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激素灌肠(溃疡性结肠炎激素灌肠几天可以止血)
本文目录一览:
溃疡性结肠炎可以灌肠吗
可以灌肠但是必须结合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法非常多,针对不通症状用不用的治疗方法
从口服药物到手术到经络疏通法非常多
但是都忽略一个重大问题 腹部经络包块 是导致此病不能痊愈的直接原因
包块分2种:1、种炎性包块药物手术都能解决
2、种经络包块由于B超、CT无法看到不适合任何药物和手术、只有经络疏通解决
如果你平躺到床上自己摸腹部有硬块你就接着看
总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是调整人体温凉平衡,疏通被堵塞的经络,人体温凉平衡是疏通经络的先决条件,经络堵塞的原因就是人体失去了温凉平衡,人体温凉不能平衡,疏通经络就无从谈起,溃疡性结肠炎就是人体失去温凉平衡后在结肠的具体体现,单纯口服汤药、中成药、按摩、针灸、刮痧、埋线固然有效,但是离彻底调理人体温凉平衡还差很远,所以,数千年以来中医常规治疗对于慢性疑难病始终没有显著的进展,也没有重大突破,人类医学遗留下了数百种疑难病,经络疏通法的发明,攻克了多种世界性慢性疑难病
祝您早日康复!
以上源自北京丰台广济中医11胃肠病:经络疏通法专家团
溃疡性结肠炎
忌生食水果和蔬菜,减少对炎性结肠粘膜的机械性损伤,从而减轻症状.不含牛奶的饮食可能对某些患者有帮助,若症状无明显改善,则不需要继续限制.对于相对轻缓的腹泻,可给予抗胆碱能药,洛哌叮胺2.0mg或苯乙哌啶2.5mg,每日2~4次,口服.对于较重的腹泻,可服用较大剂量的洛哌叮胺(早晨4mg,每次大便后2mg)或苯乙哌啶(5mg,每日3~4次)或去臭阿片酊0.5~0.75ml(10~15滴),每4~6小时1次或可待因15~30mg,每4~6小时1次.这些抗腹泻药可引起中毒性肠扩张的发生,因此在严重的患者中使用时必须极其慎重.
无论是轻度或严重的患者,只要结肠炎向上蔓延不超过脾曲,则可应用氢化考地松灌肠以代替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时也可达到缓解,开始时每日1~2次,经直肠灌注氢化考地松(100mg溶于60ml等渗盐水中),药物保留在直肠内的时间越长越好.在晚上灌注时,嘱患者抬高臀部,这样可延长药物保留的时间并可扩大分布范围.若治疗有效,可每天进行一次,1周后改为隔日1次,维持1~2周,然后于1~2周后逐渐停止.由于与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一样会产生全身性副作用,因此具有表面效力强而全身活性小的新型皮质类固醇激素灌肠制剂(如布地奈德)在美国以外的各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美沙拉敏也可通过灌肠给予,对许多复发性直乙状结肠炎和左侧结肠炎有效.标准剂量为美沙拉敏4g溶于60~100ml液体中,夜间给予,但最近研究显示给予1g美沙拉敏也同样有效.美沙拉敏栓剂500mg应用于直肠炎甚至是直乙状结肠炎也是有效的,而且患者乐于接受.当临床以及内镜证实病情已得到缓解(通常在治疗后的数周)后,给药的频率可逐渐减少,但需要长期给予表面的或口服的维持剂量以防止复发.
比较广泛的轻度或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与局限性病变一样,可对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有反应.因为胃肠道对该药的不耐受常见,所以应与食物一起服用;而且如有必要,还可口服其肠溶性剂型.为了将常见的副反应(如恶心,消化不良,头痛)降低到最低限度,初始剂量应小(如0.5g,每日2次,口服),然后在数天内逐渐增加到每日3~6g,分若干次服用.高达80%的男性患者可发生可逆性精子数量减少和活性降低,如出现更严重的副作用(如血液成分紊乱,溶血性贫血,结肠炎反复恶化和罕见的肝炎),则应停用柳氮磺胺吡啶.
