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新热点 > 正文

最新热点

儿科营养障碍性疾病题目(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题库)

hacker2022-06-26 22:40:31最新热点101
本文目录一览:1、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常见疾病登记表是哪些2、

本文目录一览:

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常见疾病登记表是哪些

登记范围包括营养不良、贫血、

单纯性肥胖、先心病、哮喘、癫痫、听力障碍、视力低常、龋齿等

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及其预防

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预防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评估及分类

(1)低体重:体重/年龄评价属于下。

(2)生长迟缓:身长(身高)/年龄评价属于下。

(3)消瘦:体重/身长(身高)评价属于下。

2.常见病因

(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

(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

(3)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

3.预防

(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特殊喂养方法,定期评估,积极治疗可矫治的严重先天畸形。

(2)及时分析病史,询问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个体化指导;对存在喂养或进食行为问题的儿童,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和行为矫治,使儿童体格生长恢复正常速度。

(3)对于反复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及影响生长发育的慢性疾病儿童应及时治疗。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评估及分度

Hb值90~109g/L为轻度贫血,60~89 g/L为中度贫血,60 g/L为重度贫血。

2.常见病因

(1)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妊娠期母亲贫血,导致先天铁储备不足。

(2)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3)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胃肠疾病,影响铁的吸收。

(4)生长发育过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大。

(5)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

3.预防

(1)饮食调整及铁剂补充

1) 孕妇:应加强营养,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按元素铁60 mg/d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400 mg/d)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娩时延迟脐带结扎2~3分钟,可增加婴儿铁储备。

2)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从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2 mg/kg元素铁,直至1周岁。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从4月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1 mg/kg元素铁;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奶。

3)幼儿: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多提供富含铁食物,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吸收,纠正儿童厌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

小儿科疾病包括哪些

小儿科常见疾病

小儿呼吸科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小儿肺吸虫病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 小儿肺隐球菌病 · 小儿肺组织胞浆菌病 · 小儿病毒性肺炎

· 小儿细菌性肺炎 · 小儿衣原体肺炎 · 小儿支气管肺炎

· 小儿支气管哮喘 · 小儿变态反应性曲霉菌病 · 小儿百日咳

· 小儿肺曲霉菌病

小儿耳鼻喉科

·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小儿感染科

· 产后感染性肺炎 · 小儿寄生虫病 · 小儿贾弟虫病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 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 · 小儿溃疡性口炎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小儿麻疹

· 小儿泌尿道感染 ·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 小儿急性腹泻

· 小儿蛔虫病 · 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 · 先天性梅毒

· 小儿百日咳 · 小儿败血症 · 小儿大肠杆菌肠炎

· 小儿非伤寒沙门菌感染 · 小儿肺曲霉菌病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 小儿肺隐球菌病 · 小儿钩虫病 · 小儿化脓性脑炎

· 小儿蛲虫病 · 小儿念珠菌病 · 小儿衣原体肺炎

· 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 小儿隐球菌脑膜炎 · 小儿原发型肺结核

· 小儿支气管肺炎 · 小儿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 新生儿败血症

· 小儿迁延性腹泻 · 小儿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 小儿咽-结合膜热

· 小儿疱疹性口炎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 小儿皮肤黏膜隐球菌病

· 小儿全身性曲霉菌病 ·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 小儿水痘

· 小儿绦虫病 · 小儿细菌性肺炎 · 小儿猩红热

· 小儿乙脑

小儿妇科

· 婴幼儿阴道炎

小儿骨科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先天性肌斜颈

· 髋关节脱位

小儿急诊科

· 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小儿急性阑尾炎 · 小儿喉痉挛

小儿精神科

· 夜惊 · 摩擦症 · 儿童社交恐惧症

· 儿童恐惧症 · 儿童孤独症 ·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

· 癫痫性精神障碍

小儿口腔科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 小儿溃疡性口炎 · 小儿鹅口疮

小儿泌尿外科

· 尿道上裂 · 尿道下裂 · 肾的先天性畸形

· 肾母细胞癌 ·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孤立肾 · 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反流性肾病

小儿免疫科

· 白塞氏病 · 抗体和细胞免疫联合缺陷病 · 抗体缺陷病

· 免疫缺陷病 · 细胞免疫缺陷病 · 小儿变态反应性曲霉菌病

· 小儿风湿热 · 小儿风疹 · 小儿过敏性紫癜

· 小儿急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小儿结缔组织病 · 小儿慢性型原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小儿支气管哮喘 · 原发性非特异性免疫缺陷 ·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小儿内分泌科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微量元素障碍 · 糖原累积病Ⅱ型 · 糖原累积病Ⅰ型

