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是煤炭工业城市吗(六盘水发展什么工业)
本文目录一览:
六盘水为什么具有“江南煤都”的美称?
六盘水——“江南煤都”!是我国长江以南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同时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煤炭钢铁工业基地。煤炭预测储量569亿吨,品种全、质量好、易开采,其中炼焦煤保有储量95亿吨。煤层气和浅层天然气的储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118千瓦,高于全国平均值。通过西电东送的建设,将形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电力生产体系。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国土资源重点开发的地区,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南、贵、昆经济带中的重要结点城市。解放后,特别是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六盘水已发展为一个经济门类较多、社会事业较全面的新兴工业城市。已建成水城矿务局、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发电厂、盘县发电厂、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煤炭机械厂、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分公司、贵州胜景化建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小型企业,形成年生产原煤2160万吨、生铁130万吨、钢130万吨、钢材100万吨、水泥175万吨、电力装机11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贵州六盘水是什么样的城市?
六盘水市,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煤炭预测储量569亿吨,品种全、质量好、易开采,其中炼焦煤保有储量95亿吨。煤层气和浅层天然气的储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118千瓦,高于全国平均值。通过西电东送的建设,将形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电力生产体系。
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国土资源重点开发的地区,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南、贵、昆经济带中的重要结点城市。建成的南昆铁路、株六复线、内昆线、水柏线、六盘水编组站,与南下大通道相连的水城至黄果树高速公路,使六盘水成为贵州联结广西、云南、四川、重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这里市政设施完善,经济活跃,商贾云集,城市发展欣欣向荣。
六盘水市,立体气候十分明显,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于多联结种动植物生长,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平均海拔在1400-1900米之间。年均温13-14℃,山奇水秀,是避暑休闲的旅游胜地。这里有夜郎古国遗风、亚洲仅有的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有北盘江峡谷奇山异景;有记载人类起源、进化和环境演变的全国重点文物——大洞旧石器遗址,有以半部藏经闻名的丹霞山,有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岩溶幽景,有提供古植物演化过程的千株古银杏树群等等…… 六盘水市总面积9914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29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36万人。
六盘水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1个特区。市人民政府驻钟山区,邮编:553001。代码:520200。区号:0858。拼音:Liupanshui Shi。
六盘水市面积9914平方千米,人口296万人(2004年)。
钟山区 面积 476平方千米,人口 43万。邮政编码553000。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
盘 县 面积4057平方千米,人口117万。邮政编码561601。县人民政府驻红果镇。
水城县 面积3589平方千米,人口 74万。邮政编码553000。县人民政府驻滥坝镇。
六枝特区面积1792平方千米,人口 62万。邮政编码553400。特区人民政府驻平寨镇。
六盘水是哪个省的城市﹖
六盘水,别称“中国凉都”,位于贵州西部,市名来自最初下辖的六枝、盘县和水城三个特区的头一个字组成,是“三线建设”诞生的一座年轻工业城市。1978年撤地建市后撤销两个特区设县,保留一个至今,即六枝特区。2013年末全市国土面积9965平方公里,辖4个县级行政区.
六盘水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该市炎热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天堂,有四季美不同的特色旅游风光。2005年经中国气象有关专家评审,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都市品牌。
六盘水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西南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矿泉水、生物制药构成了市内的重要经济发展。特产有风猪、猕猴桃、杜仲、天麻、核桃。
六盘水经济为什么倒退?
你好,我是富哥职场,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为什么六盘水的经济为什么会倒退,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六盘水之前是重工业城市,煤炭,钢铁大量生产。现在大部分限制生产,很多矿区都停止了。这样一来收入肯定降低了。
二,由于没有重工业,很多外地人就回去了,就连本地的也到外面打工。据不完全估计,六盘水至少了五十万人左右。
三,人走了,很门面就关了,生意做不起来。
就是以上这些原因,六盘水经济就倒退了。但是六盘水现在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中。之后利用六盘水特有的地理环境,搞农业,按旅游还是可以的。因为六盘水的气候很好。我作为一个六盘水人我很骄傲,
贵州六盘水这个城市怎么样?
