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源码c的简单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 1、C# socket 聊天的 C/s程序 源码
- 2、socket编程 c语言
- 3、C语言socket编程
- 4、Android socket源码解析(三)socket的connect源码解析
- 5、求一个socket聊天程序源码 C语言的
C# socket 聊天的 C/s程序 源码
//"开始"按钮事件
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取得预保存的文件名
string fileName=textBox3.Text.Trim();
//远程主机
string hostName=textBox1.Text.Trim();
//端口
int port=Int32.Parse(textBox2.Text.Trim());
//得到主机信息
IPHostEntry ipInfo=Dns.GetHostByName(hostName);
//取得IPAddress[]
IPAddress[] ipAddr=ipInfo.AddressList;
//得到ip
IPAddress ip=ipAddr[0];
//组合出远程终结点
IPEndPoint hostEP=new IPEndPoint(ip,port);
//创建Socket 实例
Socket socket=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SocketType.Stream,ProtocolType.Tcp);
try
{
//尝试连接
socket.Connect(hostEP);
}
catch(Exception se)
{
MessageBox.Show("连接错误"+se.Message,"提示信息
,MessageBoxButtons.RetryCancel,MessageBoxIcon.Information);
}
//发送给远程主机的请求内容串
string sendStr="GET / HTTP/1.1\r\nHost: " + hostName +
"\r\nConnection: Close\r\n\r\n";
//创建bytes字节数组以转换发送串
byte[] bytesSendStr=new byte[1024];
//将发送内容字符串转换成字节byte数组
bytesSendStr=Encoding.ASCII.GetBytes(sendStr);
try
{
//向主机发送请求
socket.Send(bytesSendStr,bytesSendStr.Length,0);
}
catch(Exception ce)
{
MessageBox.Show("发送错误:"+ce.Message,"提示信息
,MessageBoxButtons.RetryCancel,MessageBoxIcon.Information);
}
//声明接收返回内容的字符串
string recvStr="";
//声明字节数组,一次接收数据的长度为1024字节
byte[] recvBytes=new byte[1024];
//返回实际接收内容的字节数
int bytes=0;
//循环读取,直到接收完所有数据
while(true)
{
bytes=socket.Receive(recvBytes,recvBytes.Length,0);
//读取完成后退出循环
if(bytes〈=0)
break;
//将读取的字节数转换为字符串
recvStr+=Encoding.ASCII.GetString(recvBytes,0,bytes);
}
//将所读取的字符串转换为字节数组
byte[] content=Encoding.ASCII.GetBytes(recvStr);
try
{
//创建文件流对象实例
FileStream fs=new FileStream(fileName,FileMode.OpenOrCreate,FileAccess.ReadWrite);
//写入文件
fs.Write(content,0,content.Length);
}
catch(Exception fe)
{
MessageBox.Show("文件创建/写入错误:"+fe.Message,"提示信息",MessageBoxButtons.RetryCancel,MessageBoxIcon.Information);
}
//禁用Socket
socket.Shutdown(SocketShutdown.Both);
//关闭Socket
socket.Close();
}
}
socket编程 c语言
sender 没有看到 i 打印,是由于你没有加换行,由于标准输出是行缓冲,所以不会马上打印,而是要等遇到 \n 或者进程结束才会打印。你可以写成 printf("%d\n"); 就能看到发送方的打印。
接收方也可以加上printf来打印。
这么简单的程序,用gdb自己调试也可以。
C语言socket编程
这不是很简单,加个
在send前面加个
char password[20]="12345"
printf("please enter the password:");
scanf("%s",importpassword);
if(0==strcmp(password,importpassword))
{
连接。。。send();
}
else 退出。或者这里还可以写个循环输入也可
如果需要用户名就麻烦多了。不多说了,求采纳,有问必答
Android socket源码解析(三)socket的connect源码解析
上一篇文章着重的聊了socket服务端的bind,listen,accpet的逻辑。本文来着重聊聊connect都做了什么?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来本文 下讨论
当服务端一切都准备好了。客户端就会尝试的通过 connect 系统调用,尝试的和服务端建立远程连接。
首先校验当前socket中是否有正确的目标地址。然后获取IP地址和端口调用 connectToAddress 。
在这个方法中,能看到有一个 NetHooks 跟踪socket的调用,也能看到 BlockGuard 跟踪了socket的connect调用。因此可以hook这两个地方跟踪socket,不过很少用就是了。
核心方法是 socketConnect 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调用 IoBridge.connect 方法。同理也会调用到jni中。
能看到也是调用了 connect 系统调用。
文件:/ net / ipv4 / af_inet.c
在这个方法中做的事情如下:
注意 sk_prot 所指向的方法是, tcp_prot 中 connect 所指向的方法,也就是指 tcp_v4_connect .
文件:/ net / ipv4 / tcp_ipv4.c
本质上核心任务有三件:
想要能够理解下文内容,先要明白什么是路由表。
路由表分为两大类:
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路由表(RIB)和转发表 (fib表),路由表用于决策路由,转发表决策转发分组。下文会接触到这两种表。
这两个表有什么区别呢?
