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幼儿有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幼儿心理问题有哪些
- 2、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 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要如何教育?
- 5、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应当如何教育?
- 6、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幼儿心理问题有哪些
常见幼儿心理问题:
1、抗拒入园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加上有些家长平时的溺爱或娇纵,对外交往过少,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群体生活等。这些都会使幼儿对入园感到陌生和不适应,有些幼儿甚至会对新环境感到恐惧。
2、孤独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幼儿有可能因为自小缺少玩伴而养成喜欢独处的习惯,不合群或拒绝接受其他孩子的亲近。
3、咬指甲
这可能是幼儿发泄内心紧张的一种方式,大多是因为父母或老师要求过高,对幼儿批评过多,态度粗暴所致,致使幼儿只好用咬指甲来减轻内心的压抑。经常咬指甲可使被啃咬的指甲短小变形,个别指甲有可能发生出血或感染。幼儿还有可能通过咬指甲造成细菌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而引起各种疾病。
4、任性
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难于克制自己。有些幼儿会因为某一件事情大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愿望而采取极端任性的态度和动作。有些孩子活动时喜欢以“捣乱”“打人”来引起教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关爱。
5、进食问题
主要表现为偏食、挑食、厌食以及进食行为异常。不良的进食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幼儿对营养的吸收和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幼儿缺钙、贫血、免疫力低下而引发各种疾病。
6、注意力不集中
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动,难以安静下来做好一件比较简单的事。
扩展资料:
幼儿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1、入园前做好家访工作
教师在新生入园前,可以适当地带上一两件幼儿喜欢的玩具去家访,并在家访时和幼儿投入地玩上一会儿,这会大大地增强家访的情感效应,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记住每个幼儿的姓名
幼儿每天来园时,教师都要大声而亲切地称呼他,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关注有心理困境的幼儿
对那些正处于心理困境的幼儿,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4、允许幼儿犯错误
由于经验、能力的限制,幼儿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幼儿心理发展必需的阶段,因此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标准去苛求幼儿,那么幼儿将被置于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中,这当然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创造力的发展。
5、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幼儿
这是我们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6、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
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相待。
7、与幼儿“亲密接触”
教师每天都要与每个幼儿有肯定性的接触,尽可能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我们在与幼儿的交往中,要让鼓励、微笑成为一种习惯。
8、以欣赏的眼光看幼儿
教师要经常用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幼儿身上的每一点微小的、值得赞赏的地方,让幼儿从我们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励。
9、鼓励幼儿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让每个幼儿都能看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获得进步,进而增强自信心,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0、不要在幼儿面前发火
发火是我们教育无能的表现,同时又会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利。
11、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始终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应贯穿在整个学期乃至整个学年,甚至整个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全过程,日积月累才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意识态度和行为习惯。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1、学校和社会重视不够。由于社会关注和生员质量等方面的因素,六安大部分学校将重心放在学业成绩上,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按规定配备专业心理教育教师,也有的学校虽然配有心理咨询老师,但常常只是走个形势,而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心理疏导教育力量薄弱。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不够。虽然教育部规定学校要配备至少一名专职的心理教育老师,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主要还是压在班主任和授课老师身上。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在心理教育的专业知识上还是很匮乏,很多时候并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疏导。(2)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学校,也有的家长缺乏必要的教育方法,对心理教育更是一筹莫展,使得心理教育在家庭里有时很难得到延续和支持。还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这块严重缺失。
3、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误区。有的学校和家长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后进学生或者问题学生才有,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常被忽视。
建议:
1、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通过举办专题活动等形式,使学校和家长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改变认识误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强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按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配齐学校心理教育需要的专、兼职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六安市留守儿童规模大,他们由于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和学校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学校,更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干预。
4、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查。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对辖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检查,重点关注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以及各种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以督查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施行。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您好,应该安慰和鼓励,从中接受积极的信息,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愉悦幼儿的身心,他们在和同伴的游戏中体验到快乐,无论结果如何。
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学习困难教育幼儿因没做好某些事而不愉快时,丰富的游戏材料。教师不要比较幼儿的长相和身体特征,允许幼儿发泄,增加经验、接受教训,教师要理解孩子,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心理健康教育
何谓心理健康呢?总的来说,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健康也不是对任何事物都愉快地接受,而只是在对待环境和问题的反映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
心理健康指的是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心理发展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心理健康是以心理发展为基础,同时心理健康又为心理的继续发展提供保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要如何教育?
