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幼儿科学探究(小学科学stem教育)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通过STEM教育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
- 2、STEM教育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 3、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STEM课程教学
- 4、如何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能力
- 5、你认为幼儿园应该如何开展stem教育?
- 6、创客教育、stem教育、科学教育是什么关系
如何通过STEM教育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能力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学习能力就比如是“渔”,是学习的本领,而学习成绩就比如是收获的“鱼”。对孩子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只要掌握了打渔的本领,何尝捕不到鱼呢?
所以说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张永琪老师以“如何通过STEM教育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开始了本次讲座:
“全国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于STEM的学习抱有很大的期待,其实STEM在中国的推广时间也不是很长。我还不能代表公立教学体系和权威的教育机构来阐述STEM未来如何给孩子解决升学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很明确,在美国还有其他发达国家,STEM教育已经植入到义务教育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甚至在幼儿园这个体系内。”
国内孩子动手能力弱于国外孩子
张老师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通过两个孩子在国外的经历给了各位家长一些意见。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在国内上的小学,差不多九、十年级的时候到国外读书。如果有家长想要送孩子出国留学,十年级的时候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如果十一年级的时候送出可能会有升学的压力,所以一般孩子要么选择在国内读完高中直接申请大学,要不在九到十年级的时候去国外。
我一直认为我的孩子尤其是儿子数学还挺好的,应该在科学、数学以及社会实践这方面不会很弱,但他们在这方面都挺吃力的。后来我一问中国的孩子在动手能力相关的方面都比国外的孩子要弱。”
STEM教育对孩子能力提升有何帮助
张老师提到一个例子:有许多学生考雅思、托福等这样的考试,都被做成考分的形式,大家都会奔着有目的性的学习。大家会注意到考分成绩不错,但是实际上英语能力的提高是很不足的,还不如到国外一次旅行获得更多的语感。从这方面感觉到中国的孩子是不是需要能力方面的提升?STEM教育在其中有何帮助呢?
张老师首先对全球的教育做了个简短分析:
“纵贯美国、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的学科都是交叉、综合性的,美国STEM教育是非常广泛的,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覆盖了大学、小学甚至学前。而亚洲的日本不太强调STEM的教学理念,他们会提生存教育,更多的孩子一开始就用独立自主动手能力这种教育,甚至他们希望孩子早期有挫败感。”
STEM从表层来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综合,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是和以上的学科相关的,对未来的岗位和人才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现在中国教育和孩子未来工作发展,张老师这样说道:
“大家会注意到现在我们课堂90%的老师的时间都在讲定理、原理,其实这些理论知识在未来互联网大数据上面都会被存储在云端或者互联网随手可得的地方,孩子对于这种知识的获得是越来越容易,但是对于原理的来源和未来的发展并不是很清楚。
我们还发现自主招生越来越被重视,比如一些学校不紧看高考分数,还自己命题,有更多择优的机会。这一方面与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方法是非常吻合的,所以stem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潜移默化的,如果真的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应该多加这方面的训练。”
通过探究式学习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主要是通过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能力。
“STEM教育方式更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老师提出一些问题的引导,让孩子们通过提问、观察、动手做一些实验,和同学进行一些讨论,独立的进行探究,最终得到一个结论。
这种研究的方法和学习方式才是未来教学的方式,我相信在未来一两年,中国的教学方式也会朝这个方向改,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们需要学习STEM。”
“探究式教学的优点在于真正的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孩子的创造力并且让孩子从自己的个性中找到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可以锻炼孩子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这些能力比学多少知识都重要。”
STEM教育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1、跨学科融合性
传统上将知识按学科进行划分,对于自然科学探究和将知识划分为易于教授的模块有所助益,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STEM 教育因此应运而生,跨学科融合性是它最重要的核心特征。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通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学科知识与方法的有机整合,加上艺术的元素。
2、系统逻辑思维
在STEM教育过程中,围绕一个真实的学生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展开,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利用已有知识与资源平台,共同搜集学习材料,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数据和工程思想建构模型,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强调整体化的系统逻辑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拓展实践能力。注重在讨论和交流中激发创造灵感,强调在解决问题中分享成果,体验乐趣。通过科学、数学的知识综合运用,采用技术的手段,工程的思路,艺术化的构思,实现学习目标多样化,强调解决问题的工程的整体系统思维和技术含量技术支持。
3、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生活场景融入
STEM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实施过程中要把多学科知识融于有趣、具有挑战性、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中,以此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STEM 教育的艺术性强调以数学元素为基础,从工程和艺术角度解释科学和技术。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增加学习者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注与重视,例如在教学中增加科学、技术或工程等相关学科发展历史,从而培养学生多元思维模式。
