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如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结合来实现,学校方面应该:强化心理健康硬件设施、增加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加大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建议政府在社会普及心理咨询机构,等等。而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对于孩子的学习教育不应太过于苛刻,要知道强逼可能会适得其反。
1、强化心理健康硬件设施。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各中小学建设心理咨询室、活动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上,让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等方式,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2、增加心理健康课程设置。
正式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列入教学课程表,并选择适合的课程设置及教材。每月至少开设一次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广泛开展以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交往、学习与考试心理、意志品质及青春期性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心理活动课。心理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和面临的特殊问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案。
3、加大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
每年招录相当数量的心理专业教师或与相关机构合作,进行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经常性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专题培训,通过定期举行专题培训,聆听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邀请专家与教师面对面进行心理辅导等方式,指导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文化课老师也能够正确地疏导学生心理困惑及矫正学生不良心态。
4、建议政府在社会普及心理咨询机构。
首先提高成年人的心理学知识,着重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心理学相关理论,管好自己的同时管好子女。建议教育部门发挥社会效能,定期安排学校和教师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可经常组织家长进行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家教方法的学习,引导家长改变传统思想观念,重视子女心理问题,多与子女交流,有利于及时发现孩子心理问题。
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的非常关健的时期。而现代化建设正需要大批的思想敏锐、责任感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善于创造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一切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都作出努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优化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条件。
良好的环境对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环境首先需要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对学生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它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力量感染学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从而使学生自学地接受好的规范和品质。良好的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平等相处,互敬互爱,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这样的心理环境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的得到发展。良好的环境还需要有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比如:各种各样的文体比赛、兴趣小组、节日联欢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出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热爱集体、建设集体的高度热情,这对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的潜移默化,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关健作用
我们的前辈曾经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的魅力就在于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是学生行为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情感、性格、志趣、爱好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乃至很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同时,重视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以教师自身对事业的一片赤诚,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孩子们的一颗爱心,这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锻炼小学生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学地克服各种困难并且根据预定的目的、任务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进而实现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都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首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目标的选择,应当考虑到它是有社会意义的,是他们经过努力奋斗才能够达到的。这样就可以激励自己,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克服种种困难,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
其次,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对跨世纪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是:意志坚强、能承受重任,克服困难和独立工作。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依赖性强,经不起挫折和磨难,一遇到困难,他们脆弱的一面便会显露出来,这显然与时代的要求相差很远。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其遭遇挫折的心理准备,是培养其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学校、教师、家长都要适当创造逆境的环境,教育他们有遭遇挫折、困难乃至失败的心理准备,使他们掌控应对困境和具备自我调节的心理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还要让学生支持从小事做起,坚强的意志是在千万件小事的锤炼中培养的。锤炼意志,切莫舍近求远,只等待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忽视了身边那些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直接为他们提供了锤炼意志的机会。如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要用意志的力量来养成。从这些小事做起处处严以律己,并持之以恒,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引导小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小学生心理与社会性成熟
开展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是促进小学生心理成熟与社会性成熟的重要途径。可引导学生到校园内参加植树、花木管理等校园美化绿化活动,也可到校外实验基地参加生产实践,此外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投入社会,到校外参加劳动,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以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实践作到正确认识自己,使自己在兴趣、爱好、性格、意志品质、抗挫能力等走向成熟。
五、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情绪
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孩子,特别需要保持健康的情绪,这是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情绪是维持人的生理技能正常进行的前提。情绪愉快,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疾病。而不愉快的情绪,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怎样保持健康的情绪呢?
第一、心胸开阔,宽宏大度,不管什么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能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开一些,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并采取恰当的对待方法。要让他们切记,不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不沉溺于个人的得失利害。对他人的缺点与过失,要宽宏大度。
第二、心境愉快乐观。心境对人的行为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引起学生心境变化的原因很多,如学习上的成功与挫折,生活中的各种遭遇,人与人相处关系等,要保持心境愉快乐观,就要正确对待生活。生活的道路曲折而坎坷,要想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人生途中,与其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倒不如处之泰然,笑口常开。青少年只有乐观处事,才能摆脱烦恼,健康地度过人生青春期的关键时期。
六、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个性差异较大,根据个性特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按照小学生的不同性格、气质、志趣、爱好、情感、思维特点等心理特征进行教育。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他们能否成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以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职业学校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
体验标准
其核心就是要有稳定的心境和恰当的自我评价。一段时间内心情平静,波动不大,有高兴的事情能够开心一笑。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地看待自己。
操作标准
体现在效率上,比如工作学习的效率。既要参考同辈,也要参考自己以往的效率。比如大多数人都能如期完成的任务量,有些人却总也完成不了,或者拖延很久。或者自己平素完成的任务量最近一段时间怎么也完成不了。
发展标准
每个人都有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性。人生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断适应周围环境和社会变化。

心理健康十条具体标准
(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遇到心理问题,怎么办?
