,它们各自都有优劣点,但无一例外地做到了紧密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和现实状况,实施严密规划,促进职住平衡,逐步有序地进行新城的开发与建设。如英国建立新城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其成为就业与居住平衡的社区。伦敦新城尤其强调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为了有效增加新城就业机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银行贷款、土地租金、税收等各个方面为新城的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在新城哈罗,超过85%的就业人口工作在新城,在空间布局上,将无污染工业、第三产业有效地与居住功能适当混合以保证就近就业,并成立相应的技能培训机构,帮助居民就业。

4.坚持环境导向,营造更具生态魅力的健康城镇

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城市生态的“多色效应”: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雾霾效应、黄色的拥堵效应、白色的采石秃斑效应和杂色的垃圾效应等。城镇化中的“先规模后效益”发展途径,使得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极端污染事件的发生,就其深层原因主要是由于现行生产模式、生活模式、交通模式等环节对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等生态容量的漠视。若严格按照英国、日本等先进国家标准治理PM2.5也并非不可能。如北京奥运、深圳大运期间通过实施关掉所有污染型工厂、大范围限行机动车等措施后空气质量极大提升。但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产业、民生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生相成,互相促进。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首先,经济增长促进城镇化发展。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原因:第一,随着经济增长,需求产生了变化,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上升,农业比重不断下降,而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由于聚集经济的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城市聚集,因此,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第二,由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和其他投入从乡村转向城市,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从影响因素分析,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产业结构变动还引起就业结构转换,农业劳动者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变,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2)基础设施与技术进步。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科技创新投入都会影响城镇化进程。如信息网络的架构、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小汽车的普及、公共交通的延伸,都大大降低了人们出行成本,运输成本也迅速降低,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3)国家制度与政策因素。如户籍制度改革、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区域规划等因素对城镇化进程有明显影响。

其次,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区域规模扩大,产业园区规模建设、集镇贸易规模化及市场化效应,聚集产业经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加速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一是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二是城镇人口的快速集聚增长刺激了产品需求;三是城镇化发展促进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效率不断提高;四是城镇化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县城”与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城镇通过其聚集效应,以优势的环境与条件将众多的个人、企业和机构吸引到城镇,使得各种要素集聚于城镇。同时,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区域由于在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产生产业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城市的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怎忘云胡(2022-06-13 00:15:23)回复取消回复

    动力引向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工业及建筑业发展迅猛,打造出世界级工厂及国际级城市。尽管未来总人口红利将逐步递减,但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大步前行,今后十年城镇人口红利增量

  • 只影怯慌(2022-06-12 19:58:42)回复取消回复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推动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2020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四大重点任务:第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