· 糖原累积病 · 侏儒症 · 获得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 · 小儿低血糖症 · 小儿肥胖症

· 粘多糖代谢障碍 · 小儿线粒体脑肌病 ·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

· 小儿尿崩症 · 儿童期糖尿病 ·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

· 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小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小儿内科

· 婴儿腹泻 · 婴儿消化不良 · 小儿大肠杆菌肠炎

· 小儿病毒性脑炎 ·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 · 人轮状病毒感染

· 染色体畸变 · 坏血病 · 高热惊厥

· 碘中毒 · 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 · 产后感染性肺炎

· 小儿急性腹泻 ·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 · 小儿结缔组织病

· 夜惊 · 小儿慢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 · 病毒性脑膜炎

小儿皮肤科

· 小儿风疹 · 黑痣 · 草莓状血管瘤

小儿神经内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先天性肌强直 · 先天性脑积水

· 小儿线粒体脑肌病 · 小儿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 · 小儿化脓性脑炎

· 小儿病毒性脑炎 ·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 · 线粒体脑肌病

· 线粒体肌病 · 病毒性脑膜炎 · 癫痫性精神障碍

· 摩擦症

小儿神经外科

· 脊髓拴系综合征 · 脊膜膨出 · 先天性脑积水

· 下丘脑-垂体疾病

小儿肾内科

· 小儿慢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 小儿急性型原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 · 小儿肾病综合征

·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 · 小儿肾小球疾病 · 小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 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 多囊肾 · 小儿过敏性紫癜

小儿外科

· 小儿疝气 · 先天性肠疾病 · 先天性肠狭窄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先天性巨结肠

·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 小儿肠套叠 · 小儿胃食管反流

· 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先天性肠闭锁

小儿消化科

· Rotor综合征 · 小儿大肠杆菌肠炎 · 小儿蛔虫病

· 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 小儿迁延性腹泻

小儿心内科

· 房缺 ·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 小儿过早搏动

· 小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 ·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 小儿阵发性心动过速

小儿心外科

· 房缺 · 法洛四联症 · 法洛三联症

·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 · 小儿法洛四联症

· 小儿房间隔缺损 ·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 · 小儿肺动脉狭窄

· 小儿室间隔缺损 · 小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 心室间隔缺损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主动脉瓣狭窄 ·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 二尖瓣关闭不全

小儿血液科

· 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小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缺乏叶酸所致的小儿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 · 小儿过敏性紫癜

· 小儿急性白血病 · 小儿血友病 ·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小儿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 小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小儿眼科

· 先天性白内障 · 青少年型青光眼 · 弱视

· 视盘发育异常 · 泪道阻塞或狭窄 ·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

· 先天性青光眼 · 先天性眼睑缺损 · 斜视

· 角膜先天异常 · 泪囊炎

小儿营养保健科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微量元素障碍 · 维生素A缺乏症

· 维生素A摄入过多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 维生素D中毒

· 维生素营养障碍 · 锌缺乏 · 锌中毒

· 碘缺乏

新生儿科

· 新生儿窒息 · 新生儿低血糖症 · 新生儿低钙血症

· 新生儿出血症 · 新生儿产伤性疾病 · 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

· 新生儿败血症 · 先天性梅毒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 先天性肠狭窄 · 先天性肠疾病

· 先天性肠闭锁 · 胎粪吸入综合征 · 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

· 产后感染性肺炎 · 新生儿高血糖症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 · 新生儿头颅血肿 · 新生儿锁骨骨折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新生儿脐炎 · 新生儿脐疝

· 新生儿脐肉芽肿 · 新生儿脐部疾病 · 新生儿破伤风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 新生儿颅内出血 · 新生儿面神经麻痹 · 新生儿呕吐

儿科题目:小儿腹泻伴代谢性酸中毒时,首次补给碱性溶液量应为全量的

先慢后快的原则,选A。

知识点:

小儿腹泻(infantle 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5!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因此,在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 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胃肠道SIgA及胃内酸度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3.人工喂养者由于不能从母乳中得到 SIgA等某些成分,加上食物、食具易被污染等因素,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者。

(二)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尤其以病毒、细菌为多见。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小儿腹泻最为常见,其次是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其次是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和弯曲菌等。真菌和寄生虫也可引起急慢性肠炎。

2.肠道外感染 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故当患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等,可伴有腹泻。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有时可同时感染肠道。