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STEM课程教学
源于美国的STEM,即便搬迁到中国,其核心也基本变化不大。美国STEM教育强调是培养孩子成为Problem Solver,应对未来挑战,肩负美国继续领先的重任。中国教育专家(清华附中王校长)强调是培养创新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升应试成绩。
向左转|向右转
首先,国内幼儿教育是否趋于完善,是否不需要修改。《学前教育》2014年第25期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中国学前教育与美国相比,存在三个方面的差距:一是教师(师资能力、过度关注、奖惩言辞),二是课程设置(类别划分过清、知识灌输、不追求创造、重知识轻实践、强调模仿、一视同仁批量生产),三是过度秩序(约束行为)。最后提出中国幼儿教育应把“克制”教育纳入“松散和舒适的”教育,把“封闭”教育纳入“开放式”教育。《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篇论文《中美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差异性比较》(华南师大教育科学院,袁爱玲)。中国对“科学”的定义比较狭窄,重视教幼儿现成的概念,认识具体事实,形成简单的概括能力。把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技能、科学态度或价值观视为附属品。虽然是一篇来自2001年的古老论文,但其中的观点与数据恰恰可以用来验证说明中国幼儿教育正在不断的调整修改。牛叔从自己孩子的教育经验谈起:“学前教育要做的很多,STEM如果占内容比较多的话,恐怕有成了另一条起跑线了”。当然,类似华工启明星这种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FabLab实验室研发的课程体系进行本土化的二次开发也为中国STEM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向左转|向右转
回顾题主的问题:到底STEM教育能否融入进学前教育环节,又是否能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本土化,而不单单停留在理念的表面?我们在游戏化STEM教育探索与实践中,有几点认识:1、首先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开始。这个从3岁开始,不分年龄大小。尽量选取在孩子认知边界的问题,激发好奇心。非要把波粒二象性、海森堡不确定性、波函数讲给孩子,怕是可能都超出某些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华工启明星的课程体系便是从4岁开始的。2、基础是快乐的解决问题。英国的赫伯特·斯宾塞在一百多年都已经实践证明,快乐教育对幼儿来说是多少重要。当然很多人坚定认为学习一定是痛苦的,新的认知是对已知的否定。但必须承认真正优秀学生都更加快乐学习,或者说,是因为快乐才优秀。3、重点是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探索/学习各学科知识,少划边界,少讲解,一块发现探索。这个对课程设计和老师教学的要求较高。新《纲要》中强调了“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取材,促进儿童探究能力的培养”。4、短期目标是开发潜能,开发智力,养成习惯,提高效率,综合提升(包括成绩)。在中国,不能提升成绩的教育课程,都不是受欢迎的好课程。能力再强,创新再好,幼升小、月考季考期末考,是躲不过去的。总不能让孩子和家长等到5年10年之后看课程效果。5、长期目标是培养锻炼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表达沟通,社会能力等。在短期目标的基础上,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就如同日复一日的跑步、引体向上、俯卧撑,虽然看不到一时的效果,但增强了体质,未来才有用。6、终极理想是让孩子更好应对未来挑战。这几天055大驱下水,战略忽悠局张召忠局长感慨,中国后来居上,跨越发展,老海军都看花眼了。谁会知道20年之后的中国在世界上会怎么样,将完全无法想象。所以,无论是我们自己在幼儿园、学前机构、游乐场、家庭等初步探索实践,还是上海的24所幼儿园引入STEM课程,都说明STEM教育在中国的学前阶段正在逐步的发展。当然,STEM教育小范围的应用与实践,不能推断出未来一定会在中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如何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能力
链接:
提取码: i6zb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stem科学
你认为幼儿园应该如何开展stem教育?
到底STEM教育能否融入进学前教育环节,又是否能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本土化,而不单单停留在理念的表面?我们在游戏化STEM教育探索与实践中,有几点认识:
1、首先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开始。这个从3岁开始,不分年龄大小。尽量选取在孩子认知边界的问题,激发好奇心。非要把波粒二象性、海森堡不确定性、波函数讲给孩子,怕是可能都超出某些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华工启明星的课程体系便是从4岁开始的。
2、基础是快乐的解决问题。英国的赫伯特·斯宾塞在一百多年都已经实践证明,快乐教育对幼儿来说是多少重要。当然很多人坚定认为学习一定是痛苦的,新的认知是对已知的否定。但必须承认真正优秀学生都更加快乐学习,或者说,是因为快乐才优秀。
3、重点是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探索/学习各学科知识,少划边界,少讲解,一块发现探索。这个对课程设计和老师教学的要求较高。新《纲要》中强调了“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取材,促进儿童探究能力的培养”。
4、短期目标是开发潜能,开发智力,养成习惯,提高效率,综合提升(包括成绩)。在中国,不能提升成绩的教育课程,都不是受欢迎的好课程。能力再强,创新再好,幼升小、月考季考期末考,是躲不过去的。总不能让孩子和家长等到5年10年之后看课程效果。
5、长期目标是培养锻炼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表达沟通,社会能力等。在短期目标的基础上,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就如同日复一日的跑步、引体向上、俯卧撑,虽然看不到一时的效果,但增强了体质,未来才有用。
6、终极理想是让孩子更好应对未来挑战。这几天055大驱下水,战略忽悠局张召忠局长感慨,中国后来居上,跨越发展,老海军都看花眼了。谁会知道20年之后的中国在世界上会怎么样,将完全无法想象。所以,无论是我们自己在幼儿园、学前机构、游乐场、家庭等初步探索实践,还是上海的24所幼儿园引入STEM课程,都说明STEM教育在中国的学前阶段正在逐步的发展。当然,STEM教育小范围的应用与实践,不能推断出未来一定会在中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创客教育、stem教育、科学教育是什么关系
2006年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一项重要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由此,STEM教育理念就诞生了,随着时间和经济的发展,现在STEM教育已经发展为:STEAM教育,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
创客教育就是STEAM教育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一种新兴教育理念,相对于STEAM更符合中国国情,也更符合中国孩子的教育习惯。
而澳通乐儿系列产品,将源自美国的STEAM理念与创客教育相结合,从中国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打造全新的游戏化智能学习体系。乐创·智乐玩+包含了传统文化、逻辑数学、指尖艺术、科学实验4大主题,将跨学科、跨领域实现完美融合。采用游戏的方式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艺术创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可以说现在的教育理念都是发展多元化高素质的人才,基本的理念是相同的,不同的就是各个理念的着重点和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