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前天新闻 > 正文

前天新闻

全国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hacker2022-06-14 21:43:22前天新闻52
本文目录一览:1、国内煤矿开采方式?2、

本文目录一览:

国内煤矿开采方式?

现国内煤矿采煤方式有综采、机采、炮采、水采、镐采等,机械化水平有高有低。

高的有:厚及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大采高综采、中厚及薄煤层综采,使用这些采煤工艺的,采煤工人一般只操作机械手把、搬手、甚至电脑鼠标等,不用铲子,也不用收集碎块,机械自动收集;

低一点的有:高档普采,这种采煤方式用割煤机割煤,但要工人要用铲子清掏浮煤,还要抱单体支柱,体力劳动强度大。

更低一点的有:炮采、水力采等,这种采煤方式,人工打眼、人工持枪,不但要工人要用铲子清掏浮煤,还要抱单体支柱,体力劳动强度大。

最低的有:风镐采、手镐采等,这种采煤方式,要人工用风镐或铲子挖,同时还要工人用铲子清掏浮煤,抱单体支柱,体力劳动强度最大,基本没有机械。

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过程

30多年来,煤炭工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

1949~1952年迅速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旧煤矿,1952年生产原煤6649万吨,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最高年产量。

1953~1957年大规模建设新矿井,改造和扩建老矿井,推广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工作面采用电钻打眼放炮,刮板输送机运煤。部分矿井使用截煤机和联合采煤机。煤产量以每年递增14.5%的速度增长,1957年比1952年增长一倍,达1.3亿吨,原煤生产全员效率比1952年提高48%,每工0.978吨。

1958~1961年,由于领导工作上的失误,经营管理紊乱,片面追求产量,乱采乱掘,造成采掘比例严重失调,产量大上大下,1960年全国煤产量猛增到3.97亿吨,1962年又不得不降到2.2亿吨。

1962~1965年,煤炭工业进行调整,使原煤产量稳定在2.1亿吨水平上。与此同时,学习国际煤炭开采技术经验,研制成功了单滚筒采煤机,并且批量生产,装备回采工作面。经过调整,1965年煤炭工业重新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煤产量达2.31亿吨,采煤机械化程度达8.23%。

1966~1976年,煤炭工业是在动乱中艰难前进的。经过广大煤矿工人的努力,煤炭产量于1975年达到4.82亿吨。但由于十年内乱的影响,煤矿正常生产建设秩序遭到破坏,采掘关系等各种比例失调比较严重。1977~1978年,在失调的情况下指标过高,1978年煤炭产量升到6.17亿吨,进一步加剧了失调现象。

1979年起,开始了全面调整和整顿,加强了生产矿井的开拓掘进,发展了采掘机械化,完备了矿区和矿井的生产配套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和生活福利措施,使全国原煤年产量稳定在 6.2亿吨的水平。1982年增长到6.66亿吨。这一时期除重点发展统配煤矿外,并积极鼓励和扶持地方煤矿的发展。到1982年,各省、地、县、社队开办的煤矿共有18532个,年产原煤31642万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47.5%。其中国营煤矿产煤 17035万吨,社队集体煤矿产煤14607万吨。

在建设新井的同时,还注意革新、改造老矿。1976~1979年,统配煤矿经过改造扩建的矿井共增产原煤4600万吨,占同期统配矿新老矿井增产7782万吨的59%。

在发展北部、东部沿海煤矿的同时,注意发展南方和内地的煤矿,改善全国煤炭工业的布局。目前西南、西北地区煤炭已基本自给,江南9省煤炭自给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1957年各大区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例是:西南8.4%、西北4.1%、华东12.2%、中南8.9%、华北33.4%、东北33%;1982年变为:西南10.7%、西北7.8%、华东16.1%、中南15.7%、华北 34.6%、东北15.1%。

中国煤矿产业可以繁华至什么时候

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2010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77.2%和70.3%。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但不均衡。成煤时代长,成煤期多,开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中国煤炭资源赋存面积近60万km2,垂深200m以浅煤炭资源总量为5.5679万亿t,绝大多数探明资源储量集中于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4万亿t,占国内化石能源储量的94%。

“十一五”(2005-2010)期间是中国煤炭工业史上发展最快的5年。这5年,国家煤炭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市场化进程加快,行业发展环境改善,企业效益稳步提高;煤炭投资规模扩大,煤炭产能快速增长;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一大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攻关取得成效;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企业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矿区环境面貌改善,职工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和谐矿区建设日新月异;总之,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等等。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煤炭布局优化;煤炭总量得到调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培育等等。