(三)非感染因素 当喂养的时间、食物的性质、量及气候突然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

二、发病机制:

(一)感染性腹泻

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食入污染的水、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大量的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力时可引起腹泻。如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使小肠绒毛细胞受损,小肠粘膜回收水、电解质能力下降引起腹泻;同时,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肠腔内的糖类消化不完全并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进一步造成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加重腹泻。细菌感染所致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侵袭性肠炎。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不产生肠毒素及侵袭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二)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为主。当摄入食物的量、质突然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

三、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各有其特点。

(一)腹泻相似的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偶有恶心或呕吐。一般无全身症状。一天大便可达十次左右,每次大便量少、呈黄色或黄绿色,粪质不多,水分略多时大便呈 “ 蛋花汤 ” 样。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

2.重型腹泻 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起病较急,除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较重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明显的全身症状。

(1)胃肠道症状 食欲低下,常伴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样液体。腹泻频繁,每天十次至数十次。大便呈黄绿色水样、量多,可有少量粘液。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由于吐泻丢失体液和摄入量的不足,导致不同程度脱水(参阅第五章第三节)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两者丧失的比例不同,从而引起体液渗透压的变化,即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临床上以等渗性脱水最常见。

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摄入热量不足引起酮血症;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使组织灌注不良、缺氧和乳酸堆积;肾血流不足,尿少,酸性产物潴留等,因此,腹泻时,绝大多数患儿都存在代谢性酸中毒,脱水越重,酸中毒越重。

3)低血钾:由于腹泻、呕吐丢失大量钾及钾摄入不足,中、重度脱水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缺钾。但在纠正脱水酸中毒前,由于血液浓缩、酸中毒时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及尿少致排钾量减少等原因,虽体内钾总量减少,但血钾多数正常。当输入不含钾的溶液时,随着血液被稀释、酸中毒被纠正和输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使钾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利尿后排钾增加以及大便继续失钾,血钾迅速下降。一般当血钾低于3.5mmol/L时,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

4)低钙、低镁、低磷血症: 腹泻较久、营养不良或有活动性询楼病的患儿,当脱水和酸中毒被纠正时,大多有钙、磷缺乏,少数可有镁缺乏。低血钙(低血镁)时表现为手足搐搐、惊厥;重症低血磷时出现嗜睡、精神错乱或昏迷,肌肉、心肌收缩无力等,应注意纠正。大多数小儿腹泻缺磷一般不严重,故不需要另外补充磷盐即可恢复。

(二)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好发于秋、冬季,以秋季流行为主,故又称秋季腹泻。年龄以6~24个月的婴幼儿为主,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

大便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

2.大肠埃希菌肠炎(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5~8月气温较高季节。起病较慢,大便呈蛋花汤样、腥臭,有较多粘液。

3.抗生素诱发性肠炎 多为持续用药后肠道菌群失调而继发肠道内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某些梭状芽胞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引起肠炎。起病急,多见于体弱、长期应用肾上腺素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严重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和水、电解质紊乱。大便为暗绿色水样,粘液多。

(三)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病程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以人工喂养儿多见,多与营养不良和急性期未彻底治疗有关。

(四)“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常虚胖。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四、治疗原则:

1.调整饮食

2.控制感染 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不需应用抗菌药。其他肠炎应对因选药。如大肠埃希菌可选用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丁胺卡那霉素)、黄连素;抗生素诱发性肠炎应停用原来的抗生素,可选用万古霉素等。

3.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1)口服补液

(2)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频繁或腹胀的患儿。

L)第 1天补液:①输液总量:一般轻度脱水约 90-120ml/kg,中度脱水约 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m。②溶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等渗性脱水用1/2(2:3:1溶液)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4:3:2溶液)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1:2溶液)张含钠液。③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遵循先快后慢原则。

2)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如腹泻未纠正仍需静脉补液者,依具体情况估算。一般生理需要量为每日 60~80ml/kg。

(3)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或经补液后仍有酸中毒症状者,应补充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碱性溶液。

(4)纠正低钾血症:一般按每日 3~4mmol/kg(相当于氯化钾200~300mg/kg)补给,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轻度脱水时可分次口服,中、重度脱水予静脉滴入。

(5)纠正低钙或低镁血症: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或深部肌内注射25%硫酸镁。

4.对症治疗 腹胀明显者用肛管排气或肌注新斯的明。呕吐严重者可针刺足三里、内关或肌注氯丙嗓等。

五、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 喂养史,有无饮食不当及肠道内、外感染表现,询问患儿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有无发热、呕吐、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等不适。