一旦获得缓解,则可长期应用柳氮磺胺吡啶维持治疗(1~3g/d)以预防复发.由于柳氮磺胺吡啶的磺胺吡啶成分可干扰叶酸的吸收,所以一般推荐补充叶酸盐1~2mg/d,伴有慢性便血的患者也需要补铁以防止贫血.新的柳氮磺胺吡啶的口服类似药已经生产,这种药物剔除了引起大多数常见副反应的磺胺吡啶部分,同时仍能将5-氨基水杨酸运送至小肠和结肠的病变区.临床试验已证实,奥沙拉素(olsalazine)-5-氨基水杨酸二聚物,对治疗轻至中度的结肠炎有效,而且能维持缓解.与柳氮磺胺吡啶一样,奥沙拉素依靠一个偶氮键,避免其在胃肠道近端被吸收并维持在肠腔内直至抵达下段回肠和结肠,经肠道菌丛的酶促作用,该药的偶氮键被水解并释放有活性的5-氨基水杨酸.该药经细菌分解后释放出二倍量的5-氨基水杨酸而没有一点磺胺.另一个以5-氨基水杨酸为基础的偶氮化合物bal-salzide也被证实是有效的,并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几个国家中获准使用.
其他的5-氨基水杨酸剂型有各种缓释的肠溶剂.Asacol是单体的5-氨基水杨酸,外包丙烯酸多聚体,其pH溶解性使药物进入远端回肠和结肠后才开始释放.Claversal和Salofalk(在美国不能得到)同样是5-氨基水杨酸制剂,具有pH依赖的丙烯酸外衣,使5-氨基水杨酸释放相对较靠近端.Pentasa是5-氨基水杨酸配方的一种不同类型,以乙基纤维素微粒形式被制成胶囊,可使药物在小肠更近端被定时释放.这些新型的5-氨基水杨酸类似物已被证明在治疗轻或中度的活动性病变是有效的,而且能维持缓解.下列各药可分次口服,Olsalazine1.5~3.0g/d,Asacol2.4~4.8g/d,Pentasa1.5~4.0g/d.
非卧床的中重度患者往往需要系统的皮质类固醇治疗.相对强化疗法(口服强的松40~60mg/d,一次性或分次给予)往往可引起明显的缓解,1~2周后,日剂量以每周递减5~10mg的速度逐渐减量.当每天20mg强的松能控制结肠炎时,可加用柳氮磺胺吡啶(每日2~4g,分次口服),这样就可非常缓慢地逐渐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剂量以至最后停用该药.
每日排血便10次以上且有心动过速,高热或严重腹痛的重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若患者在入院时已经接受激素治疗达30天以上,则应继续静滴氢化考地松300mg/d.若患者近期未接受过激素治疗,则较为有效的初始治疗可能是连续静滴ACTH75~120u/d,但有时会出现肾上腺出血的并发症.无论使用上述哪一种疗法,药物给予的时间为7~10天,并通过记录排便次数和大便的性状以监测其疗效.开始时就应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以评估结肠受累的范围和程度,而且必须密切观察中毒性巨结肠发生的可能.
除非由腹泻引起的脱水是危急的,否则不主张用0.9%氯化钠溶液溶解氢化考地松或ACTH,因为浮肿是常见的并发症.在静脉注射液中加入氯化钾20~40mmol/L常有助于预防低钾血症.贫血者需要输血.有时可使用胃肠外高营养以补充营养物,但将其作为主要疗法是无价值的.实际上,对能耐受饮食的患者,若能进食是最好的.
经7~10天疗程的胃肠外治疗使病情缓解后,可改用口服强的松60mg/d,若口服治疗3~4天后患者病情稳定,则可出院,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剂量可在家中由医务人员严密监督之下逐渐减少.
对一些顽固性或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的患者可采用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可抑制T细胞功能,使自然杀伤K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减少与临床应答相关.硫唑嘌呤(每日2~3.5mg/kg)或6-巯基嘌呤(每日1.5~2.5mg/kg)的完全效果在3~6个月内可能达不到,因为这些药物作用缓慢.并发症包括胰腺炎(继续应用的绝对禁忌证)和可逆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后者仅需要减少用量并定期监测白细胞计数.