是啊,作为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对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你的提问。
第一,父母在教养(教育和养育)的过程中要避免几种不科学、不健康的行为:一是.父母教养观念不一致,二是对孩子的高期望值,三是过度关注孩子的言行,四是羞辱式教育法,经常训斥或打骂孩子,五是父母包办替代孩子能做的事务,六是剥夺孩子的独立、替孩子做决定,七是父母溺爱孩子,给孩子特殊的待遇,无界限的轻易满足孩子要求。
第二,父母要树立科学健康教养孩子的观念;
一是父母要思考,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身心健康的人?还是只会学习的学霸?三观健康的人?还是没有爱心无自立能力的人?二是孩子在父母眼里是什么样的人,是让父母任意拿捏的面团?还是有独立人格及自主性的人?三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充分发挥父母的功能,即孩子需要时,你要在场,提供心理支持;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温暖与爱;在日常生活中多回应孩子,积极正向回应孩子的情绪行为与需要;对孩子要有一颗抱持的心,特别是孩子做错事以后,父母要接纳与宽容孩子,而不是训斥、指责。
第三,父母要懂得自家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心理行为特征)
一是要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气质是生理遗传,孩子的情绪、内外向都与气质有关;二是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需要有很多,但是孩子的优势需要是什么,父母要了解,这是父母了解孩子学习兴趣、未来发展的关键;三是孩子的优势与局限性什么?即自家孩子的智力特点、孩子的特长、孩子的局限,在培养孩子时就可以做到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四是要了解孩子语言表达的特点,口语、描述、阅读表达力的培养,要视其特点进行;五是把握好孩子心理发育的阶段性,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身心发展阶段,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行为特点不同、发展任务不一样,这些父母要做到心里有数。
第四,掌握科学健康教养孩子的方法
一是要了解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有哪些?我们知道,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影响他/她成长的因素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朋辈教育等,但对一个人成长最有影响的还是家庭教育;二是要知道孩子的成功靠什么?智商、聪明、情商、智慧、勤奋、坚持?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合理的目标+智商+情商+专注+努力,孩子的成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这点家长一定要清楚;三是父母要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1)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什么?首先人际环境;是母亲,是父母;其次才是学校、朋辈、社区;再次是社会、各类媒体;2)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儿童的心理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养护人提供的环境是良好和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应当如何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而且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家长也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时刻对幼儿释放自己的爱,这样的话幼儿就能够在爱里面感觉到这份爱的挥发。只有在爱的沐浴之下,婴儿才能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的话才能够保持在一个心理健康的状态里。如果家长没有对孩子表现出爱的话,孩子就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就会和温馨的家庭产生巨大的反差,而且心理状态也会逐渐有所改变。
家长也一定要保持在一个平和而又愉快的心境里,这样的话能够让幼儿感知到家长的情绪。在这份情绪的催化之下,他们也会非常的轻松与愉快。时刻为孩子创造生机,让孩子陶冶心灵,当孩子多接触大自然的时候,就会想要去释放一下自己压抑的内心,当孩子的心情得到释放之后,他们是快乐的。
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
每一个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应该得到重视,因为孩子在还没有成长的时候,会闷到脑海里,对于心理健康这个东西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他们会随着经历而改变自己的性格,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长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活动,这样的话可以让孩子能够消除那些困扰。
让孩子多和同龄人玩
同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玩耍,因为和同龄人玩耍的时候,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孩子和这些同龄人交往的时候,就会享受到友谊的快乐。所以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之下,幼儿可以有更多的交往机会,而且还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形成。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每一个家长都一定要正确去看待如何健全幼儿的心理。只有正确的去面对,才能够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变得更加的幸福。
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12条提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也就是强调了健康心理元素的重要性。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差,一段时间来,在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着对生理保健重于心理保健的现象。很多幼儿园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园内的心理教育等实施活动中只满足幼儿生理方面和基本物质的需求,忽视了幼儿心理健康的真正内在需求。并且实践过程局限,忽视幼儿实际接受能力,进行矫正采用的方法也只是行为治疗,未考虑对幼儿是否真正适用。
(二)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幼儿心理发展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幼儿的潜在可能性,其作用不言而喻。而在我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来说年限短、理论研究少,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其水平仅停留在一个较低层次水平上;幼儿心理健康的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分散、凌乱、没有集中性,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与幼儿年龄差异较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整合力度不够。
(三)师资力量缺乏,家庭不同步
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标准及效果的评价把握不准,因为知识相对零散,教育时间的局限,教师在实际情况中面对幼儿的心理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无法及时正确纠正。另外,从家长角度来看,生活中忽视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们缺乏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能力,导致有些幼儿性格过于内向,或者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在家长的溺爱下任性自私、承受不了挫折。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例如吸吮手指、咬衣服、攻击性强等;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明显滞后,未能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同步和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