2.身心状况评估 患儿生命体征如神志、体温、脉搏、呼吸,以及摄入量和脱水程度,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破损。

3.辅助检查了解大便常规、大便致病菌培养等化验结果。

六、常见护理诊断:

1.腹泻(diarrhea)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体液不足(fluid volume deficit)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 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risk for impaired skin integritg)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七、预期目标:

1.患儿排便次数减少至正常。

2.患儿腹泻、呕吐症状在短期内好转,皮肤弹性改善。

3.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4.患儿住院期间臀部皮肤保持正常。

八、护理措施:

1.严格消毒隔离,防止感染传播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做好床边隔离,护理患儿前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根据病情,补充液体

(l)口服补液:用于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盐(其配方参阅第五章第三节)。

(2)静脉补液:①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度脱水者,必须尽快(30分钟)补充血容量。②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谈、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小于0.3%,每日补钾总量静脉点滴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严禁直接静脉推注。③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

(3)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严密观察病情

(1)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应给予患儿多喝水,擦干汗液,减少衣眼,头枕冰袋等物理措施,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2)监测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当患儿出现呼吸深快、精神萎靡。口唇樱红,血PH及CO2CP下降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及使用碱性药物纠正。

(3)观察低血钾表现:常发生于输液后脱水纠正时,当发现患儿全身乏力、不哭或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低下、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及听诊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心电图显示T波平坦或倒置、U波明显、S-T段下移和(或心律失常,提示有低血钾存在,应及时补充钾盐。

(4)判断脱水程度:通过观察患儿的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囱眼眶有无凹陷、机体温度及尿量等临床表现,估计患儿脱水的程度,同时要动态观察经过补充液体后脱水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5)j注意大便的变化: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做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4.调整饮食 腹泻患儿存在着消化功能紊乱,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饮食,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目的。一般在补充累积损失阶段可暂禁食4~6小时(母乳喂养者除外),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双糖酶缺乏者。不宜用蔗糖,并暂停乳类。

5.臀部护理 选用柔软布类尿布,勤更换,每次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揉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

6.健康教育

(l)指导合理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突然变动。 (2)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避免肠道内感染。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增强体质:发现营养不良、佝楼病时及早治疗,适当户外活动。

(4)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或过热,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多喝水。

九、护理评价: 患儿入院后体温及大便何时恢复正常,脱水是否得到纠正,臀部皮肤是否保持正常。

小儿营养不良有哪些表现?

营养不良是指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利用和吸收,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从而消耗体内一些组织,导致体重减轻,或该增加体重时不增加,使体内脂肪逐渐减少、肌肉萎缩,并使发育停滞、免疫功能降低、身体各器官功能失常。

营养不良给其他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临床上可分为:主要由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及因热能供应不足所致的热能营养不良两者之间也有相关之处,即缺乏蛋白质时,也会有热能的缺少。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对人体的胚胎发育、器官和组织的生长是十分重要的,是各种细胞和体液的主要成分,约占人体重的20%。蛋白质也是人体热能的来源。动物性蛋白如人乳、牛乳、鱼、肉等因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故又称优质蛋白。植物性蛋白如米、麦、谷类、豆类等营养价值不如动物蛋白。

小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腹泻、肠结核等引起吸收障碍,或因慢性疾病如结核病致蛋白质消耗增加等原因,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即低蛋白血症,其表现有面色苍黄,消瘦,皮肤干凉、无弹性,毛发枯黄易落、少光泽。水肿往往先在下肢出现,继而波及腹部、腰部,这种水肿往往是可凹性,即用指按压可出现一个凹陷区。患儿还有精神不振、眼神呆滞,这种小儿又极易合并出现维生素A缺乏、贫血、呼吸道感染等。

患营养不良性水肿的病儿应少活动,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蛋白质消耗,防止水肿加重。同时补充蛋白质饮食,婴幼儿应食用牛奶、鸡蛋、豆制品、代乳品,较大儿童要多吃肉类、鱼类、肝脏、牛奶、鸡蛋等,同时加用菜泥或新鲜蔬菜、水果等。水肿严重者应少吃食盐。

若患儿无其他合并症,经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后,一般2~3周水肿消失,症状可获缓解。进食困难的患儿,可口服水解蛋白或静脉滴入多种氨基酸溶液。