环孢菌素起效快,主要适用于对大剂量静滴皮质类固醇激素无反应的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连续静滴环孢菌素能诱导缓解,使80%的患者避免施行手术,另口服6个月的环孢菌素治疗,最终改为硫唑嘌呤或6-巯基嘌呤能使50%~60%患者保持长期的缓解.由于可发生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并发症(如肾脏毒性,癫痫发作,机会性感染),所以一般不应用环孢菌素治疗,除非患者不适宜或不适用选择更安全有效的结肠切除术,使用环孢菌素治疗应到在这方面有经验的治疗中心进行.
中毒性结肠炎是一种严重的急症.一旦有中毒性结肠炎的征象或察觉即将发生中毒性结肠炎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步骤:(1)停用所有的止泻药;(2)禁止经口进食并插入一根长的肠管以便进行间歇性抽吸;(3)经静脉大量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根据需要输以0.9%氯化钠,氯化钾,白蛋白和血液;(4)连续静滴ACTH120u/d或氢化考地松300mg/d;(5)使用抗生素(如每4~6小时静注氨苄青霉素2g或每4~6小时静注头孢唑啉1g).
让患者每2~3小时在床上翻身一次,从仰卧位改为俯卧位,这样有助于结肠内气体的重新分布和防止进一步的结肠扩张.直肠内置软管对某些患者有益,但须谨慎操作以免穿孔.
必须严密观察患者发生腹膜炎或穿孔的征象.在肝脏部位进行叩诊十分重要,因为肝脏部位浊音的消失可能是肠穿孔的最初临床征象,尤其当腹膜刺激征象为大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所抑制时.应该每1~2天进行一次腹部X线检查,以跟踪观察结肠扩张程度和发现游离气体或壁内气体.如果采取了积极的内科治疗仍不能在24~48小时内使病情明显好转,则需立即施行手术治疗,否则患者将因穿孔和伴随的败血症而死亡.
急症结肠切除术适用于大出血,暴发性中毒性结肠炎或穿孔的患者.首选的术式是兼作回肠切除和直肠乙状结肠造瘘的次全结肠切除术,因为绝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兼作腹会阴切除的直肠乙状结肠全切除术.直肠乙状结肠的残段可在以后择期切除或可用于进行或不进行直肠粘膜剥离的回肠肛门吻合术操作,后者伴有盆腔内肠道贮留或盲囊.不管怎样,完整的直肠残段不应无限期保留,因为有疾病复发和恶变的危险.
择期手术适用于粘膜异常增生或临床上怀疑癌肿时;所有有症状的狭窄;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或最常见的顽固性慢性疾病导致病残或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有依赖性时.偶尔严重的结肠炎相关的肠道外表现(如坏疽性脓皮病)也可作为手术指征.虽然有许多替代的方法(如保留性回肠造瘘,伴有盆腔内肠道贮留或盲囊的回肠肛门吻合术)可供选择,但直肠结肠全切除术可永久地治愈溃疡性结肠炎,而这种治愈的代价是永久性的回肠造瘘.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结肠切除术所引起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负担,因此必须关心患者,使他们得到指导和心理上的支持,这在术前和术后都十分必要.
