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光伏投资分析)
本文目录一览:
光伏发电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国内光伏产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通威股份(600438)、天合光能(688599)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能利用率、装机量、弃光率、光伏发电量、系统建设成本
行业概况
1、定义
光伏产业,简称PV(photovoltaic),主要指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条,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以及光伏发电的应用等多个环节。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工作正在加速部署,光伏与“复兴号”高铁、国产商业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一起荣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光伏行业地位显著提升,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光伏产业的下游应用主要为光伏发电,按照建设规划位置可将光伏发电系统分为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长
随着光伏发电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光伏相关产业也随之强大起来,已形成了从高纯度硅材料、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辅材辅料、光伏生产设备到系统集成和光伏产品应用等完整的产业链条。
光伏行业的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光伏电池相关原材料组成,包括形成电池的单晶硅和多晶硅。上游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企业主要有保利协鑫、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等。而硅片生产企业已经呈现双寡头格局,中国的太阳能硅片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大部分,而中国的市场中,主流的厂商主要有包括隆基和中环等,产能格局仍高度集中,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硅片对外销售规模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中游主要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中游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主要有通威、隆基、晶澳等。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生产厂商主要有阳光电源等企业;涉及系统集成的包括亿晶光电、正泰电器等。部分企业,如隆基股份基本已经形成从单晶硅到组件到电站光伏运营一套完整的光伏发电产业链。下游为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集中式电站。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我国光伏行业于2005年左右受欧洲市场需求拉动起步,十几年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大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场环境和配套环境,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和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并具备向智能光伏迈进的坚实基础。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光伏产业加速发展
我国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案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并推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2006年以来,为鼓励和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密集出台支持和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范围包括了生产、销售、财税、补贴、土地政策等产业发展的各个相关方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十四五”期间有效引导行业智能升级,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使我国保持全球光伏制造第一大国和装机应用第一大国地位。
“3060碳达峰碳中和”是多重目标、多重约束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立和破、政府和市场、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系,是重塑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历史性突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会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多维度的显著影响。
行业发展现状
1、光伏产品市场供给能力较强,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
结合光伏产业市场重点公司光伏产品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情况来看,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市场供给能力较强,隆基绿能光伏产品产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单晶硅片产量达到69.96GW,单晶组件产量达到38.69GW。从产能利用率角度来看,2021年光伏市场各公司产能利用率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光伏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累计装机量突破300吉瓦
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以来,在国家及各地区的政策驱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53.06GW,创历史新高,2018年,受光伏531新政影响,各地光伏发电新增项目有所下滑,全年新增装机容量为44.26GW,同比下降17%。受国家光伏行业补贴、金融扶持等政策影响,2020年及2021年光伏装机量大幅回升。202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48.20GW,同比增长59%。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达到54.88GW,同比增长14%。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迅速。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9.42GW,到2019年已经增长至204.58GW。在2013-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10倍增长。截至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06.56GW,同比增长21%。
3、光伏弃光率大幅下降,光伏发电量稳步提升
随着光伏发电快速发展,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问题。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在2015-2018年,新疆和甘肃的弃光率最高点突破了30%。2019-2021年,新疆和甘肃弃光率大幅下降,2021年新疆弃光率降至1.7%,甘肃降至1.5%。弃光率的大幅下降主要由于光伏发电并网运行,促进了资源的利用水平。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量增长迅速。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量仅为91亿千瓦时,到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经测算,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为3.92%。
4、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呈下降趋势,光伏上网步入平价
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主要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关键设备成本,以及土地费用、电网接入、建安、管理费用等部分构成。其中,一次设备包含箱变、主变、开关柜、升压站(50MW,110kV)等设备,二次设备包括监控、通信等设备。土地费用包括全生命周期土地租金以及植被恢复费或相关补偿费用;电网接入成本仅含送出50MW,110kV,10km的对侧改造;管理费用包括前期管理、勘察、设计以及招投标等费用。建安费用主要为人工费用、土石方工程费用及常规钢筋水泥费用等,未来下降空间不大。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成本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效益,仍有一定下降空间。接网、土地、项目前期开发费用等属于非技术成本,不同区域及项目之间差别较大,降低非技术成本有助于加快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2021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为4.15元/W左右,较2020年上涨0.16元/w,涨幅为4%。其中,组件约占投资成本的46%,占比较2020年上升7个百分点。非技术成本约占14.1%(不包含融资成本),较2020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组件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成本可下降至3.93元/W。
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主要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建安费用、电网接入、屋顶租赁、屋顶加固以及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部分构成。其中一次设备包括箱变、开关箱以及预制舱。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年和2021年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分别为3.38元/W和3.74元/W,2022年预计下降至3.53元/W。