中医辨证施治,以补气、健脾、利水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蛋白质营养不良应早诊断、早治疗,病程过长、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肝、肾功能紊乱,使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热能营养不良即泛指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病原因是由于长期人工喂养淀粉(如玉米粥等)为主的食物,缺少乳类、蛋类及鱼肉、豆制品等,辅食添加不及时或消化系统有疾病吸收障碍。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Ⅲ度。Ⅰ度较轻,体重较该患儿同年龄正常平均体重减少15%~25%,皮下脂肪层较少,肌肉不坚实。Ⅱ度患儿体重较同龄儿减少25%~40%,腹部皮下脂肪几乎消失,面部脂肪减少,肌张力下降,运动功能发育延迟。Ⅲ度患儿体重较同龄儿减少40%以上,面部、臀部脂肪消失,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皮肤干燥无弹性,患儿外貌似老人,精神易激惹或淡漠,应迅速治疗,否则可招致感染,预后严重。

对于I、Ⅱ度营养不良的患儿要护理与治疗相结合。根据消化能力的不同,适度增加营养,要注意患儿的消化能力,循序渐进,切忌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太快、太多。同时,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称营养不良为疳积,一般用些健脾补气、理中化积的方剂,经辨证施治效果显著。严重者可静脉滴入多种氨基酸、血浆等,重要的是加强对热能营养不良的防治,采用正确的喂养方法,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幼儿期要注意添加牛奶、豆浆、食用鱼粉等。如条件所限,缺乏动物蛋白,可将米、麦和豆类食品混合喂养,比单一食品要好得多。另外,适时增加辅食,如果汁、蔬菜汁等,保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

足够量的营养是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活动消耗、维持体温及代谢、排泄等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大要素同是1克的情况下,其产热比是4:9:4,即脂肪产热最多,脂肪中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人体必需的参与代谢过程的不饱和脂肪酸。食入的脂肪进入人体后经过代谢转变为皮下脂肪储存起来,人体需要时再分解后提供能量。严重营养不良儿皮下脂肪减少,即入不敷出。脂肪代谢有赖于碳水合物的代谢,蛋白质的代谢也与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所以3大要素要均衡摄入。人乳喂养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蛋白质2.0克,牛乳喂养者需蛋白质2.5克。人乳含不饱和脂肪酸比牛乳多也是母乳喂养的一个优点。小儿每日每公斤需碳水化合物12克。碳水化合物过多、蛋白质不足可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此外,还需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水及植物纤维等。任何一种营养素不可过多,亦不可过少。长期偏食及喜吃甜食,或习惯性忌口如不吃鸡蛋都会造成热能供给不足、营养缺乏。

谁有儿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

题库的具体目录如下:

1.模拟试题

·2013年儿科学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儿科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儿科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儿科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

2.章节练习

绿·第1章 绪论

网·第2章 儿科基础与保健

先·第3章 症状与体征

锋·第4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考·第5章 营养性疾病

试·第6章 消化系统疾病

网·第7章 呼吸系统疾病

在·第8章 循环系统疾病

线·第9章 造血系统疾病

题·第10章 泌尿系统疾病

库·第11章 神经系统疾病

Q·第12章 心理及行为障碍

Q·第13章 风湿性疾病

:·第14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5·第15章 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

4·第16章 小儿结核病

1·第17章 感染性疾病

8·第18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

8·第19章 变态反应性疾病

1·第20章 儿科急救

6.3.最后冲刺

4·2014年儿科学主治医师最后冲刺试卷一上 基础知识 相关知识

6.·2014年儿科学主治医师最后冲刺试卷一下 专业知识 实践能力

·2014年儿科学主治医师最后冲刺试卷二上 基础知识 相关知识

·2014年儿科学主治医师最后冲刺试卷二下 专业知识 实践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断渊花桑(2022-06-27 08:10:28)回复取消回复

    infantle diarrhea)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5!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其中1岁以下者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

  • 鸽吻泪灼(2022-06-27 09:45:55)回复取消回复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支气管哮喘 · 原发性非特异性免疫缺陷 ·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小儿内分泌科·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下丘脑-垂体疾病· 微量元素障碍 · 糖原累积病Ⅱ型 · 糖原累积病Ⅰ型· 糖原累积病

  • 馥妴婉绾(2022-06-27 03:28:53)回复取消回复

    殖引起肠炎。起病急,多见于体弱、长期应用肾上腺素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严重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和水、电解质紊乱。大便为暗绿色水样,粘液多。 (三)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病程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以人工喂养儿多见,多与营养不良和急性期未彻底治疗有关。 (四)“生理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