你怎么发到 这里来了 应该发到医疗/疾病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 那里去
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磺胺药,为目前控制本病最有效的药物。
(1)肾上腺皮质激素和ACTH。适用于结肠病变广泛的急性期和严重病例,每日ACTH20 ~ 40 单位加入5% 葡萄糖溶液500ml 中静脉滴注(约8 小时滴完),或ACTH 乳剂80 ~ 1000 单位皮下注射;每日氢化可的松100 ~ 300mg 加入5% 葡萄糖溶液500ml 中静脉缓慢滴注,通常2 周为一疗程,或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每日20 ~ 80mg。经以上剂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后,宜逐渐减量,至维持量时,可每晨或隔日一剂,一般服用泼尼松。待病变完全或基本消退,然后在1 ~ 3 个月内逐渐减量直至停用。
为了避免长期全身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引起不良反应,对病变局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远端的较轻型病例,可局部给药。轻症病例和降结肠病变的病例,可采用注射用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100mg或注射用泼尼松龙20mg 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睡前1 次,症状控制后改为每周2 ~ 3 次,疗程1 ~ 3 个月。国外报道用本法治疗远端结肠炎,有效率为75%;国内使用激素或加中药灌肠,疗效有所提高。直肠病变严重的病例可采用含氢化可的松10mg 的抗菌药物栓剂,每日两次纳入肛门,每次1 支;也可作灌肠治疗,但易发生直肠痉挛,不易保留,可于药液中加入普鲁卡因,或用糖皮质激素泡沫剂有助于药液保留。
(2)抗感染药物。首选柳氮磺胺吡啶(SASP),本药的治疗机制,主要是口服后被结肠细菌分解为磺胺吡啶(SP)与5- 氨基水杨酸(5-SAS),前者重新吸收代谢后从尿排出,而后者则在肠道内发挥消炎作用,此药可以减轻发作和减少发作,较适用于慢性期。对于轻度、中度患者于发作期每日4 ~ 6g,分4 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日2g,分2 次口服,使用1 ~ 2 年。据认为最佳疗效期间是6 ~ 24 个月,故最长使用两年后即需重新评价疗效。该药对本病治疗有效率一般在80% 以上。在服药期间,本药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偶尔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药疹和产生精液异常而导致不育。副作用发生与药量有关,日用量4g 以上者,副作用显著增多。
目前已有新药如水杨酸偶氮苯甲酸、偶氮水杨酸二钠等问世,它们均能保存SASP 的有效成分5- 氨基水杨酸(5-SAS),而减少SASP 的副反应,这些药物的长期用量平均每日1.8g。另外,现在有直接口服的5-SAS 制剂,因在小肠吸收起不到治疗结肠溃疡的作用,可应用5-SAS2 ~ 4g 置于适量溶液中,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灌肠,每日1 次,2 周为1 个疗程,必要时可重复。对磺胺过敏的患者,可每日口服氨苄西林2 ~ 4g,或头孢氨苄2 ~ 4g。
近年发现本病患者的肠内有某种(或某些)厌氧菌的繁殖,有时,在活动期患者的粪内,可检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外毒素,而后者可加剧病变和症状,对于此等病情,可采用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口服来控制症状。
(3)免疫抑制剂。对磺胺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病例,有人主张改用或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6- 巯基嘌呤,剂量均按每日1.5mg/kg 计算。但本类药物毒性大,副作用多,特别是对骨髓的抑制,故使用时必须慎重,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象,严密观察血液白细胞的改变,当白细胞数减少至5×109/L 以下,宜减半服用,白细胞数减至3×109/L 以下者应停药。一般疗程半年至2 年。这些药物对本病的疗效尚未确定,在动物模型中还表明有致癌作用,因此,这类药不是常规使用的药物,只有在其他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有使用的价值。
溃疡性结肠炎依赖激素,怎么办
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主要有: * 柳氮磺胺吡啶(SASP)类 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多年,口服4-6克/日,64%-77%患者疗效较好,症状缓解后以2克/日维持,至少1年,89%的患者可保持无症状。SASP用量大时疗效提高,但副作用亦增加。 * 4-氨基水杨酸(4-ASA) 又称PSA,系抗结核药,以2克溶于100毫升水中,每日保留灌肠1次,治疗8周有效率达83%。 * 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剂 当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佳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时,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6-MP)等;近年应用氨甲喋呤、环孢素-A(Cycloporin-A),有时获良好疗效,但这类均有一定副作用应慎用。