“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超额完成,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显著提升,煤炭的保障能力持续增加。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5500处、退出落后煤炭产能10亿吨,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煤炭供给质量显著提高,到2020年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4700处,全国煤矿平均单井规模由每年35万吨增加到每年110万吨,增长214.3%,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6.6%,比2015年提高3.6个百分点。通过关闭退出落后产能和小煤矿,全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煤矿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提速,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8.86%,全国已建成400多个智能化开采工作面,采煤、巡检等19种煤矿机器人在井下广泛应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生产效率明显增加,全国煤矿年人均工效由925吨提高到2600吨以上,增长181%。以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智能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安全生产工作、市场化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煤炭运转能力大幅提升,煤炭行业正朝着绿色清洁、安全高效、科技智能的方向科学健康发展。

“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优化产能结构、完善价格体系、行业高质量发展等面临一系列工作任务。由于产能逐渐向三西地区集中,全国煤炭需求对三西地区依赖程度加强,全国煤炭产能总体宽松与区域性、品种性和时段性供应紧张的问题并存。其中,对于去产能带来的问题,资产债务处置难、企业融资难,老矿区职工安置任务重、难度大。其他方面包括: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亟待政策支持;促进煤炭行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仍面临体制机制的制约等等。“十四五”期间,已经确立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作用仍然保持不变,在当前和今后的较长时期仍维持在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下降,预计煤炭年均增速回落至1%左右,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继续下降。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

据悉我国煤炭行业“十一五”期间将新建煤矿规模3亿吨左右,将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整合、改造现有煤矿、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和现代化大型煤矿的建设,这为我国矿山机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分布面积约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全国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煤炭资源潜力巨大,煤炭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已查明资源中精查资源量仅占25%,详查资源仅占17%。探明储量达到10202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1891亿吨,占18%,人均占有量仅145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务院制订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指出“要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鉴于我国“多煤、贫油、少气(天然气)”的特点,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占70%左右。2004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的70%以上,在我国能源结构上占主要地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煤炭消费的趋势将有明显上升。在煤炭消费用户的构成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4个行业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消费总量从1990年的50%提高到2004年的84%,其中电力占51.8%,冶金11.64%,化工10.5%,建材10.06%。电力用煤的消费量从1990年占27%提高到2004年的51%,将近增长一倍。

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国产煤9.9亿吨,2001年产煤11.04亿吨,2002年13.8亿吨,2003年16.67亿吨。2004年全国产煤19.56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的74.3%,当年煤炭销售量为18.91亿吨,占全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65%,均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煤炭产量达21亿左右,创历史最高水平。全行业实现整体盈利,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一些企业开始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形成了一批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集团,如神华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兖州矿业集团等。我国煤炭产量急剧上升,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我国的煤炭产量已是世界第一位,是煤炭生产大国,现在我国煤炭工业已具备了设计、施工、装备及管理千万吨露天煤矿和大中型矿井的能力。现代化综采设备、综掘设备和大型高效露天剥、采、运、支成套设备在大中型煤矿大量使用。同时,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低,煤炭生产技术装备是机械化、部分机械化和手工作业并存的多层次结构。技术和装备水平低。全国煤矿非机械化采煤60%。大中型国有重点煤矿装备水平较先进,但设备老化程度较大;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煤矿生产工艺落后,作业人员过多、效率低。

保障煤炭供应是国家加强煤炭工业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挖掘煤炭生产潜力,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是重要措施。为此,只有大幅提高大中型煤矿产量,才能在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的前提条件下,遏制小煤矿发展和淘汰小煤矿,完成煤炭生产结构优化调整。1998年12月以来,国家对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关闭了五万多处小煤矿,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通过宏观调控,煤炭生产形势好转,供求关系趋于平衡。目前我国煤炭生产企业2.5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约占60%左右,2005年计划关闭2000多家小煤矿。

300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可难十雾(2022-06-14 22:53:47)回复取消回复

    高效、科技智能的方向科学健康发展。 “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优化产能结构、完善价格体系、行业高质量发展等面临一系列工作任务。由于产能逐渐向三西地区集中,全国煤炭需求对三西地区依赖程度加强,全国煤炭产能总体宽松与区域性、品种性和时段性供应紧张的问题并存。其中,对于去产能带来的问

  • 听弧酒事(2022-06-15 09:36:34)回复取消回复

    .7%、华北 34.6%、东北15.1%。中国煤矿产业可以繁华至什么时候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2010年煤炭在中国

  • 掩吻酒事(2022-06-15 01:17:40)回复取消回复

    镐采、手镐采等,这种采煤方式,要人工用风镐或铲子挖,同时还要工人用铲子清掏浮煤,抱单体支柱,体力劳动强度最大,基本没有机械。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过程30多年来,煤炭工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1949~1952

  • 泪灼末屿(2022-06-15 09:15:20)回复取消回复

    原煤6649万吨,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最高年产量。1953~1957年大规模建设新矿井,改造和扩建老矿井,推广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工作面采用电钻打眼放炮,刮板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