六盘水这个城市很好啊,气候非常好。你可以看一下下面的详细介绍。
六盘水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因为六盘水属北bai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du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zhi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3至14℃,dao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六盘水境内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
如果你来六盘水避暑,人多人少都可以找民宿,价格比较便宜,比住酒店划算多了,干净卫生,而且非常方便,还可以换着住,这个景区做十来天,哪个景区做十来天,比住酒店划算多了。到附近的景区玩也是免费接送的。花最少的钱,享受贵宾般的待遇。包吃住一个人一天100块左右就可以了。一个月3000——4000元就可以了,不要选择太贵的住酒店那种,而且正餐中午和晚上吃的有四菜一汤,八菜一汤,六菜一汤,主要是根据人数来定,吃的都是当地特色菜。让你回味无穷!早餐,有粉面,包、子稀饭等。丰富多样。
水城是哪个城市
六盘水,别称“中国凉都”,位于贵州西部,市名来自最初下辖的六枝、盘县和水城三个特区的头一个字组成,是“三线建设”诞生的一座年轻工业城市。1978年撤地建市后撤销两个特区设县,保留一个至今,即六枝特区。2013年末全市国土面积9965平方公里,辖4个县级行政区,常住人口285.9万,人均GDP仅次于省会贵阳。
六盘水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该市炎热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天堂,有四季美不同的特色旅游风光。2005年经中国气象有关专家评审,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都市品牌。
六盘水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西南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矿泉水、生物制药构成了市内的重要经济发展。特产有风猪、猕猴桃、杜仲、天麻、核桃。
中文名
六盘水
面积
9965平方公里
外文名
Liupanshui City
人口
285.9万(2012年,常住人口)
别名
中国凉都
六盘水毕节市盘州市安顺市毕节兴义市六盘水盘州市六盘水市盘州市凯里市六盘水市盘县
历史沿革
今六盘水市所辖境内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属地;战国时期,市境内为夜郎国属地,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已进入了农耕时代,并反映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征;秦统一中国后,为巴郡汉阳县属地;汉代,中央王朝派使者通往六盘水境内,设立郡县,市境内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平敕县和犍为郡汉阳县、鄢县,郡县设立后,驻军推行了屯田政策,这时,大批移民迁入夜郎地区,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东汉以后,屯田制逐渐被瓦解,许多毫民发展成为封建贵族,反映出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征。
六盘水市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彝族先民从滇东北向今市境内和黔西广大地区发展,逐步战胜了当地的濮人而占有其地,实行了封建领主制统治。三国时期,市境内分属“南中”的牂牁郡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魏仍分属牂牁郡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晋也属牂牁平夷县和兴左郡宛温县。隋时期,改郡为州,唐承隋制。唐代今市境内南为盘州地,北为汤望州地。中央王朝为了通过土官实施对其地的间接统治,将二州合并为羁縻州。唐后期至宋末,中央王朝对土酋封以王号,借助土酋力量对抗南诏和大理国。今市境内作为缓冲地带,南为于矢部地(自杞国),东北为牂牁国(后称罗殿国),北为罗氏鬼国,这三个藩国均为少数民族政权。
元代,于矢部地(自杞国)被命为于矢万户,后改为普安路总府;罗殿国被命为普定万户,后改为普定府;罗氏鬼国被命为八番顺元宣慰司。二府一司任用“蛮夷官”,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在其领土上仍然“世有其土,世长其民”。
明代,今市境内社会制度有了新的发展,中央王朝改土官间接统治方式为任命流官直接统治的方式,即改土归流。这个时期,普安路总府改为普安州(明永乐十三年即1415年)设流官知州,普定府改为西堡官司,八番顺元宣慰司改为贵州(水西)宣慰司。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原文化开始渗入。清雍正年间,今市境内改土归流基本结束,今市境内北设水城厅,东设郎岱厅,南设普安州。从此,中央政权实行了对县级政区的直接统治,延续千余年的领主制度被地主制度取而代之。地主制经济取代了过去领主制经济,实物地租取代了劳役地租,自耕农相对于农奴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民国时期,今市境内设水城县、盘县、郎岱县。
随着流官统治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今市境内自清代以后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教育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大为改进,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手工业和商业显著发展,采掘业和冶炼业逐步兴起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今市境内的盘县、郎岱县、水城县相继解放。紧接着就顺利地完成了“清匪、反霸、征粮、减租、退押”的五大任务,并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到1956年今市境内各县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建国初期,今市境内的水城县、盘县、郎岱县的建制没有多大变化。
1964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经过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煤炭工业部等部门反复调查对比,1964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战略决策,并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时属安顺地区),盘县(时属安顺地区后属兴义地区),水城(时属毕节地区)三县境内建立三线建设的重点煤炭基地,设立三个相应的矿区分别进行管理,当时,这种管理体制具有比较政企合一的特点。1965年1月,经国家经济委员会批准成立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3月,中共贵州省委支援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成立。1965年11月29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人民委员会,接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从贵州省的六枝、盘县、水城、威宁、普定、镇宁和云南省宣威划出部分区、社(队)归新成立的三个矿区,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仍分别属安顺、兴义、毕节地区管辖。1966年2月22日,三个矿区改为特区。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1967年春,贵州省军区对六盘水实行军事管制,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总指挥部的职能自然终止,其机构名存实亡。1967年10月29日和1968年4月18日,经贵州省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军区批准先后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和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12月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一级政权机关,撤销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原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分别与郎岱(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行使县一级职权,归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当天,国务院批准,六盘水地区改设为六盘水市(省辖市),下辖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198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和水城县;1999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盘县特区更名为盘县。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两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
六盘水市
行政区划
六盘水市属省辖市。市辖钟山区、六枝特区 、盘县 、水城县 4个县级行政区和钟山、红果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87个乡镇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