2020年中国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结束,平价将至:中国上网电价政策经历了标杆电价、竞价、平价三个阶段,2020年是竞价项目收官之年,竞价项目规模26GW,同增14%,同时2020年也是光伏上网平价开启之年,平价项目33GW,同增124%,首次超过竞价项目规模。平价将至,2021年成为中国光伏上网全面平价的第一年。
行业竞争格局
1、企业竞争:隆基绿能稳居行业龙头
光伏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21年企业光伏业务收入,可将光伏头部企业大体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营业收入大于300亿元的企业有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中环股份、通威股份,其中隆基绿能以809亿元的光伏业务营收遥遥领先于其后的几家企业;光伏业务收入在100-2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阳光电源、中环股份、正泰电器、东方日升、保利协鑫和爱旭股份;光伏业务收入小于100亿元的有中利集团、亿晶光电、晶科科技和爱康科技。
2、行业集中度较高,总体呈提升趋势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光伏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吉瓦(GW)、198吉瓦、182吉瓦,同比分别增长28.8%、40.7%、46.9%、46.1%,这4个环节产值突破7500亿元。同时,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4个环节,产量排名前五企业在国内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86.7%、84%、53.9%和63.4%,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明显。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光伏行业热度持续,2027年累计装机量有望接近1000吉瓦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为达到此目标,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在70-110GW之间。为达成2030年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光伏行业将成为长期处于高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之一,预期2027年将保持70-120GW左右的新增装机量,2027年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累计装机量可能在827-938GW之间。
2、智能光伏成未来重要能源支撑,分布式光伏建筑成主流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融资策略建议分析报告》。
光伏产业形势如何?有前景吗?
光伏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国内光伏产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通威股份(600438)、天合光能(688599)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光伏企业数量、中国光伏企业区域分布、中国光伏企业投融资、中国光伏风险分布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1)上述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2)搜索相关关键词为“光伏;3)企业筛选逻辑为:企业的名称、品牌/产品、经营范围和企业简介中包含了“光伏”的企业,并且在新兴行业筛选中选择“太阳能光伏”。4)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6月27日。5)由于中国企业数据库与全球企业数据库不同,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6)若有特殊统计口径会在图表下方备注。
──中国光伏企业在2016年注册火爆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光伏行业的主要企业共有5315家,其中以2016年为主要注册热潮,注册企业数量达到最高点,为449家,随后在2017-2021年注册企业数量大幅缩减,新冠疫情爆发并常态化发展是原因之一。
──光伏企业注销企业占比不到10%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光伏行业的存续及在业企业4699家,占总企业数的88%;注销、吊销及迁出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数的12%,其中注销占比9%。
──光伏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超过70%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光伏企业的注册资本主要分布在1000万-5000万之间,相关企业数量为1825家;其次为5000万以上的企业,相关企业数量为1819家。从整体来看,中国光伏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超过70%,在5000万以上的企业超过35%。
注:已将以美元和港元的注册资本转换为人民币。
──光伏企业主要注册在广东和江苏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光伏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特别以广东和江苏为代表。截至2022年6月27日,广东共有相关光伏企业数696家,江苏则有891家。
──贵州的光伏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更高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光伏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区域分布中,贵州相关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最高为36978万元,除此外,重庆、江西和北京的光伏企业平均注册规模均在3亿元以上,规模较大。
──光伏企业主要为有限责任企业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4702家,中国光伏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目前共有2705家,其次为独资企业的1028家。
注:1)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企业;2)上述统计未剔除重复值,同一个企业可以同为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企业。
──光伏企业融资主要在定向增发和战略融资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4702家,其中共有160家企业有融资信息,而其中以定向增发和战略融资为主。截至2022年中国光伏企业中,有32家企业为定向增发,70家企业为战略融资,其次分别为A轮的25家和种子轮/天使轮的21家。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
──光伏企业主要在A股和新四板上市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4702家,其中4410家未上市,总来来看,光伏企业的上市率为6%。在上市的企业中,以A股和新四板的企业为主,A股企业有74家,新四板企业有133家。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
──光伏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较多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4702家,其中共有550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称号,261家企业为专精特新企业,185家企业为企业技术中心。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2)上述统计未剔除重复值,同一个企业可以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光伏企业中有专利的为主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4702家,其中2586家企业有专利信息,1335家企业有软件著作权。在专利信息中,光伏企业以发明为主,拥有发明信息的企业有1947家,申请实用新型的企业有2471家。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2)上述统计未剔除重复值,同一个企业可以同时拥有多种专利信息和软件著作权。
──光伏企业中风险以裁判文书和有行政处罚为主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存续和在业的企业共4702家,其中2739家企业有裁判文书,577家企业有行政处罚,347家企业有动产抵押。
注:上述企业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2)上述统计未剔除重复值,同一个企业可以同时拥有裁判文书和行政处罚。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产业投资机会与投融资策略建议分析报告》。
光伏行业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对光伏未来前景预测:
光能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免费的、是无偿赠与的,更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加剧,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在此环境下,全球光伏发电产业增长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成本持续下降。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行业。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全球领先,并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说起环境污染,首当其冲的就是空气污染,如何减少大气污染,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业减少污染类能源的使用,比如禁烧秸秆,比如减少煤炭使用,另一方面强化使用新能源替代,由此太阳能光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资料:利好股市和民企,光伏行业获利明显
光伏行业的现状和将来?