第一、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学会欣赏自己。
第二、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很多时候,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选择面对和接受后,才有可能去思考解决办法。
第三、调整心态,合理控制情绪,因为情绪促发行为,情绪激动时处理问题的办法往往不是最优的办法;同时情绪是可以传递的,会波及到自己身边的人。
第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与人处。

第五、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饮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比如游泳、跑步等等。
第六、培养1-2项兴趣爱好,比如琴棋书画茶等,有自己喜欢做的事。
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种挑战,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妙暗示,树立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价,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孩子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目前小学生较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极心理。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学生之间矛盾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自卑。这种消极心理的存在,使学生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这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自己、家长或老师常常将其不足的地方和其他同学的优点相比较,而忽略了他们的长处。时间一长,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自己天生笨,努力也是徒劳,这种想法更要不得。因此,教师首先应转换评价角度,睁大眼睛,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其次,教师应以各种方式,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句鼓励的话语,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再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正视自己,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别人有你羡慕的长处,你也有别人不及的优点。教师指导学生纵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教师可让学生讲出自己最为难的事,帮助其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二、传授方法,促进交往
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小学生的交往具有获得信息的功能,并且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通过交往,他们不仅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且对别人也有所了解,既不惟我独尊,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又不自暴自弃,懂得相互学习,合作交流。有的小学生常常遭遇交往失败,有时他们的言行并无恶意,但却不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而产生矛盾和误会。渐惭地,他们变得自卑、敏感、胆怯。因此,指导学生认识交往的意义,掌握交往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交往,对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告诉学生,与他人交往,首先要做到对人有礼貌,其次态度要真诚谦逊,豁达大度,懂得克制忍让,并注意聆听他人的意见,不搞恶作剧,不挖苦取笑别人。还有的小学生性格孤僻,抑郁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把自己圈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或孤芳自赏,或自渐形秽,其实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善于选择话题,多启发诱导,使他们敞开心靡,愿意与人交谈。同时,要创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用集体的爱感染他们,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并尽快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三、善于疏导,培养情感
成长中的小学生随着知识积累的日益丰富,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情感体验逐渐丰富。但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矛盾交织,他们的情绪情感还不平衡,不稳定,往往滋生不良的情绪、情感。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关注。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哪些情绪、情感是好的,易被人接受,哪些情绪、情感是不好的,要控制消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现象,学习调节控制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高尚的情感。教师应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让他们通过合理释放,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胸襟宽广,能容人能容事,情感丰富。
四、组织实践,锻炼意志
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人,表现为有坚定的信念,勇敢乐观,自制力强,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如今的孩子大多家庭富裕,生活安逸。即使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父母总觉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自己省吃俭用,对孩子的要求尽量满足。由于缺少锻炼,很多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娇气十足,不仅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较差,还普遍存在依赖性强,自制能力差,意志薄弱,做事易半途而废,缺少恒心和毅力等问题。
学校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磨练,通过积极克服活动中不断出现的困难,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锻炼意志,形成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公益劳动、军训夏令营活动、社会考察活动、春秋季运动会都是锻炼学生的好机会,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走向成熟。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创设良好的环境,绿草如菌的校园,窗明几净的教室,和谐进取的班风,全学校都关心学生心理发展的氛围,都会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请做到以下10个“不要:
1.不要让孩子无忧无虑。很多人总喜欢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让他操心任何事。其实这么做会导致孩子过于依赖他人,缺乏自信,使他不能独立生活,独立面对生活难题。
2.不要过度保护。很多人的观念是世界充满了危险,因此会对孩子过度担忧和过度保护。而这会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缺乏勇气。在你的影响下,孩子也会觉得外面很危险,使他做任何事情之前,就会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象成一种潜在的威胁和危险,不敢去探索和尝试。
3.不要做坏榜样。在孩子面前请尽力控制你的负面情绪。如果你在面对某个问题时总是会显得焦虑、担忧、愤怒,你的孩子就会默默观察和记下你的反应和表现。当他下一次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会和模仿你,表现出和你一样的焦虑、担忧、愤怒。
4.不要哄骗孩子。想象一下别人骗了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同理心去感受一下,当你经常哄骗孩子,他会作何感想?他极有可能会变得猜疑、不信任所有人。
5.不要忽略孩子的意见。很多人会觉得孩子还小,他的意见没必要当一回事,于是就忽略了孩子的意见,要求他按照你说的去做就可以了。其实这样做会伤到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在长大后没有自信,很可能就是他的意见从小被忽略导致的。
6.不要叫孩子“小傻瓜”、“小笨蛋”。对你来说,“小傻瓜”、“小笨蛋”是对孩子可爱的昵称,但建议你还是不要再叫了。孩子理解事情都比较直接,他会真的觉得自己很傻很笨,从而产生自卑感。
7.不要总说家里穷。如果你总是告诉孩子“家里穷,不要花太多钱”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有一种经济上的不安全感,从而变成一个小财迷,养成抠门、吝啬、不大度的生活作风。
8.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比。很多人认为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有利于从小培养他的竞争意识,让孩子更有上进心、更懂事。但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缺点,你要做的是去发现孩子的长处,而不是拿别的孩子的长处和你的孩子的缺点比,这样只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9.不要对孩子抱有太大的期望。如果你总是对孩子抱有过大的期望,你的压力会很大,孩子的压力会更大。他会很害怕失败,害怕让你失望。于是,他就很可能学会用拖延、逃避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10.不要在外人面前打骂孩子。有外人在场时,还是要给足孩子面子,教育孩子应该私下进行。否则孩子会有一种不被尊重的羞耻感,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
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都有哪些?
在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方面,幼儿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就是使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重视行为培养,心理健康与否,行为表现最为明显,要使幼儿产生正确的行为观,首先要教育幼儿辨别行为的正确性,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积极主动帮助别人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重视“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让幼儿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体会快乐,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成功教育”必须符合每个幼儿的实际,适合幼儿的性格和爱好,让其跳一跳才能摘取成功果实的效果更好。
家长学会稳定情绪,以身作则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的表现愤怒、暴躁等负面消极的情绪。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3-6周岁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孩子在过于负面的情绪中成长,俗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旦养成这样的情绪很难纠正。暴躁、愤怒是很多家长对现实的一些事物无能为力找到的出口,孩子过多的解除就也很容易陷入其中,被情绪所操控!如果你暂时还没有找到应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办法,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从自身做起,当孩子的一面“镜子”。
参加公益活动
带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到图书馆做义工,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参观,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益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