网上虽然给了如下的定义:
但实际上在Linux 3.8.1中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整个路由相关的逻辑都是使用了fib转发表承担的。
先来看看几个和FIB转发表相关的核心结构体:
熟悉Linux命令朋友一定就能认出这里面大部分的字段都可以通过route命令查找到。
命令执行结果如下:
在这route命令结果的字段实际上都对应上了结构体中的字段含义:
知道路由表的的内容后。再来FIB转发表的内容。实际上从下面的源码其实可以得知,路由表的获取,实际上是先从fib转发表的路由字典树获取到后在同感加工获得路由表对象。
转发表的内容就更加简单
还记得在之前总结的ip地址的结构吗?
需要进行一次tcp的通信,意味着需要把ip报文准备好。因此需要决定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目标ip地址在之前通过netd查询到了,此时需要得到本地发送的源ip地址。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往往是面对如下这么情况:公网一个对外的ip地址,而内网会被映射成多个不同内网的ip地址。而这个过程就是通过DDNS动态的在内存中进行更新。
因此 ip_route_connect 实际上就是选择一个缓存好的,通过DDNS设置好的内网ip地址并找到作为结果返回,将会在之后发送包的时候填入这些存在结果信息。而查询内网ip地址的过程,可以成为RTNetLink。
在Linux中有一个常用的命令 ifconfig 也可以实现类似增加一个内网ip地址的功能:
比如说为网卡eth0增加一个IPV6的地址。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调用了devinet内核模块设定好的添加新ip地址方式,并在回调中把该ip地址刷新到内存中。
注意 devinet 和 RTNetLink 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存在同一个模块。虽然都是使用 rtnl_register 注册方法到rtnl模块中:
文件:/ net / ipv4 / devinet.c
文件:/ net / ipv4 / route.c
实际上整个route模块,是跟着ipv4 内核模块一起初始化好的。能看到其中就根据不同的rtnl操作符号注册了对应不同的方法。
整个DDNS的工作流程大体如下:
当然,在tcp三次握手执行之前,需要得到当前的源地址,那么就需要通过rtnl进行查询内存中分配的ip。
文件:/ include / net / route.h
这个方法核心就是 __ip_route_output_key .当目的地址或者源地址有其一为空,则会调用 __ip_route_output_key 填充ip地址。目的地址为空说明可能是在回环链路中通信,如果源地址为空,那个说明可能往目的地址通信需要填充本地被DDNS分配好的内网地址。
在这个方法中核心还是调用了 flowi4_init_output 进行flowi4结构体的初始化。
文件:/ include / net / flow.h
能看到这个过程把数据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地址端口和目的地址端口,协议类型等数据给记录下来,之后内网ip地址的查询与更新就会频繁的和这个结构体进行交互。
能看到实际上 flowi4 是一个用于承载数据的临时结构体,包含了本次路由操作需要的数据。
执行的事务如下:
想要弄清楚ip路由表的核心逻辑,必须明白路由表的几个核心的数据结构。当然网上搜索到的和本文很可能大为不同。本文是基于LInux 内核3.1.8.之后的设计几乎都沿用这一套。
而内核将路由表进行大规模的重新设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网络环境日益庞大且复杂。需要全新的方式进行优化管理系统中的路由表。
下面是fib_table 路由表所涉及的数据结构:
依次从最外层的结构体介绍:
能看到路由表的存储实际上通过字典树的数据结构压缩实现的。但是和常见的字典树有点区别,这种特殊的字典树称为LC-trie 快速路由查找算法。
这一篇文章对于快速路由查找算法的理解写的很不错:
首先理解字典树:字典树简单的来说,就是把一串数据化为二进制格式,根据左0,右1的方式构成的。
如图下所示:
这个过程用图来展示,就是沿着字典树路径不断向下读,比如依次读取abd节点就能得到00这个数字。依次读取abeh就能得到010这个数字。
说到底这种方式只是存储数据的一种方式。而使用数的好处就能很轻易的找到公共前缀,在字典树中找到公共最大子树,也就找到了公共前缀。
而LC-trie 则是在这之上做了压缩优化处理,想要理解这个算法,必须要明白在 tnode 中存在两个十分核心的数据:
这负责什么事情呢?下面就简单说说整个lc-trie的算法就能明白了。
当然先来看看方法 __ip_dev_find 是如何查找
文件:/ net / ipv4 / fib_trie.c
整个方法就是通过 tkey_extract_bits 生成tnode中对应的叶子节点所在index,从而通过 tnode_get_child_rcu 拿到tnode节点中index所对应的数组中获取叶下一级别的tnode或者叶子结点。
其中查找index最为核心方法如上,这个过程,先通过key左移动pos个位,再向右边移动(32 - bits)算法找到对应index。
在这里能对路由压缩算法有一定的理解即可,本文重点不在这里。当从路由树中找到了结果就返回 fib_result 结构体。
查询的结果最为核心的就是 fib_table 路由表,存储了真正的路由转发信息
文件:/ net / ipv4 / route.c
这个方法做的事情很简单,本质上就是想要找到这个路由的下一跳是哪里?
在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结构体名为 fib_nh_exception 。这个是指fib表中去往目的地址情况下最理想的下一跳的地址。
而这个结构体在上一个方法通过 find_exception 获得.遍历从 fib_result 获取到 fib_nh 结构体中的 nh_exceptions 链表。从这链表中找到一模一样的目的地址并返回得到的。
文件:/ net / ipv4 / tcp_output.c
求一个socket聊天程序源码 C语言的
通过socket编程自己写一个呗,可以学习一下socket编程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