光伏(Photovoltaic):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Solar power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市场累计装机量为253GW,新增装机量为48.2GW。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中集中式装机32.7GW,我国光伏市场并网装机主要集中在Q4,2020年Q4并网装机为29.4GW。
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市场累计装机量为253GW,新增装机量为48.2GW
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市场累计装机量为253GW,2020年新增装机量为48.2GW,同比增长60%。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量为2605 kWh,同比增长16.2%,占总发电量比重3.5%。
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中集中式装机32.7GW
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48.2GW,其中集中式装机32.7GW,分布式装机15.5GW。
我国光伏市场并网装机主要集中在Q4,2020年Q4并网装机为29.4GW
2019-2020年期间我国光伏市场并网装机主要集中在Q4,2020年Q4我国光伏市场并网装机为29.4GW,远大于Q1-3装机容量。
2020年1-11月我国户用光伏市场装机量总体呈逐月增长态势,装机容量集中在Q4。2020年11月我国户用光伏市场装机量为3497MW,远高于其他月份。
2020年我国光伏制造端中国多晶硅产量为39.2万吨,电池片产量为134.8GW,硅片产量为161.3GW,组件产量为124.6万吨。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光伏行业前景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光伏行业国内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金高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通威股份(600438)、天合光能(688599)。
本文核心数据:产能利用率、装机容量、弃光率、光伏发电量、系统建设成本。
行业概况
1.定义
光伏产业,简称PV(光伏),主要指硅材料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制造和光伏发电应用。随着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国家目标的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光伏与复兴号高铁、国产商用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一起获得了中共十九大纪念邮票。光伏产业地位显著提升,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光伏产业的下游应用主要是光伏发电,根据建设规划定位可分为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 6MW为界),如工商企业和住宅建筑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产业链分析:产业链长。
随着光伏发电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伏相关产业也日益壮大,形成了从高纯硅材料、硅锭/棒/片、电池/组件、光伏辅助材料和配件、光伏生产设备到光伏产品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与光伏电池相关的原材料,包括构成电池的单晶硅和多晶硅。上游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商主要有保利协鑫、隆基、通威、中环。然而,硅片生产企业已呈现双寡头格局,中国的太阳能硅片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主流厂商主要有隆基和中环,产能格局依然高度集中。在硅片对外销售规模中,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中游主要是电池芯片和电池模组制造商以及系统集成企业。电池芯片和模组的中游厂商主要有通威、隆基、晶澳等。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逆变器厂商主要有阳光电源等企业;系统集成包括亿晶光电、正泰电气等。一些企业如隆基,已经基本形成了从单晶硅到组件再到电站光伏运营的完整光伏发电产业链。是下游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集中式电站。
行业发展过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在欧洲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从2005年左右开始起步。十几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场环境和配套环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参与国际竞争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全新名片,推动中国能源改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和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坚实的智能光伏基础。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行业背景:政策加持,光伏产业加速发展
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促进增加能源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市场。自2006年以来,为鼓励和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住建部等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文件,支持和规范光伏产业发展,涵盖了生产、销售、财税、补贴、土地政策等产业发展的各个相关方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十五”期间有效引导产业智能化升级,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保持我国作为世界光伏制造和装机应用第一大国的地位。
“306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是一项具有多重目标和约束的系统性经济和社会变革。重塑中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历史性的突破,需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减碳与安全、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期、建立与破除、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际等多维关系。“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目标将对中国光伏产业产生显著的多维影响。
行业发展状况
1.光伏产品市场供应能力较强,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
根据光伏行业市场重点公司光伏产品产量和产能利用率,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市场供给能力较强,隆基绿能光伏产品产量遥遥领先其他公司,单晶硅片产量达到69.96GW,单晶组件产量达到38.69GW,从产能利用率来看,2021年光伏市场公司产能利用率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累计装机超过300 GW。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2013年以来,在国家和地区政策的推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3.06GW,创历史新高。2018年,受光伏531新政影响,各地光伏发电新开工项目下降,全年新增装机受国家光伏行业补贴、财政扶持等政策影响,2020年和2021年光伏装机大幅上升。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增加48.20GW,同比增长59%。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达到54.88GW,同比增长14%。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9.42GW,到2019年已经增长到204.58GW。2013-2019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超过10倍。到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306.56GW,同比增长21%。
