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幼儿科学教育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
本文目录一览:
幼儿科学教育的6种方法?
科学活动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做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的生活是丰富而又多彩的,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各自的小环境,每天都有许多新鲜的、有趣的事和物刺激着孩子们的各种感官,令他们感到兴奋和激动。而孩子也在有意和无意之中,以他们特有的敏感的眼睛和心灵收集着这些信息,享受着其中的乐趣
。于是,当孩子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琐屑屑,就会从他们的嘴里源源不断的流露出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师做为一个倾听者,只要仔细辨别,就不难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以此来生成幼儿感兴趣的且熟悉的活动内容。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生活的更美好,因此科学教育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创设有助于幼儿主动探索的环境和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民主、和谐、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幼儿与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有效的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仍很脆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做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幼儿探索创新活动中,教师应多表明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甚至应该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让幼儿感到教师只是一个对自己活动很感兴趣并能提供有益建议的"大朋友",即使自己做错了,活动失败了,也不会受到指责,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种高度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能激发幼儿科学活动的创造欲望。
三、提供多样化的可操作性、探索的材料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对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可操作、探索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使他们乐于并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中,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科学的启蒙及科学经验和技能。
如:在《有趣的邮票》的探索活动中,首先为幼儿提供许多不同的、精美别致的单张邮票,引导他们在观察、相互议论中了解邮票不同的形状、结构,对花花绿绿的邮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
同时,在整套邮票中幼儿又发现了邮票之间有小孔,又引起了议论:有的说是为了区分一张张的,有的说是为了好看......,为了使幼儿能自己得到正确的答案,又提供了两张不同的手工纸,一张有折痕、一张有小孔,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材料,得出了"有小孔的手工纸能整齐的撕开"的结论,自己解开了"邮票有齿孔"的秘密,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主动,不仅获得了科学道理,而且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首先,要发挥幼儿多种感官,在教学过程中解放幼儿的口、眼、手、脑,让幼儿充分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归纳、概括。如:在《风的形成》的活动中,可让幼儿用嘴吹吸管而形成风,或用扇子扇而形成风。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己各种感官作用,会对有关实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参加实验过程,让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如:在《认识磁铁》的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迁移能力及创造能力,可以先让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提供磁铁和各种质地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磁铁的各种现象,当幼儿发现隔着厚塑料盒、厚泡沫板,小磁钉不易吸住铁制品时,带领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容易吸住,有的不容易吸住,使幼儿知道磁铁隔着不同的材料仍然有吸引力。引导幼儿设法让磁铁在这些材料上站住,而且还要让他们移动,来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
幼儿科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 一、科学探究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阶段探究式科学教育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探究的题目/主题,提出问题。 第二步:推测与讨论。 第三步:进行实验和观测。 第四步: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转换成证据。 第五步:表达和交流。 五个步骤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 第一步:提出问题 ——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 第二步:推测与讨论 ——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第三步:实验和观测 ——幼儿学习获得事实依据和实证材料。 第四步:信息处理 ——幼儿学习对事物的客观描述。 第五步:表达和交流 ——幼儿学习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 第一步:确定探究的题目/主题,提出问题—— 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 思考: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适合引领孩子探究的? 怎样促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 案例: 炎炎夏日来临,孩子近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风”的问题,如: 风是从哪儿来的? 有些什么样的风? 教室里为什么没有风? 哪儿的风最大? 哪些东西喜欢风? 哪些东西不喜欢风? 我能造风吗?哪些东西方便造风? …… 思考: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择哪个问题来引领孩子进行探究?为什么? 12幼 适合引领孩子探究的问题是: 适合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能反映出某一领域的关键概念,具有方法论意义。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促使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情境的途径: 一是: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即顺应——生成途径。 二是:创设有教育价值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情境,教师将儿童引入情境,让他们观察和获得有关的信息,逐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即预成——转化途径。 第二步:推测与讨论——孩子们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孩子进行推测与讨论时,教师指导时需注意: 要引导幼儿有依据地进行推论,而不是瞎猜乱想。 ﹡要积极鼓励幼儿同伴间观点的相
幼儿科学活动探究的原则有哪些
一、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提供充分的物质材料,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
随着《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幼儿有关自然界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关心和兴趣,初步形成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正确态度,对幼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今天,进行幼儿科学教育就必须要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途径等方面去探讨,通过创设适宜的科学启蒙教育环境和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一、使所有幼儿均能适应的原则 这是学前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幼儿能否适应学前阶段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以后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许多国家特别注意研究每个幼儿的家庭经济情况、社会地位、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素养等因素对幼儿的影响,然后根据幼儿不同的经历、素质、独创性等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这样自然会提高每个幼儿对教育的适应性。 二、促进思维的原则 学前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帮助幼儿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思维方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由此,要多让幼儿接触实际,观察事物,并加以集中、分类、比较,鼓励幼儿经常思考。 三、依靠自身发展的原则 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学前教育也一样,只能在幼儿毫无对抗情绪的情况下进行,促使他们自愿地得到发展。因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创造各种能给幼儿带来新感受的环境,以帮助他们从各种感受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广泛持久的兴趣。这是幼儿自我教育的动力。 四、重视能力培养的原则 知识只有成为智力活动的推动力才具有价值。学前阶段,应该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逐渐丰富感性知识。为此,教师不应该把精力放在毫无意义的知识罗列上,而应该明白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注意力、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五、面向未来的原则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父母和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思考,发现并鼓励他们的新想法,在创造性方法的运用中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六、追求人格平衡发展的原则 追求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是当前世界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学前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应为幼儿未来的人格形成打下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人格才能得到均衡发展。幼儿的个性是在社会团体中,依靠集体的力量得到发展的。因此,教师在给予幼儿个人活动机会的同时,应给予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并教给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方法。