亦有报道应用青霉胺、左旋咪唑、干扰素、7S-у球蛋白等,有一定疗效。 * 鱼油(Fish oil) 为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口服鱼油辅助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可获临床改善。有报道在用糖皮质激素、SASP治疗的同时,辅以口服鱼油5.4克/日,可提高疗效。 * 色甘酸二钠 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抑制组织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释放,减轻抗原-抗体反应对肠壁损伤。200毫克/次,每日3次餐前服;或600毫克保留灌肠。 对有并发感染者,应有针对性选用抗生素,但不宜作为常规用药,以免改变患者对SASP的疗效和反应。 其他药物,还有可乐安、钙通道阻滞剂(如异搏定、硝苯吡啶等)、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氯喹等,均可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缓解。
溃疡性结肠炎长期服什么药来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原因未明.因此目前药物治疗仍主要是调节免疫反应和抗感染。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急性炎症的发作,缓解症状,预防疾病的复发,预防并发症,评价内科治疗的效果。 在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之前首先要了解病变的部位、病变程度和是初发还是慢性急性发作。溃疡性结肠炎受累部位分为直肠炎、左半结肠炎和全结肠炎,部位不同给药的途径、药物反应和预后均有差异。对于溃疡性结肠直肠炎和左半结肠炎多采用局部灌肠结合口服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全结肠病变则多采用口服给合静脉用药,并需要皮质激素治疗。同样疾病的程度不同选用的药物和给药途径也不同,轻症的患者一般只须口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即可,重症的患者则须静脉使用皮质激素。初发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较好,而慢性复发者有时甚至需要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因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药物的时间较长,只有合理的选用药物才能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柳氮磺胺吡啶引起的造血系统和肝功能改变,皮质激素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容易感染等,免疫抑制药造成的骨髓抑制。一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和换药,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1.氨基水杨酸制剂 (1)柳氮磺胺吡啶(SASP):是5-氨基水杨酸(5一ASA)的磺胺吡啶(SP)以偶氮键相连的化合物,是最早用于治疗UC的药物之一。50年有临床应用肯定了SASP的治疗效果。其常用剂量为每日2~4g,最大可用至每日6g,初始剂量为0.5g,每日2次。在2-3天内增至治疗剂量,这样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维持量一般为每日2g。研究表明,SASP适用于UC活动期,尤其对轻、中型病人效果较好。 (2)5一氨基水杨酸(5一ASA):5一ASA是SASP的活性部分,而SP与SASP的毒副作用有关,故用700mg5·ASA灌肠有。7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和内镜改善,而SP则无效,口服制剂的常用剂量为每日2~3g。现已有5一ASA栓剂,常用量为200—1000mg,每日2~3次,使用方便,可有效预防复发,且无明显副作用。机理是抑制脂氧合酶使白三烯水平降低,同时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等。 (3)Olsalazine:为2分子5一ASA偶氮化合物,是近年治疗UC的突破进展,其最大特点是对因SASP副作用不宜服用SASP的患者有效,口服一般每日2g。有人治疗160例UC,82.5%可长期服用,9.8%因腹泻而中止治疗。 (4)4一氨基水杨酸(4-ASA):一般用于UC远段结肠、直肠病变,作保留灌肠(2g于60ml水中)和安慰剂对照效果显著,未见副作用。另外动物实验资料提示。4-ASA的抗炎作用优于5-ASA,在临床上值得更多试用。国外有人用4一ASA灌肠剂对10例UC进行治疗。灌肠剂组成:4-ASA2g、乳糖2g胶体二氧化硅5mg,呈白色粉末状。患者每晚睡前加入60ml水服用,连用4周,结果治疗后显示这些患者的病情均有明显好转。因此,作者认为4-ASA灌肠剂治疗UC疗效好,既便宜又无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 已公认对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疗效。基本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适用于对氮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轻、中型患者,特别适用于重型活动期患者及暴发型患者。一般给予泼尼松口服40mg/d重症患者先予较大剂量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300mg/d或地塞米松10mg/d,7~14天后改为泼尼松口服60mg/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注意减药速度不要太快以防反跳,减量期间加用氨基水杨酸制剂逐渐接替激素治疗。 