3.光伏弃光率明显下降,光伏发电量稳步增长。
随着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也存在严重的弃光问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2018年,新疆和甘肃最高弃光率超过30%。2019-2021年,新疆和甘肃轻弃率明显下降,2021年新疆轻弃率降至1.7%,甘肃降至1.5%。弃光率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促进了资源的利用水平。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量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量仅为91亿千瓦时。到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预计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92%。
4.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呈下降趋势,光伏上网进入平价。
我国地面光伏系统初期总投资主要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等关键设备费用,以及土地费用、电网接入、建设安装和管理费用构成。其中,一次设备包括箱式变压器、主变压器、开关柜、升压站(50MW、110kV)等设备,二次设备包括监控和通信设备。土地成本包括全生命周期地租、植被恢复费或相关补偿费;电网的接入成本只包括50MW、110kV、10km的反向改造;管理费用包括前期管理、勘测、设计和招标。建筑安装费用主要是人工费、土方工程费、常规钢筋混凝土费等。,且未来下跌空间不大。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成本仍有一定下降空间。网络连接、土地、项目前期开发费用等。都是非技术成本,不同地区和项目差异很大。降低非技术成本,有助于加速光伏发电低价上网推广。
2021年中国地面光伏系统初始总投资成本约为4.15元/w,比2020年上涨0.16元/W,涨幅为4%。其中,组件约占投资成本的46%,比2020年提高了7%。非技术成本约占14.1%(不含融资成本),比2020年下降3.2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组件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光伏系统初期总投资成本将降至3.93元/w。
中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期总投资主要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安装费用、并网、屋顶租赁、屋顶加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构成。一次设备包括箱式变压器、开关箱和预制舱。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年和2021年中国工业和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分别为3.38元/W和3.74元/W,预计2022年将降至3.53元/W。
2020年,中国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结束,平价逼近:中国上网电价政策经历了标杆电价、竞价上网、平价上网三个阶段。2020年招标项目规模26GW,增长14%。同时,2020年也将是光伏并网平价年,平价项目33GW,增长124%,首次超过招标项目规模。平价将至,2021年将是中国光伏上网全面平价元年。
行业竞争格局
1.企业竞争:隆基绿色能源是行业龙头。
光伏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分支,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2021年光伏业务收入,光伏头部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企业有隆基绿色能源、天合光能、金高科技、中环股份、通威股份,其中隆基绿色能源以809亿元的光伏业务收入遥遥领先于以下企业;光伏业务收入在100-2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阳光电源、中环股份、正泰电器、东方日盛、保利协鑫、爱旭股份。光伏业务收入在100亿元以下的有中利集团、亿晶光电、晶科科技、艾康科技。
2.行业集中度较高,总体呈上升趋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光伏行业实现稳定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单体和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吉瓦、198吉瓦和182吉瓦,同比分别增长28.8%、40.7%、46.9%和46.1%。这四个环节产值超过75500。同时,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前五大企业分别占国内总产量的86.7%、84%、53.9%和63.4%。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明显。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光伏产业热度持续,2027年累计装机容量有望逼近1,000 GW。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的2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装机容量将在70-110GW之间。为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碳中和,光伏产业将成为长期高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之一。预计2027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70-120GW,2027年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累计装机容量可能在827-938GW之间。
2.智能光伏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支撑,分布式光伏建筑将成为主流发展。
以上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产业投资机会及投融资策略分析报告》。
光伏发展的弃光限电问题和融资难的问题将如何得到妥善解决?
1. 弃光限电目前解决办法:
我国光伏发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6 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约占全球电力装机的 5%,而我国光伏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1%。之所以出现弃光问题,主要是受刚才提到的发展观念问题、市场化法制化建设问题以及通道建设问题等因素制约,因此,要多措并举解决弃光问题。
一是进一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要清楚认识到,太阳能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可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发展光伏产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对实现东中西部产业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全局和长远意义。
二是适时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建立和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碳税交易等激励政策,逐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比例和范围。
三是加快西部地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同时加强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受端电网建设,充分发挥跨区特高压直流通道作用,实现满功率运行。
四是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依托光伏电力的清洁供暖,以“清洁替代,电能替代”为最大化目标,推进清洁为方向,电为核心、电网为平台的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本地消纳。
五是重视培育本地消纳市场,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围绕未来发展的大数据平台,推动新能源产业和现代高载能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协同发展,积极培育新增优质用电负荷。另外,通道建设要有系统规划,先做好前期规划和研究再去进行通道建设,同时灵活运用市场手段。
至于融资主要还是有让人们看到有市场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