病变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患者,可用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不能用氢化可的松醇溶制剂)100mg、泼尼松龙20mg或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100ml,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病情好转后改为每周2-3次,疗程1~3个月。近年国外已推出多种新型激素灌肠剂或栓剂,这类制剂使用较方便。 3.免疫抑制剂 常用硫唑嘌呤或6一巯基嘌呤。本类药物的疗效尚未确定。可减轻结肠黏膜炎症,适用于慢性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病例,特别是对磺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无效的患者,剂量均按每日1.5mg/kg体重计算,分3次口服,疗程约1月,可使病情持续缓解,但停药后多有复发,且有骨髓抑制、影响细胞免疫、造成严重感染及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故特别需要慎用。色甘酸钠,每日4次,每次20mg,空腹服用,对缓解肠炎症状有帮助。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ACTH是维持肾上腺正常功能的重要激素。ACTH与肾上腺细胞膜上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使细胞合成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与糖皮质激素基本相同。少数患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主要适用于暴发型和严重发作期而应用皮质激素无效的患者。常用剂量为25~50U/d,静脉滴注。 4.其他药物 (1)甲硝唑:UC患者肠内厌氧菌繁殖时,常使症状加剧,甲硝唑可抑制肠内厌氧菌,尚影响白细胞趋化性及某些免疫抑制,使UC症状改善。每次口服0.4g每日3次,半月后改为0.2g,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但有时出现胃肠反应。 (2)磺胺咪(SG):2—3g,每日3—4次。 (3)酞磺噻唑(PST):1—2g,每日3次。 (4)复方新诺明:首剂2片,以后1一2片,每日2次,饭后服。 (5)抗生素:抗生素在磺胺药肠过敏时可考虑使用氨苄青霉素每日2—4g,口服;头孢氨苄每日2~4g,口服。但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有继发感染者可用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及先锋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6)赛庚啶:文献报道,赛庚啶对溃疡性及过敏性结肠炎等所致的慢性腹泻可使黏液便次数减少,腹痛改善。这可能与对抗5一HT类物质对肠道平滑肌的异常兴奋有关。 (7)硫糖铝:研究表明,硫糖铝能保护溃疡面,并刺激局部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因而也有细胞保护作用。有人以lO%硫糖铝100ml作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1~3周为一疗程,治疗UCl4例,结果大便次数减少50%,原有便血者6/12停止排血,总有效率78.6%,3例无效。 (8)甲氰咪胍:UC患者的病变肠壁常有肥大细胞增多,该细胞受刺激后可释放出大量组织胺,从而导致肠壁充血、水肿、平滑肌痉挛,甚至引起肠壁小溃疡。甲氰咪胍为组织H2受体拮抗剂,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肥大细胞所释放组胺有关。方法:甲氰咪胍0.2g日3次口服,睡前加服0.4g,待病情明显好转并稳定一段时期后再服用维持量(仅睡前服0.4g)4~8周或更长时间。 (9)吲哚美辛(indocin):UC的腹泻是前列腺素(PG)刺激肠黏膜分泌引起的,且在UC急性期患者直肠黏膜培养中发现PGE2及脂氧合酶产物显著高于正常,而吲哚美辛系脂氧合酶合成抑制剂,且有免疫调节作用。因此吲哚美辛治疗UC有效。方法:25~50mg口服每日3—4次,也可用吲哚美辛混悬液100~150ml灌肠,每日1一2次。但也有人认为吲哚美辛治疗UC无效。 (10)色甘酸二钠:UC是非特异性肠炎,以Ⅲ型变态反应为主,Heatleg用其200mg灌肠,每日4次;100mg口服,每日3次,4周为一疗程。发现14/20例有效,而安慰剂仅2/26例有效。但有人不能重复类似结果,多数认为如用偶氮磺胺吡啶不能耐受者,可以改用色甘酸二钠。 (11)可乐定:每日0.3mg,分3次服用,对重度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良效。且疗效与血浆皮质醇水平的降低相平行,亦与结肠内张力的增高相平行。 (12)人体免疫球蛋白:苏联学者发现该药对直肠黏膜的再生过程有良好作用,同时对肠道菌群失调有调整作用。作者用其治疗UC29例。每次肌注0.5~1.5g(10%溶液5一15ml),隔日1次,3次一疗程,不用其他药物。经7~10天治疗结果2l例有效,其中对左半侧结肠炎、直肠炎和中轻型患者疗效更佳。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近来报道在用皮质激素、SASP治疗的同时,辅以口服鱼油每日5.4g,可提高UC疗效。另有报道用药与局部治疗同时进行,有协同作用,可减少口服SASP及皮质激素用量。故口服给药同时应用肛栓或灌肠给药,使其副作用降低,而疗效提高。 (13)中药:锡类散、黄连素、苦参、云南白药等保留灌注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